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阿裡影業引入合一影業,兩個互聯網影業就能做好“實業”了嗎?

經過三個多月的梳理後, 俞永福拿出了阿裡巴巴大文娛與阿裡影業第一步的業務聯動發展方案。

3月14日, 阿裡巴巴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通過內部郵件宣佈,

阿裡影業與阿裡巴巴大文娛達成多項戰略合作, 同時, 原優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業團隊將整合加入阿裡影業。

俞永福認為, 阿裡影業的目標不是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影視公司, 而是應該成為一家實打實的影視產業公司, 把實業做實、做透, 進而做大、做強。

俞永福

俞永福在郵件中格外強調“實業生態”, 但這可是互聯網公司共同的軟肋。 尤其是對BAT這樣的托拉斯(壟斷巨頭)來說, 有效率的方式是抓大放小, 它們更適合去投資上游的影視公司, 然後讓更有效率的公司去做一個一個的影視項目。 否則以BAT這樣動輒千億噸位的巨頭去做具體的1億元左右的小專案, 不誇張地說, 光內部流程就夠走一兩年的。

坐擁資金和資源優勢的BAT大公司, 或許更適合“投資生態”的佈局, “實業生態”是個更為龐大複雜的課題, 史無前例, 敢於開拓荒地的勇氣當然更加值得敬佩, 但是未來如何, 依然有待觀望。

阿裡影業與其他業務合作的四大方向

根據公告, 可以總結出此次阿裡影業與阿裡巴巴大文娛板塊內的其他業務合作的四大方向:

一:合一影業整合併入阿裡影業

阿裡影業將成立電影業務中心, 俞永福、張強和原合一影業負責人劉開珞組成小班委。 劉開珞將對俞永福彙報。

在影視內容的衍生權利開發業務方面,

包括優酷土豆、阿裡文學、阿裡遊戲等公司擁有版權的IP開發權, 將優先授予阿裡影業, 由阿裡影業進行內容開發、投資、製作和發行;阿裡影業擁有版權的作品, 優酷土豆將優先獲得發行合作權和投資權。

合一影業成立於2014年8月, 成立兩年多時間以來投資了近40部電影, 包括《捉妖記》、《唐人街探案》、《萬萬沒想到》等票房大片。 合一影業團隊的加入, 將使阿裡影業的內容製作業務跨上新臺階, 成為阿裡巴巴大文娛板塊內容產品的重要輸出埠。

《唐人街探案》

二、網路大電影

阿裡影業與優酷土豆、阿裡文學未來將共同投資開發網路大電影。 這意味著, 網大市場將贏來又一個大金主, 不知道愛奇藝有沒有感受到壓力。

一方面, 合一影業整合加入阿裡影業後, 或借助彼此的人才業務優勢互補, 實現一番整體跨越。 另一方面, 在網生視頻平臺都拼命爭取優質內容的當下, 阿裡文學、阿裡遊戲以及優酷等細分版塊內容的合力, 無異於佔據戰略高地。 接下來, 阿裡影業和愛奇藝或許將在網大市場將迎來一場血雨腥風的大廝殺。

三:互聯網宣發

阿裡影業將與大文娛旗下其他業務在影視作品的宣傳、行銷方面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線上、線下的管道,宣傳推廣自己和合作夥伴的品牌與作品。

俞永福表示,淘票票是阿裡集團在互聯網發行業務中的戰略性投入,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該平臺持續投入了大量資源,從而影響了集團的整體盈利水準,但也進一步提升了其用戶體驗和市場地位。

2017年2月17日,阿裡影業針對2016年全年財報發佈了一份盈利預警,公告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裡影業預計錄得淨虧損9.5-10億元人民幣。相比在2015年度盈利約4.66億人民幣,阿裡影業去年預期虧損主要由於淘票票為獲取更多市場份額而投入的市場推廣支出。

縱觀2016年的成績單,淘票票參與聯合發行和出品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北京遇上西雅圖 2》《誰的青春不迷茫》《小門神》等影片,累計票房約30億。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四:藝人經紀

創新業務上,阿裡影業將與優酷土豆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為雙方的影視及相關內容合作提供優秀的人才資源。

從最近熱議的明星高片酬話題就可以看出,當下中國娛樂市場中,對於優秀藝人的渴求。

當下,藝人經紀已經到了上一代老了,下一代還沒有跟上的時候。未來的一兩年中,會是中國新一代藝人的崛起時間。而再過了未來兩三年之後,可能就又會有非常長的一個寂靜期。在這一段時間裡新藝人湧現時間、速度都會大幅度減緩。因為新湧現的這些人將佔據市場一段時間,壓制其他新藝人崛起的機會。

在歷史上,這種狀況也曾反復地發生過。最明顯的就是當年趙薇、周迅、陳坤、黃曉明這些人起來的時候,他們佔據娛樂界非常長的時間,而在他們佔據的那段時間裡,幾乎沒有什麼新人湧現。到了去年,新人才開始漸漸湧現,這說明新的改朝換代的時間已經到了。

不僅是演員,藝人也包括導演、編劇等影視人才。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多次提到,中國仍然缺少200位好導演。因為中國市場一年內大概生產六七百部電影,上院線的在300部左右,按照比較高的頻率假設,每個導演一年可以拍一部影片的話,那麼市場上就需要300個優質的導演,但是目前整個市場上能夠達到標準的導演僅在100個左右。

更適合“投資生態”的BAT,能做好“實業生態”嗎?

此次調整顯示, 阿裡大文娛正密集推動協同整合,在實業生態層面加快步伐。

2016年10月31日,阿裡巴巴集團宣佈,正式籌建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籌集規模超100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長期堅定地投資未來的文化娛樂生態。

從阿裡巴巴大文娛的業務組成來看,包括優酷土豆、UC、阿裡影業、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阿裡數位娛樂事業部,協同發展勢在必行。想通過一個組織將它們都整合在一起,這在國內互聯網公司中還從未有過先例,它的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在俞永福的規劃中,優酷和UC是兩個使用者平臺引擎,其他業務的定位是“專業縱隊”,整個大文娛按照“2+X”的業務矩陣來建設自己的生態。

俞永福把整合首站定在阿裡影業,在出任阿裡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後,他在為數不多的幾次公開發聲中都提到“實業”。這亦成為他整合阿裡影業中最重要的關鍵字。

但“實業”可是互聯網公司共同的軟肋。尤其是對BAT這樣的托拉斯(壟斷巨頭)來說,有效率的方式是抓大放小,它們更適合去投資上游的影視公司,然後讓更有效率的公司去做一個一個的影視項目。否則以BAT這樣動輒千億噸位的巨頭去做具體的1億元左右的小專案,不誇張地說,光內部流程就夠走一兩年的。

首先,合一影業整合併入阿裡影業的具體成效還有待觀察。

從阿裡影業近幾年通過自己孵化專案的過程來看,對於BAT這種龐大的公司體系來講,項目的立項、審批流程註定是比小公司繁瑣很多的,所以也造成了成立這麼長時間以來,主投主控的項目非常少。資金很充裕,但是大公司的流程太繁瑣。

而且,作為互聯網公司,在內容層面的功力確實有所欠缺。這次整合進來的合一影業同樣也屬於互聯網影視,除了IP和宣發聯動層面,對於阿裡影業的根本性説明,或者說空白區域的填補,意義並不是很大。

合一影業主要是利用優土的資源參投了一些電影,在當下上游影視公司的競爭格局中尚沒有太強的競爭優勢,但至少目前是盈利的。阿裡影業首部主投主控的電影《擺渡人》票房不佳,陷入虧損;但近期《一條狗的使命》大賣,為《擺渡人》的撲街實力挽尊。

《一條狗的使命》是由阿裡影業投資的好萊塢電影公司Amblin Partners主投的電影,並由阿裡影業負責國內的協助推廣。《一條狗的使命》在國內上映僅12天票房就突破了4億,幾乎持平其在北美的6200萬美元(約合4.28億人民幣)票房。

《一條狗的使命》

所以,阿裡影業不如就專心做好自己在影視上游公司的投資佈局,並與自己的互聯網宣發優勢充分聯動就好了。

2016年10月,阿裡影業投資了斯皮爾伯格的公司AmblinPartners,並約定參與對方每年6-9部電影,以及電視劇、短視頻等多種數位內容的投資、發行。此外,阿裡影業同時也是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博納影業的股東;2016年底,阿裡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成為了吳奇隆劉詩詩的稻草熊影業的股東,占比15%。

吳奇隆 劉詩詩

整體而言,互聯網平臺與上游公司聯動融合已成大勢所趨。不僅貓眼與光線聯手,淘票票A輪融資事件中,還有博納影業、和和影業、聯瑞影業、華策影視、南派泛娛共5家影視公司聯合跟投,融資完成後的淘票票估值已達到137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節檔的《西遊伏妖篇》的出品方中就不僅有淘票票,還有阿裡影業持股30%的和和影業。

《西遊伏妖篇》

隨著線上電影市場的擴大,用戶需求也將呈現多元性,現在單一的線上電影購票平臺必然轉型。一方面拓寬業務範圍,融合其他演出賽事票務,另一方面,佈局全電影產業鏈發展,以內容投資等方式進入製片環節。

所以這個時候,正是財大氣粗又掌握用戶的BAT的優勢,它們會加速行業佈局和並購。而原來的傳統公司可能會被新興勢力用保底或票補搶去大片的發行權,失去壟斷優勢。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就將是市場革命和洗牌的過程。

但是,投資並購之後,還是應該由其投資的上游公司來具體把控項目,阿裡影業只需要掌握發行管道就好了,各取所長,而不是自己做項目。

阿裡影業可以利用其背後的阿裡巴巴生態,比如淘票票、娛樂寶的宣發眾籌,淘寶的電商、衍生品等業務優勢為電影助力。或者是成立獨立的工作室,將具體的專案下放到獨立的製片人、導演團隊,這樣的話可以提升運營效率。

如果每個工作室每年可以產出一兩個項目,也可以解決目前整體產出較少的尷尬。但是按照這種模式進行的騰訊影業反響也不是很好,騰訊影業首部主投主控的電影《少年》,不僅票房不好,甚至還不如《擺渡人》至少打出了聲量。

藝人經紀方面同樣不適合阿裡影業自己來做,而是需要淘票票、娛樂寶、淘寶等方面幫助藝人變現、發行就好。目前看來,作為BAT體系的大體量公司,對於具體的“實業”業務並不是很佔優勢。

比如,去年底,阿裡星球在蘋果商店發佈的一則停止音樂服務的動態吸引了外界的關注。在天天動聽被關閉不久之後,阿裡星球大刀闊斧直接砍掉了音樂服務。這款由天天動聽改版而來、承載了阿裡音樂鐵三角期望的APP,將徹底與音樂播放機功能告別。未來阿裡星球回歸粉絲運營社區,蝦米音樂則負責音樂播放功能。

因此,阿裡大文娛可能更適合做一個投資類型的平臺,把娛樂行業的半壁江山的“實業”大佬都投資了,通過這些頭部公司來做項目效率會更高,阿裡只需要自己控制出口。

坐擁資金和資源優勢的BAT大公司,或許更適合"投資生態"的佈局,"實業生態"是個更為龐大複雜的課題,史無前例,敢於開拓荒地的勇氣當然更加值得敬佩,但是未來如何,依然有待觀望。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郵件:285295690@qq.com

三:互聯網宣發

阿裡影業將與大文娛旗下其他業務在影視作品的宣傳、行銷方面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線上、線下的管道,宣傳推廣自己和合作夥伴的品牌與作品。

俞永福表示,淘票票是阿裡集團在互聯網發行業務中的戰略性投入,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該平臺持續投入了大量資源,從而影響了集團的整體盈利水準,但也進一步提升了其用戶體驗和市場地位。

2017年2月17日,阿裡影業針對2016年全年財報發佈了一份盈利預警,公告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裡影業預計錄得淨虧損9.5-10億元人民幣。相比在2015年度盈利約4.66億人民幣,阿裡影業去年預期虧損主要由於淘票票為獲取更多市場份額而投入的市場推廣支出。

縱觀2016年的成績單,淘票票參與聯合發行和出品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北京遇上西雅圖 2》《誰的青春不迷茫》《小門神》等影片,累計票房約30億。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四:藝人經紀

創新業務上,阿裡影業將與優酷土豆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為雙方的影視及相關內容合作提供優秀的人才資源。

從最近熱議的明星高片酬話題就可以看出,當下中國娛樂市場中,對於優秀藝人的渴求。

當下,藝人經紀已經到了上一代老了,下一代還沒有跟上的時候。未來的一兩年中,會是中國新一代藝人的崛起時間。而再過了未來兩三年之後,可能就又會有非常長的一個寂靜期。在這一段時間裡新藝人湧現時間、速度都會大幅度減緩。因為新湧現的這些人將佔據市場一段時間,壓制其他新藝人崛起的機會。

在歷史上,這種狀況也曾反復地發生過。最明顯的就是當年趙薇、周迅、陳坤、黃曉明這些人起來的時候,他們佔據娛樂界非常長的時間,而在他們佔據的那段時間裡,幾乎沒有什麼新人湧現。到了去年,新人才開始漸漸湧現,這說明新的改朝換代的時間已經到了。

不僅是演員,藝人也包括導演、編劇等影視人才。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多次提到,中國仍然缺少200位好導演。因為中國市場一年內大概生產六七百部電影,上院線的在300部左右,按照比較高的頻率假設,每個導演一年可以拍一部影片的話,那麼市場上就需要300個優質的導演,但是目前整個市場上能夠達到標準的導演僅在100個左右。

更適合“投資生態”的BAT,能做好“實業生態”嗎?

此次調整顯示, 阿裡大文娛正密集推動協同整合,在實業生態層面加快步伐。

2016年10月31日,阿裡巴巴集團宣佈,正式籌建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籌集規模超100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長期堅定地投資未來的文化娛樂生態。

從阿裡巴巴大文娛的業務組成來看,包括優酷土豆、UC、阿裡影業、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阿裡數位娛樂事業部,協同發展勢在必行。想通過一個組織將它們都整合在一起,這在國內互聯網公司中還從未有過先例,它的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在俞永福的規劃中,優酷和UC是兩個使用者平臺引擎,其他業務的定位是“專業縱隊”,整個大文娛按照“2+X”的業務矩陣來建設自己的生態。

俞永福把整合首站定在阿裡影業,在出任阿裡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後,他在為數不多的幾次公開發聲中都提到“實業”。這亦成為他整合阿裡影業中最重要的關鍵字。

但“實業”可是互聯網公司共同的軟肋。尤其是對BAT這樣的托拉斯(壟斷巨頭)來說,有效率的方式是抓大放小,它們更適合去投資上游的影視公司,然後讓更有效率的公司去做一個一個的影視項目。否則以BAT這樣動輒千億噸位的巨頭去做具體的1億元左右的小專案,不誇張地說,光內部流程就夠走一兩年的。

首先,合一影業整合併入阿裡影業的具體成效還有待觀察。

從阿裡影業近幾年通過自己孵化專案的過程來看,對於BAT這種龐大的公司體系來講,項目的立項、審批流程註定是比小公司繁瑣很多的,所以也造成了成立這麼長時間以來,主投主控的項目非常少。資金很充裕,但是大公司的流程太繁瑣。

而且,作為互聯網公司,在內容層面的功力確實有所欠缺。這次整合進來的合一影業同樣也屬於互聯網影視,除了IP和宣發聯動層面,對於阿裡影業的根本性説明,或者說空白區域的填補,意義並不是很大。

合一影業主要是利用優土的資源參投了一些電影,在當下上游影視公司的競爭格局中尚沒有太強的競爭優勢,但至少目前是盈利的。阿裡影業首部主投主控的電影《擺渡人》票房不佳,陷入虧損;但近期《一條狗的使命》大賣,為《擺渡人》的撲街實力挽尊。

《一條狗的使命》是由阿裡影業投資的好萊塢電影公司Amblin Partners主投的電影,並由阿裡影業負責國內的協助推廣。《一條狗的使命》在國內上映僅12天票房就突破了4億,幾乎持平其在北美的6200萬美元(約合4.28億人民幣)票房。

《一條狗的使命》

所以,阿裡影業不如就專心做好自己在影視上游公司的投資佈局,並與自己的互聯網宣發優勢充分聯動就好了。

2016年10月,阿裡影業投資了斯皮爾伯格的公司AmblinPartners,並約定參與對方每年6-9部電影,以及電視劇、短視頻等多種數位內容的投資、發行。此外,阿裡影業同時也是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博納影業的股東;2016年底,阿裡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成為了吳奇隆劉詩詩的稻草熊影業的股東,占比15%。

吳奇隆 劉詩詩

整體而言,互聯網平臺與上游公司聯動融合已成大勢所趨。不僅貓眼與光線聯手,淘票票A輪融資事件中,還有博納影業、和和影業、聯瑞影業、華策影視、南派泛娛共5家影視公司聯合跟投,融資完成後的淘票票估值已達到137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節檔的《西遊伏妖篇》的出品方中就不僅有淘票票,還有阿裡影業持股30%的和和影業。

《西遊伏妖篇》

隨著線上電影市場的擴大,用戶需求也將呈現多元性,現在單一的線上電影購票平臺必然轉型。一方面拓寬業務範圍,融合其他演出賽事票務,另一方面,佈局全電影產業鏈發展,以內容投資等方式進入製片環節。

所以這個時候,正是財大氣粗又掌握用戶的BAT的優勢,它們會加速行業佈局和並購。而原來的傳統公司可能會被新興勢力用保底或票補搶去大片的發行權,失去壟斷優勢。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就將是市場革命和洗牌的過程。

但是,投資並購之後,還是應該由其投資的上游公司來具體把控項目,阿裡影業只需要掌握發行管道就好了,各取所長,而不是自己做項目。

阿裡影業可以利用其背後的阿裡巴巴生態,比如淘票票、娛樂寶的宣發眾籌,淘寶的電商、衍生品等業務優勢為電影助力。或者是成立獨立的工作室,將具體的專案下放到獨立的製片人、導演團隊,這樣的話可以提升運營效率。

如果每個工作室每年可以產出一兩個項目,也可以解決目前整體產出較少的尷尬。但是按照這種模式進行的騰訊影業反響也不是很好,騰訊影業首部主投主控的電影《少年》,不僅票房不好,甚至還不如《擺渡人》至少打出了聲量。

藝人經紀方面同樣不適合阿裡影業自己來做,而是需要淘票票、娛樂寶、淘寶等方面幫助藝人變現、發行就好。目前看來,作為BAT體系的大體量公司,對於具體的“實業”業務並不是很佔優勢。

比如,去年底,阿裡星球在蘋果商店發佈的一則停止音樂服務的動態吸引了外界的關注。在天天動聽被關閉不久之後,阿裡星球大刀闊斧直接砍掉了音樂服務。這款由天天動聽改版而來、承載了阿裡音樂鐵三角期望的APP,將徹底與音樂播放機功能告別。未來阿裡星球回歸粉絲運營社區,蝦米音樂則負責音樂播放功能。

因此,阿裡大文娛可能更適合做一個投資類型的平臺,把娛樂行業的半壁江山的“實業”大佬都投資了,通過這些頭部公司來做項目效率會更高,阿裡只需要自己控制出口。

坐擁資金和資源優勢的BAT大公司,或許更適合"投資生態"的佈局,"實業生態"是個更為龐大複雜的課題,史無前例,敢於開拓荒地的勇氣當然更加值得敬佩,但是未來如何,依然有待觀望。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郵件:28529569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