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齡社會30人論壇”在京成立

重陽閣下議老齡——“老齡社會30人論壇”今成立

暨“老齡社會:新時代新課題”專題研究會

紅網老年頻道4月25日訊(通訊員 范昆)4月25日下午,

“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立儀式在香山重陽閣下的盤古智庫隆重舉行。

“老齡社會30人論壇”由盤古智庫聯合資訊社會50人論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創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院、思德庫養老資訊化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 旨在彙聚各方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 成為老齡社會領域的研究、交流和影響力平臺。

論壇致力於站在人類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高度, 從趨勢、特徵、文化變遷和公共政策等維度, 結合資料和案例, 組織老齡化、資訊化和城鎮化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 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齡化對社會結構、社會形態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響, 形成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會議由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資訊社會50人論壇成員馬旗戟主持。

論壇發起機構代表、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表示, 隨著中國城鎮化率從18.96%(1979年)提升至58.52%(2017年), 中國人的平均年齡也從68歲(1981年)提高到76.34歲(2015年), 老齡社會的到來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盤古智庫發起“老齡社會30人論壇”, 就是希望構建多維度的創新型研究機構, 用新思維, 產生新觀點, 進而推動新模式, 為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

論壇發起機構代表、資訊社會50人論壇輪值主席、阿裡研究院高級顧問、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表示, 老齡化不僅僅是一個養老的問題, 它對整個社會結構、社會形態、社會政策的影響都會超出人們的想像。 論壇就是要立足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加長遠,

推動老齡社會問題的交流、研究和影響力形成。

論壇發起機構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表示, 在急劇變化的時代, 怎樣處理老齡化帶來的新變化和不變, 可以從文化和倫理兩個維度入手展開研究。

論壇發起機構代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傑華從跨學科老齡健康的研究問題、跨學科老齡健康研究的分析框架、跨學科老齡健康研究的展望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指出新時代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三大突出特點是不容樂觀、不可複製和不可逆轉, 中國的關鍵是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跨學科健康老齡研究體系。

論壇發起機構代表、思德庫養老資訊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田蘭甯表示, 老齡化是新時代的新課題, 以現有的知識體系難以解答, 希望論壇能夠通過跨界研究, 描繪出未來社會的影像, 特別是中國正處於經濟高速上升階段, 具有非常好的信息化基礎, 可以重點研究資訊社會與老齡社會的同構。

南都基金會理事長、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表示, 要應對老齡化問題這個癢點、痛點, 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益三方力量聯合起來, 共同形成第四部門——社會企業。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袁瑞軍表示, 商業和公益的匯合有三個階段, 一是三明治階段,

你加我;二是大理石, 彼此非常融合;三是彩色寶石, 完全融合。

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副院長、智慧養老研究所所長左美雲表示, 論壇的成立意義重大, 並從智慧助老、智慧用老、智慧孝老三方面對智慧養老的有關情況。

在成立儀式後的專題研討會上,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做了題為“什麼是老齡社會”的主旨演講, 闡釋了老齡社會認識上的三個誤區, 老齡社會對人口、經濟、政治的影響, 老齡社會的三個悖論等問題, 並寄望論壇和中心今後的影響不僅是國內的, 更要是國際的。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佳在會上介紹了研究中心前期工作情況, 重點是知識庫的搜集和主體架構。

國際公益學院教授、中國獅子聯會前會長尤紅祝賀論壇和中心的成立, 表示將積極參與論壇和中心的各項活動。

盤古智庫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前理事長楊培芳建議論壇重點關注老年社會對經濟的影響;老齡社會新經濟理論的構建;老齡下的國際問題關係等問題,從而建立起新的思維框架。

北京“飛馬旅”發起人、中關村大資料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昕建議論壇重點研究老齡社會下生產方式的變化。

盤古智庫秘書長、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介紹了我國老齡化的5個特點,建議論壇從重新定義老齡,重新定義尊老入手。

與會成員一致推選盤古智庫理事長出任論壇首任輪值主席,盤古智庫特約研究員唐穎擔任論壇秘書長,盤古智庫副秘書長、學術服務部主任王岳擔任論壇副秘書長。

論壇秘書長、盤古智庫特約研究員唐穎提出,論壇要跨年齡、跨語境,讓年青人更多參與進來。

論壇副秘書長、盤古智庫副秘書長王岳表示,應對老齡社會是個多維度、多學科的問題,論壇可以將區域與國別研究、經濟研究等不同學科的力量彙聚起來,從而為老齡社會的發展找到新的動力。

中國資訊經濟學會資訊社會研究所所長王俊秀做會議總結,表示論壇一是要做跨界、跨代際的多維度深層融合;二是要從國家政策、國際戰略、社會形態和倫理體系等方面出發,建立具有全球高度的話語體系。

表示將積極參與論壇和中心的各項活動。

盤古智庫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前理事長楊培芳建議論壇重點關注老年社會對經濟的影響;老齡社會新經濟理論的構建;老齡下的國際問題關係等問題,從而建立起新的思維框架。

北京“飛馬旅”發起人、中關村大資料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昕建議論壇重點研究老齡社會下生產方式的變化。

盤古智庫秘書長、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介紹了我國老齡化的5個特點,建議論壇從重新定義老齡,重新定義尊老入手。

與會成員一致推選盤古智庫理事長出任論壇首任輪值主席,盤古智庫特約研究員唐穎擔任論壇秘書長,盤古智庫副秘書長、學術服務部主任王岳擔任論壇副秘書長。

論壇秘書長、盤古智庫特約研究員唐穎提出,論壇要跨年齡、跨語境,讓年青人更多參與進來。

論壇副秘書長、盤古智庫副秘書長王岳表示,應對老齡社會是個多維度、多學科的問題,論壇可以將區域與國別研究、經濟研究等不同學科的力量彙聚起來,從而為老齡社會的發展找到新的動力。

中國資訊經濟學會資訊社會研究所所長王俊秀做會議總結,表示論壇一是要做跨界、跨代際的多維度深層融合;二是要從國家政策、國際戰略、社會形態和倫理體系等方面出發,建立具有全球高度的話語體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