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寫作方法|話題作文的5大常見類型,瞭解清楚就不在害怕了

“提示性材料+話題+寫作要求”, 出題老師所採用的主要結構形式, 很多人在談到話題作文時, 過多地關注了“提示性材料”和話題作文所特有的“寫作要求”;而往往忽略或淡化了“話題”本身的性質類型。

其實, 話題作文中的“話題”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 適當予以關注, 會使我們對話題作文的審題更加準確。 從目前的考題來看, “話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觀點型話題

把從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來的一個結論, 或是命題人理解材料時所得到的一點見解, 用來擬制為話題作文的“話題”, 那麼我們就稱之為“觀點型話題”或者是“線性話題”。

【例如】“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是提示性材料所揭示的一個道理、蘊涵的一個觀點, 這就啟示我們必須圍繞這一中心進行選擇材料、組織材料, 沿著“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條線向前延伸,

不能偏離航向。 寫記敘文, 要能夠反映這個中心;寫議論文, 要能夠論證這個中心。 遵循觀點、線性前伸, 是“觀點型話題”寫作時必須花工夫思考的問題。

2、關聯式話題

有些話題的提示性文字中涉及到兩種乃至兩種以上的事物或物件, 那麼命題人在擬制“話題”時就可以將這兩種事物、物件合併在一起, 形成一個話題,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關聯式“話題”。 對於這類話題, 我們在審題時需要將兩者之間存在的關係揭示出來, 不可偏廢, 否則就有可能偏題。

【例如】不釣大魚的釣客

“享受你的生活, 不要與別人比較。 ”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 他釣了非常多的魚, 但每釣上一條就拿尺量一量, 只要比尺大的魚, 他都丟回河裡。

其他的釣客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大魚,

為什麼只有你將大魚丟回河裡呢?”這人輕鬆地回答:“因為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大, 太大的魚裝不下”。

請以“魚與欲”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自擬題目, 不少於800字。

【分析】提示性材料涉及到的“魚”是具體的、實在的, 但我們審題時卻必須對它進行轉化和引申。 很顯然, 這裡應該比喻為“物質生活”、“生活享受”或是所要完成的任務等等, 而“欲”就是人對這種生活或是任務的欲望。 因此, “魚與欲”之間的關係就成了欲望和享受之間的關係;再聯繫材料可以看出, “魚與欲”這兩者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內容不可或缺, 那就是自身的“承受能力”, 因為承受能力制約著“魚”和“欲”, 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的“欲”是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

因此, 我們不妨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詮釋這一話題: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情。

3、範圍型話題

話題既沒有表明什麼觀點, 也不提供幾個事物或現象的比較, 而只是圈定了一個寫作的範圍, 至於寫作者要表達什麼樣的觀點和態度, 完全可以因人而異,

自由度很大, 這類話題其實也就是“範圍型話題”。

【例如】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分析】“範圍型話題”等於為我們的寫作畫上了一個無形的圈, 使我們所有的創造性的活動都只能夠局限於這一個特定的圈內, 不可超越。 根據這一要求, 對照上面的材料我們可以發現, 我們所寫的內容只要在“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一特定的範圍之內, 都是符合要求的, 都是切題的;也就是說, 我們所寫的內容必須要去談“記憶移植”方面的。 至於具體的寫法和角度完全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 你可以從正面去肯定“記憶移植”的積極意義, 也可以從反面去設想一下“記憶移植”之後可能會出現的後果。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留給我們的思維空間很大。

4、對比型話題

有時話題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會涉及到兩種相互矛盾或是對立的現象或態度,命題人就有可能將此作為作文的話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比型話題”。

【例如】一個海員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 那一陣鐵鍊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 一個盼望到達。

“出發”、“到達”引發你想些什 麼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審視“對比型話題”時,我們不能像以往寫議論文那樣,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無須兩者兼顧,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個方面。

像上面的作文題,無論是“出發”還是‘到達”;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闡釋,因為它們都是海員的一種期盼,根本不存在誰是誰非的問題。但遺憾的是,有些同學對此視而不見,硬是從兩者的夾縫中強行拉出一個所謂的觀點;這無疑是作繭自縛。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採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方法來進行實際的寫作。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無論怎樣選擇,都只能是所給話題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話題,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文體,都必須說出“為什麼”。

5、列舉型話題和寓意型話題

根據這三年的高考話題作文的類型一年有一個變化,今後“列舉型話題”或“寓言型話題”考的可能性較大。那麼“列舉型話題”或“寓言型話題”各是什麼樣子呢?

列舉型話題

【例如】《與____的對話》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寓意型話題樣子

【例如】門,我們每天進進出出,人的一生也會進進出出各種各樣的“門”,但我們有時卻入不了“門”,有時又出不了“門”;有時摸不著“門”,有時打不開“門”;有時希望關著“門”……它給我們帶來多少喜悅、多少煩惱、多少啟迪、多少警策。 

請以“門”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所以,在話題作文中,“話題”的性質類型和提示性材料、寫作的要求一樣,都是一個限制條件,對它進行認真的審視,會給我們的寫作帶來諸多有益的啟示。因此,對話題本身不能不關注。

編輯:心台

留給我們的思維空間很大。

4、對比型話題

有時話題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會涉及到兩種相互矛盾或是對立的現象或態度,命題人就有可能將此作為作文的話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比型話題”。

【例如】一個海員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 那一陣鐵鍊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 一個盼望到達。

“出發”、“到達”引發你想些什 麼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審視“對比型話題”時,我們不能像以往寫議論文那樣,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無須兩者兼顧,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個方面。

像上面的作文題,無論是“出發”還是‘到達”;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闡釋,因為它們都是海員的一種期盼,根本不存在誰是誰非的問題。但遺憾的是,有些同學對此視而不見,硬是從兩者的夾縫中強行拉出一個所謂的觀點;這無疑是作繭自縛。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採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方法來進行實際的寫作。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無論怎樣選擇,都只能是所給話題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話題,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文體,都必須說出“為什麼”。

5、列舉型話題和寓意型話題

根據這三年的高考話題作文的類型一年有一個變化,今後“列舉型話題”或“寓言型話題”考的可能性較大。那麼“列舉型話題”或“寓言型話題”各是什麼樣子呢?

列舉型話題

【例如】《與____的對話》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寓意型話題樣子

【例如】門,我們每天進進出出,人的一生也會進進出出各種各樣的“門”,但我們有時卻入不了“門”,有時又出不了“門”;有時摸不著“門”,有時打不開“門”;有時希望關著“門”……它給我們帶來多少喜悅、多少煩惱、多少啟迪、多少警策。 

請以“門”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所以,在話題作文中,“話題”的性質類型和提示性材料、寫作的要求一樣,都是一個限制條件,對它進行認真的審視,會給我們的寫作帶來諸多有益的啟示。因此,對話題本身不能不關注。

編輯:心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