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王堆漢墓出土帛畫“鶴舞”竟成養生操 湖南女教授打造“穿越時空”健身舞

“走, 和陳老師學‘T型帛畫’健身舞去咯。 ”最近, 在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的校園裡, 一些學生熱衷練起了一套極富湖湘文化特色的健身舞蹈——馬王堆漢墓出土、號稱“中國最早的廣播體操”的《導引圖》,

以及T型帛畫上的“鶴舞”, 紛紛穿越時光, 變成了如今人們喜愛的健身舞蹈動作。 這是該校教授陳碧華“經過近30年的研究, 琢磨出的一套讓湖南人倍感親切, 又適合湖南人練習的健身舞蹈”。

4月20日, 這位從事多年體育健身研究的女教授接受了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專訪, 講述健身舞蹈與湖湘文化相融的美好。

漢代帛畫變身健身舞

“敢不敢來一場freestyle(即興)的battle(較量)?”這是時下最火的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在年輕人裡掀起的一股潮流。 從之前的瑜伽、肚皮舞, 到《中國有嘻哈》等節目中傳播的街舞, 泊來的健身或舞蹈文化, 成了當下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

但在湖南省廣播電視大學裡, 年輕的學子們卻迷上了與馬王堆漢墓及湖南花鼓戲相關的健身舞蹈《永生之夢》——這是由該校教授陳碧華研究打造的。

“這套健身舞蹈一共6節, 每節8個動作, 每個動作都與湖南本土文化相關。 ”59歲的陳碧華介紹, 這套舞蹈是根據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與T型帛畫的意境來創編的,

“《導引圖》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中最早的古代健身圖譜, 它描繪的是一套流行於民間的健身操”。

陳碧華將《導引圖》、T型帛畫中的動作形式與養生調理原理相結合, 用健身舞蹈的形式表達人們對生命的願望;同時,

又用一個個有趣的動作呈現湖南文化, “比如花鼓戲曲中出現的撒網打漁, 我就用雙手擺動加小跳躍的方式來呈現, 學生們一看, ‘這還真就是漁民撒網動作的趣味版嘛’!”既有意思又養生, 陳碧華創編的健身舞就這樣在校園裡火了起來。

《永生之夢》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後, 陳碧華又根據《導引圖》與帛畫的動作意境, 創編了一套《鶴舞神州, 我心飛翔》的民族傳統健身舞, 沒想到這套同樣與湖湘文化有關的健身操, 在大學體育課教學實施後, 同樣受到了學生的追捧, 甚至一些外校學生都來學習這套健身舞蹈。 “有意思, 我們跳出了湖湘韻味。 ”有學生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博物館常客, 三十年揣磨得精髓

馬王堆漢墓傳遞的璀璨漢代文明一直頗受關注, 而陳碧華之所以將其養生精髓借鑒到健身舞蹈上, 這份靈感還要從1990年說起。

“當年, 我去湖南省博物館參觀, 看到了《馬王堆養生氣功》一書, 我就想, 漢墓出土的典籍裡記載了這麼多健康與養生文化, 我能不能把我需要的內容找出來, 並與當下流行的健身舞蹈相結合呢?”陳碧華回憶,從那之後,她經常泡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展廳裡,“有時在那一站就是半天,觀察T型帛畫上的鶴舞、雙龍等景象,思考怎麼才能把這些元素編進健身舞蹈裡”。

原來,陳碧華對於舞蹈極為癡迷,長期擔任學校大學生健美操隊、藝術體操隊、體育舞蹈隊、武術隊、學生藝術團的教練與領隊,並在國家與省級各類競賽中多次獲得金牌。

看多了、想多了,陳碧華逐漸有所領會,並先後發表了《湖湘傳統體育文化的溯源與現代傳承》等四十多篇論文,主持了《職業女性素質塑造與和諧社會構建的關聯研究》等多項省社科基金項目,出版了《塑造女性》、《大學生健康教育》等多本著作,還多次走出國門,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交流與推廣。

同時,她開始用動作一個個模仿T型帛畫中的意境。“在學校裡研究多了,沒想到,跟著學的人也逐漸增多。”陳碧華說,這些飽含湖湘民族傳統特色的古典養生健美舞蹈能夠被大家喜愛,她因此而非常高興,“希望這些擁有湖南傳統文化的健身舞蹈,能讓更多人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

專家說法——具有濃郁的湖湘底蘊的養身健身操

“這套操舞具有濃郁的湖湘文化底蘊,融古老養身導引功法、帛畫意境,古典舞蹈及現代藝術體操於一體,通過身體運動、呼吸吐納與意念的配合,對調理人體新陳代謝,塑造優美形體,增強柔韌性、協調性都具有很好的效果,還能增強大眾對湖湘優秀傳統健身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對陳碧華教授創編的系列湖湘傳統養身健身舞,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著名體操健美操專家周建社教授給出了中肯評價。

編輯:依依

並與當下流行的健身舞蹈相結合呢?”陳碧華回憶,從那之後,她經常泡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展廳裡,“有時在那一站就是半天,觀察T型帛畫上的鶴舞、雙龍等景象,思考怎麼才能把這些元素編進健身舞蹈裡”。

原來,陳碧華對於舞蹈極為癡迷,長期擔任學校大學生健美操隊、藝術體操隊、體育舞蹈隊、武術隊、學生藝術團的教練與領隊,並在國家與省級各類競賽中多次獲得金牌。

看多了、想多了,陳碧華逐漸有所領會,並先後發表了《湖湘傳統體育文化的溯源與現代傳承》等四十多篇論文,主持了《職業女性素質塑造與和諧社會構建的關聯研究》等多項省社科基金項目,出版了《塑造女性》、《大學生健康教育》等多本著作,還多次走出國門,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交流與推廣。

同時,她開始用動作一個個模仿T型帛畫中的意境。“在學校裡研究多了,沒想到,跟著學的人也逐漸增多。”陳碧華說,這些飽含湖湘民族傳統特色的古典養生健美舞蹈能夠被大家喜愛,她因此而非常高興,“希望這些擁有湖南傳統文化的健身舞蹈,能讓更多人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

專家說法——具有濃郁的湖湘底蘊的養身健身操

“這套操舞具有濃郁的湖湘文化底蘊,融古老養身導引功法、帛畫意境,古典舞蹈及現代藝術體操於一體,通過身體運動、呼吸吐納與意念的配合,對調理人體新陳代謝,塑造優美形體,增強柔韌性、協調性都具有很好的效果,還能增強大眾對湖湘優秀傳統健身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對陳碧華教授創編的系列湖湘傳統養身健身舞,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著名體操健美操專家周建社教授給出了中肯評價。

編輯:依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