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消失的全能型中場

●隨筆

本周中歐冠半決賽首回合, 利物浦大勝羅馬之後, 英國《每日郵報》按慣例為利物浦球員打分。 毫無意外, 奉獻兩傳兩射的薩拉赫以9分雄踞榜首;利物浦防線的均分為7, 考慮到最後時刻兩粒丟球, 這個分數其實不低。 反倒是利物浦的中場平均分僅為6.16, 勉強及格。 《每日郵報》給出的理由是:他們僅僅完成了本職工作, 並需要為兩粒失球負責。 英國《獨立報》對此持有相似觀點:利物浦3名本土中場應該更全面一些。 英國《每日星報》還意味深長地放出傑拉德的照片。 一場大勝, 竟讓不少英國媒體陷入了對全能中場的懷舊中。

大約15年前, 世界足壇誕生了一大波全能型中場。 無論在攻防兩端, 還是攔截和組織, 他們樣樣出色。 你經常能在場上看到他們不知疲倦地奔跑, 而他們的意識往往是左右球隊的勝負手。 英國人將其稱為box-to-box(禁區到禁區)型中場。 而在當下, 這個位置卻正在瀕臨消亡。

很難追溯誰是這個位置的鼻祖, 但這批球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羅伊·基恩。 和大部分偉大的球星一樣, 他在場上的表現有種超越時代的先進感。 在以“92班”為主體打造的曼聯中, 愛爾蘭硬漢是球隊的肌肉和心臟。

兇狠斷搶是他的標誌, 但他更大的作用在於:攻防兩端用最合理的方式處理球。 要不是遭遇停賽, 1999年的紅魔絕不會等到比賽最後時刻才實現大逆轉。

同一時代, 英超還有另一名球員定義了這個位置。 那就是1996年加盟阿森納的維艾拉。 和基恩一樣, 他是一群技術流球員身後風格迥異的硬漢, 如果說佩蒂、柏格坎普和皮雷是一群彈鋼琴的, 那他就是將這群藝術家們高高抬起的體力工。

從這兩人開始, 全能型中場伴隨著英超轉播的崛起, 逐漸走上世界舞臺。 期間也造就了流行一時的全能8號:利物浦有傑拉德, 但他的屬性更側重進攻, 視野更為開闊;在切爾西, 這個角色屬於蘭帕德, 一個技術能力強過攔截的輕型全能中場。

足球就像一顆萬能種子, 在不同土壤上綻放出色彩各異的花朵。 瓜迪奧拉初出茅廬的執教賽季, 世界最佳全能型中場屬於亞亞·圖雷。

西班牙《馬卡報》將象牙海岸人描述為——一群頂級小提琴藝術家身邊的爆裂鼓手。

但也就在那時, 全能型中場的命運開始由盛轉衰。 時任巴薩主帥瓜迪奧拉超前地意識到, 贏球其實並不需要犧牲一名球員的體力, 球的傳遞能夠代替跑動。 於是他毫不留情地賣掉了亞亞·圖雷, 改革了足球戰術。 被他用來代替亞亞·圖雷的是布斯克茨, 後者不需要在中場承擔髒活累活, 唯一的任務就是梳理出球路線。

世界足球是一項模仿遊戲, 當巴薩用傳控足球征服世界時, 世界也開始模仿起他們的戰術。 全能中場的職責被不斷削減, 地位也逐漸被出球型中場取代。 無獨有偶, 如今頂級強隊的後衛們, 其主要職責也由防守逐漸向出球過渡。

全能型中場的沒落, 其實絕非偶然。 世界主流強隊在中場位置嚴格分工, 全能中場有時反而因位置感模糊, 成為戰術累贅。

但消失並不意味著消亡, 與古典前腰及傳統邊鋒一樣, 全能型中場很可能只是換了一種生存方式。 4天前, 羅馬陣中的比利時中場納因戈蘭就是一個側重防守與攔截, 但在球隊轉入進攻時參與組織和前插的新型全能中場。 他的前插遠射, 為羅馬贏得一粒點球, 也為雙方次回合較量留下懸念。

□朱淵(英國You Are The Ref足球管理公司執行總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