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場搶人大戰大連啥情況?

每年3、4月都是大連求職市場最活躍的時段。 究竟哪些地區吸引了更多的求職者?人才在城市、行業、職位之間的流動趨勢是怎樣的?日前發佈的《智聯招聘2018春季人才流動報告》顯示,

大連人才競爭指數排名第八位。 而傳統一線城市的“虹吸”效應和“溢出”效應都非常明顯。 包括大連在內的東北幾大城市, 來自北京的求職者都進入了前三名的位置。

看看哪些城市

人才紮堆入連

從不同城市職位的人才當前所在地分佈來看, 傳統一線城市的“虹吸”效應和“溢出”效應都非常明顯。 北京市主要吸納了京津冀地區的求職者, 卻在向全國輸送人才, 對華北、東北以及西北, 甚至西南地區都有輻射。 東北的瀋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等各城市求職者中來自北京的求職者都進入了前三名的位置;離北京較近的天津、石家莊、鄭州、濟南、煙臺, 西北的蘭州和太原, 華東的合肥和上海,

甚至西南地區的成都、重慶、貴州以及昆明, 目前所在地在北京的求職者都佔據了當地職位投遞比例的前三位。

相比之下, 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傳統一線城市的人才主要在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流動, 較遠可輻射到華中地區的武漢、長沙和南昌地區, 並未形成全國範圍的流動態勢。 近年來, 新一線城市這一群體持續發力, 城市發展和人才引流並行。

在城市人才競爭指數排名中, 大連排在第八位。 大連人才體系中最主要來源還是大連本土, 占到84%;其次是瀋陽, 北京、朝陽、營口也是大連人才的主要來源。

“房地產”人才

向多個行業流動

從今春人才需求量排名看, 前十行業吸引的求職者行業分佈來看, 房地產行業的人才在向多個行業流動,

需求旺盛的前十大行業中都能見到房地產行業人士的身影, 對於專業服務行業來說, 來自房地產行業的簡歷甚至超過了來自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同時, 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貿易/進出口、醫藥/生物工程等行業除了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 這些行業吸引的求職者也是來自房地產行業。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也成為各大行業的主流供給。 需求量前十的行業中, 他們在九個行業中占比較高, 這也體現了不管是房地產行業還是教育培訓行業, 抑或是金融、貿易等傳統行業, 都在互聯網化的浪潮下對具有互聯網思維、技能的人才形成持續的需求。

記者殷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