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讀書人·第18期|郭朝暉:最是書香能致遠

芳菲四月天, 書香滿皋城。 《如皋日報》、如皋市作家協會、@如皋發佈(rugaofabu)繼續聯手策劃推出網路文化專案《讀書人》, 讓我們循著書本的章節,

尋找身邊那些講故事的人。 本期推出: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郭朝暉。

郭朝暉

男, 1963年6月生, 1984年7月畢業于蘇州大學中文系, 先後做過中學教師、機關公務員、鄉鎮幹部。 從事檢察工作20年, 其間參加過省級大要案件的查處, 當過多年的國家公訴人、做過“捕快”、“捕頭”。

曾任市人民法院紀檢組長、執行局長、副院長。 現為市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先後有五十餘篇散文在省、市級刊物發表。 現為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 如皋市作家協會會員。

最是書香能致遠

——訪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郭朝暉

桂子月中落, 天香雲外飄。

不愁明月盡, 自有暗香來。

康得老人說過:有一種美的東西, 人們在接觸它的時候, 往往會感到一種惆悵。

郭朝暉先生夜裡剛剛從北京出差回來, 第二天一大早, 便欣然如約接受記者的採訪。 談起文字與讀書, 他滔滔不絕, 妙語連珠, 絲毫看不出他旅途的疲憊。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1979年郭朝暉高中畢業, 那時只有虛17歲, 父母都是農民, 他是老大, 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當時好不容易弄了一個土地工的指標, 要他去站櫃臺, 他因為讀了小說耽誤了數學, 從小學五年級就不做數學作業, 高考時只考了8分, 但書讀多了有了自己的夢想, 所以他和家裡提出來放棄招工指標, 選擇複讀, 上了一年的補習班。 那時的補習班不是人過的日子, 早上三兩玉米磣粥, 晚上只有二兩, 中午吃自己用飯盒在大龍上蒸的飯, 他和弟弟兩人夥吃五分錢的青菜湯。 家裡一個月只給兄弟兩個人五塊錢生活費, 還包括給學校的蒸飯費。 但是, 他和弟弟還從這當中省下了一塊多錢買了平生的第一部書張揚的《第二次握手》。 這本小說的主人公蘇冠蘭在海邊救起了一個美少女丁潔瓊, 科學救國的理想讓兩顆年輕的心心心相印,
二人許下愛的諾言, 但蘇的父親堅決反對, 百般阻撓, 丁與蘇握手道別, 孤身一人漂洋過海出國留學, 二十年後, 當她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回來找到蘇時, 他已在國內與葉玉菡結婚, 丁萬念俱灰欲去西北的大沙漠, 後來在周總理的勸說下才留了下來和蘇第二次握手共同獻身中國的科學事業。 這樣一個英雄救美和翻版的“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卻極大的激勵著他, 讓他在一年的補習中不敢懈怠, 甚至說話走路咳嗽打噴嚏都書中的人物可能的模樣。 1980年7月, 郭朝暉考取了江蘇師範學院也就是後來的蘇州大學中文系。

“除了喜歡看書, 我還要幹各種各樣的活:挑豬草、拾柴火、忙家務……比較下來,

我更願意去挑豬草, 那樣可以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廣闊的天地:或是坐在橋上看天上流浪的雲;或是赤足在雨後的泥地上無拘無束的跑, 讓自己的少年心性自由生長、勃發。 做家務, 則鍛煉了我的耐力和條理性。 但我還是最喜歡看書, 只要一捧上書我會很快安靜下來, 讀書如品茶, 它讓我從苦澀的生活中品出縷縷清香……” 八十年代初, 進入大學, 郭朝暉一下子感受到與城裡同學的差距:外國文學, 除了前蘇聯文學外, 他幾乎沒有看過幾部書。 周圍的環境條件不允許啊。 所以四年中, 他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了圖書館, 以文學史為經, 以不同國別不同時期的文學巨匠為緯挨次地讀過去。 四年中, 他換過兩次借書證, 老師同學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兩腳書櫥。

讀書不但改變了郭朝暉的命運,豐富了他的精神世界,進而,他還以自己擴大了的識見去影響了他人。那時,一考上大學國家每月補助21.7元錢,每天可以吃4毛3分錢,蘇州大學那時的伙食很好,1毛3分錢一塊大塊肉,一毛8分錢一塊大排,兩毛錢可以從食堂買到一條魚,所以,他三天兩頭給他弟弟寫信:加緊努力啊,大學裡吃得好啊,圖書館裡有各種書可以看……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全部考上了大學。他覺得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多讀書可以啟迪人的心智。比如對子女的教育。郭朝暉當過教師教過四年的高中語文,但他只教女兒讀書從不教她寫作。小時候帶女兒散步,他就背許多的古詩詞給她聽。她跟在後面呀呀學語。稍大了,就玩“飛花令”,一起背詩詞中帶“月”的詩句。又讓她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與賈平凹的《月鑒》,然後提問:這兩篇文章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都是和老婆吵架心裡不爽在月下蹓躂著,寫來各有不同,女兒更喜歡賈平凹先生的《月鑒》,那麼,這個“鑒”的本義是什麼?引申義是什麼?以人為鑒與以史為鑒又將如何?再看,月下的景色與白天的景色有什麼不同,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寫景與寫人物的心理之間是如何過渡的?開頭與結尾如何呼應的。現在,請你合上書本用自己的語言把這篇文章給我複述一遍,最後,以你的想像給這篇文章重寫一個結尾………這樣訓練下來哪有不會寫作的?

子承父業。郭朝暉的女兒現在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戲文系讀研究生,她書讀得比我強寫得東西也比父親值錢。

當讀書成為習慣反過來也會提升一個人的審美趣味。現在的垃圾作品不比垃圾食品少,如何鑒別?對每個人來說既有方法問題也有能力見識問題。郭朝暉個人的體會是:讀書要泛,更要精。最後要有自己知識的根據地。比如:你可以挑出你特別喜歡的作家讀完他的全部作品,再精讀他的經典作品,一直讀到把它完全化為自己的東西。都說時間是把殺豬刀,他卻更喜歡豬飼料,沒有飼料,豬不長膘。人也一樣,你不從書本裡汲取營養你怎麼能提供出新的東西?提供新的東西很重要,要麼以深邃犀利的思想,要麼以靈動飄逸的表現手法,要麼以唯美優雅的氣質,要麼以幽默詼諧的筆調,你總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創造、貢獻。我對語言比較挑剔:一個作家的語言不生動沒有個性比一個女子沒有顏值還要可怕。他的根據地都在這兒:古典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歷史,人文科學,哲學,還有法律。

佛界以香來象徵最高信仰世界,因為香代表的是人的精神追求,是在水一方的期許。

最喜書香,書香最喜,其實他喜愛的是好書後面營造的精神世界。

中國古代有“聞香識美人”之說。因此,看一個人讀什麼書,交什麼友,便大致可以猜得出他是怎樣的人了。在這個書房裡呆久了,當你累了,合上雙眼,你會在精神的世界裡與大師愉快地對話,那些大師也會側過身來對我友善地伸出手,溫暖著我孤寂的心靈。

除了工作,要麼讀書,要麼寫作,要麼走出書齋去旅行,郭朝暉說:“我的靈魂在遠方,遠方永遠在路上。”

作者|季健、朱頡

編輯 | 章志輝

校對 | 佘記南

老師同學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兩腳書櫥。

讀書不但改變了郭朝暉的命運,豐富了他的精神世界,進而,他還以自己擴大了的識見去影響了他人。那時,一考上大學國家每月補助21.7元錢,每天可以吃4毛3分錢,蘇州大學那時的伙食很好,1毛3分錢一塊大塊肉,一毛8分錢一塊大排,兩毛錢可以從食堂買到一條魚,所以,他三天兩頭給他弟弟寫信:加緊努力啊,大學裡吃得好啊,圖書館裡有各種書可以看……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全部考上了大學。他覺得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多讀書可以啟迪人的心智。比如對子女的教育。郭朝暉當過教師教過四年的高中語文,但他只教女兒讀書從不教她寫作。小時候帶女兒散步,他就背許多的古詩詞給她聽。她跟在後面呀呀學語。稍大了,就玩“飛花令”,一起背詩詞中帶“月”的詩句。又讓她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與賈平凹的《月鑒》,然後提問:這兩篇文章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都是和老婆吵架心裡不爽在月下蹓躂著,寫來各有不同,女兒更喜歡賈平凹先生的《月鑒》,那麼,這個“鑒”的本義是什麼?引申義是什麼?以人為鑒與以史為鑒又將如何?再看,月下的景色與白天的景色有什麼不同,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寫景與寫人物的心理之間是如何過渡的?開頭與結尾如何呼應的。現在,請你合上書本用自己的語言把這篇文章給我複述一遍,最後,以你的想像給這篇文章重寫一個結尾………這樣訓練下來哪有不會寫作的?

子承父業。郭朝暉的女兒現在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戲文系讀研究生,她書讀得比我強寫得東西也比父親值錢。

當讀書成為習慣反過來也會提升一個人的審美趣味。現在的垃圾作品不比垃圾食品少,如何鑒別?對每個人來說既有方法問題也有能力見識問題。郭朝暉個人的體會是:讀書要泛,更要精。最後要有自己知識的根據地。比如:你可以挑出你特別喜歡的作家讀完他的全部作品,再精讀他的經典作品,一直讀到把它完全化為自己的東西。都說時間是把殺豬刀,他卻更喜歡豬飼料,沒有飼料,豬不長膘。人也一樣,你不從書本裡汲取營養你怎麼能提供出新的東西?提供新的東西很重要,要麼以深邃犀利的思想,要麼以靈動飄逸的表現手法,要麼以唯美優雅的氣質,要麼以幽默詼諧的筆調,你總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創造、貢獻。我對語言比較挑剔:一個作家的語言不生動沒有個性比一個女子沒有顏值還要可怕。他的根據地都在這兒:古典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歷史,人文科學,哲學,還有法律。

佛界以香來象徵最高信仰世界,因為香代表的是人的精神追求,是在水一方的期許。

最喜書香,書香最喜,其實他喜愛的是好書後面營造的精神世界。

中國古代有“聞香識美人”之說。因此,看一個人讀什麼書,交什麼友,便大致可以猜得出他是怎樣的人了。在這個書房裡呆久了,當你累了,合上雙眼,你會在精神的世界裡與大師愉快地對話,那些大師也會側過身來對我友善地伸出手,溫暖著我孤寂的心靈。

除了工作,要麼讀書,要麼寫作,要麼走出書齋去旅行,郭朝暉說:“我的靈魂在遠方,遠方永遠在路上。”

作者|季健、朱頡

編輯 | 章志輝

校對 | 佘記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