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麥不抽穗竟然是因為水肥?這份防治寶典請收好!

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正值小麥起身、拔節、孕穗時節, 是器官形態建成高峰期, 節間伸長, 葉片伸展, 幼穗雌雄蕊分化、穗軸伸長。 小麥隨生育進程的推進, 對低溫忍耐力越來越弱, 受凍臨界溫度逐步升高。

然而, 最近兩天, 河南新鄉、安陽、周口、開封等多地小麥都沒有抽穗, 出了穗沒有粒或半穗。

農民大哥的朋友圈都被這幾張圖刷屏了——

安陽滑縣多地小麥受凍未出穗

典型的“啞巴穗”和近似“光杆穗”

穗子頂部退化了, 不能說是“不孕”, 因為退化和不孕是兩回事兒~

很多農民朋友們一籌莫展, 他們說今年會面臨著大面積減產甚至是絕收的可能。

小麥不抽穗, 莫非是種子的原因嗎?

之前用水肥補救, 難道會加劇小麥的傷害?

專家表示:

統統這些傷害都沒有有效的補救措施!!!

一些“傷”害後的澆水施肥噴藥類的措施不可能將受損的穗子修復、不可能將失去活力的花粉粒救活, 也只能是在遭受災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沒必要的投入。

劃重點——

未抽穗小麥如何補救?

“絕收”跡象苗頭

儘快將其毀掉,

改種春玉米、大豆、西瓜、蔬菜等作物, 降低經濟損失。

受害不太嚴重

用1%尿素(畝用30公斤)和2%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葉面, 可增加粒重、促進成熟, 減輕和緩解災害, 並結合“一噴三防”補救, 此期還要防治赤黴病。

注意事項

切勿採取大水漫灌, 以免導致小麥貪青晚熟、籽粒灌漿差, 商品性不佳。

一般而言, 播種較晚和品種抽穗期較晚的一些品種或地塊會好一些;

小麥“兩極分化”稍慢一些, 和降溫之前及時澆水或土壤濕度較大的麥田、品種會好一些。

農民朋友們, 你們還有什麼小麥不抽穗補救措施呢?歡迎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