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期人類曾是狂熱昆蟲捕食者 熱衷以白蟻為食

一項新研究稱, 我們曾經是一個十分熱衷吃昆蟲的物種。

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 一項新研究揭示, 早期人類曾是狂熱的昆蟲捕食者。

在180萬年前的坦尚尼亞, 人類十分熱衷於以白蟻為食。 在今天看來, 吃白蟻可能有點令人無法接受, 但是在早期人類的食物中, 昆蟲幾乎佔據了一半的份額。 以往的研究認為, 早期人類主要以大型哺乳動物、植物果實和葉子為食。

這一新發現有些偶然。 蘇格蘭赫瑞瓦特大學和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發掘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峽谷時, 發現了一些外形奇特的泥土, 他們對其進行了分析, 發現這些沉積物其實是古代的白蟻巢。

研究者克萊頓·馬吉爾正拿著一袋180萬年前的昆蟲化石樣品。 研究揭示, 早期人類的食物中可能有將近一半是昆蟲。

180萬年前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峽谷(藝術想像圖), 當時的人類曾以白蟻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研究人員將現場發現的化石牙齒中的碳印記和白蟻巢的碳印記進行了比較, 發現了其中的聯繫。 “這個發現很偶然。 當我向一位昆蟲專家朋友展示一張看起來很不尋常的土壤圖片時, 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白蟻巢, ”赫瑞瓦特大學的研究者克萊頓·馬吉爾(Clayton Magill)說, “我們在賴爾中心(Lyell Centre)擁有專業的設備, 這些設備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十幾個實驗室裡有, 能夠檢測、測試並分離化石。 我們發現這些昆蟲實際上是幾百萬年前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 現在我們想到其他考古現場去,

看看有沒有同樣的情況存在。 ”

馬吉爾博士表示, 過去40年來, 研究團隊一直在嘗試建立這種聯繫。 “這是來自過去的法醫學證據, 如今發揮了作用, ”他說道。 事實上, 我們的祖先如此熱衷於吃昆蟲並不奇怪。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 每100克昆蟲含有的蛋白質總量是同重量豬肉和魚肉的兩倍以上。

蛋白質含量最豐富的昆蟲是胡蜂、蜜蜂和螞蟻, 它們每100克重量的蛋白質含量在13克到77克之間。 昆蟲在全世界都可以充足地供應, 蓄養昆蟲並不需要太多的空間, 而且所需的水量要比養牛少2000倍。

研究人員對泥土樣品進行了分析, 發現這些沉積物其實是古代的白蟻巢。

韋恩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的朱莉·萊斯尼克(Julie Lesnik)博士稱, 研究者往往忽視了昆蟲可能是人類祖先重要的食物來源這一事實。 “我們現在知道, 奧杜瓦伊峽谷的古人類可能就與今天優先作為食物考慮的白蟻類型生活在一起, 而它們是非常寶貴的食物來源, 絕對不能錯過, ”萊斯尼克說, “目前有許多人正在研究在我們的現代飲食中利用昆蟲的潛力, 作為一種養活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的方法。”

“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一點,即我們可以證明,食用昆蟲一直都是人類生存情況的一部分,”萊斯尼克補充道。據估計,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0億,這將對地球環境、傳統食物來源和農業技術造成巨大的壓力。昆蟲或許能幫助滿足未來人類對食物的需求。

在許多國家中,食用昆蟲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昆蟲在將植物轉化為可食用蛋白質方面效率很高,並且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往的研究發現,4只蟋蟀能提供相當於一杯牛奶的鈣含量,而按重量計算,屎殼郎含有比牛肉更多的鐵。養殖昆蟲所產生的甲烷只有傳統肉食生產過程的十分之一,並且用水量更少,因此對環境更加友好。

作為一種養活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的方法。”

“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一點,即我們可以證明,食用昆蟲一直都是人類生存情況的一部分,”萊斯尼克補充道。據估計,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0億,這將對地球環境、傳統食物來源和農業技術造成巨大的壓力。昆蟲或許能幫助滿足未來人類對食物的需求。

在許多國家中,食用昆蟲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昆蟲在將植物轉化為可食用蛋白質方面效率很高,並且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往的研究發現,4只蟋蟀能提供相當於一杯牛奶的鈣含量,而按重量計算,屎殼郎含有比牛肉更多的鐵。養殖昆蟲所產生的甲烷只有傳統肉食生產過程的十分之一,並且用水量更少,因此對環境更加友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