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渡過

我重度焦慮抑鬱快一年了。 這一年, 我系統學習心理學, 並在一次次心理諮詢中, 體會諮詢師的用意和效果。 慢慢地, 我總結出了一些規律,

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技術流派眾多, 僅我的課本《心理諮詢與治療經典案例》一書的緒論中, 就羅列了十一種, 分別是:精神分析療法、阿德勒療法、存在主義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格式塔療法、行為主義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現實療法、女權主義療法、後現代主義療法、以及家庭系統療法。

上述療法我們無需全部瞭解, 只需知道它們可以簡單劃分為兩種就行了, 即:個人-主動式、個人-被動式。

“個人-主動式”, 是指諮詢師僅僅是陪伴和引導, 真正做出改變的是來訪者本人。 這種模式耗時長、費用高, 需要來訪者有相對穩定的情緒和清晰的邏輯思維, 它允許來訪者充分發掘自己的潛在人格, 真正遵從內心意願去尋求改變,

效果是比較徹底的。 簡單說, 它給了來訪者充分瞭解自我的時機, 從內在出發與他人、社會和解, 達到治療效果。

“個人-被動式”的模式則由治療師主動發起, 把經驗傳授給來訪者, 患者只需要被動接受、依照執行。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見效較快, 但持續時間不長, 患者遇到新的棘手問題往往會再次發病。 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 “個人-主動式”和“個人-被動式”需要交叉運用、迴圈進行。

在我的治療師們運用的療法中, “個人-主動式”療法包括精神分析法和存在主義療法;“個人-被動式”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催眠技術。

下面我想以我個人的經歷, 來談談這些療法在我身上產生的作用。

(二)

我是一個非常感情用事的人,

做事容易被情緒主導, 且不善決斷, 崇尚權威。 第一次去心理諮詢, 我不知道如何下手, 於是選擇了本市收費最高的諮詢師, 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每小時2200元。

首次拜訪他, 我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諮詢過程中認真做筆記, 諮詢結束後把我和老師的對話整理並列印出來, 反復揣摩。

這位老師秉承的流派是存在人本主義, 我買了他的一本書, 書中講述了大量的諮詢實例, 來訪者以中學生和海外大學生居多, 他們經歷了漫長的自我探索過程。 根據書中的講述的時間跨度來看, 大多是三年以上的病程。

我諮詢了三次, 就沒有再去。 原因有三:一是這位老師來訪者多是學生, 而是我已經快30歲了, 是個上班族, 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成本去緩慢康復;二是他的言語太過深奧,

比如他對我說, “不要從外界去獲取代償, 以滿足潛意識中童年時期的缺憾”, 我那時並不理解, 也難以體會;三是諮詢的單價讓我難以支撐很久。

總起來說, 第一位老師然德高望重, 但起點過高, 無法帶領我, 不能對我有實際的指導作用, 所以只能放棄。

(三)

我的第二次嘗試, 首先從諮詢價格上著眼, 挑選了一位價格適中的女性諮詢師, 諮詢單價每小時350, 一個療程共10小時。

她的諮詢以認知療法為主, 通過邏輯分析以及女性獨特的感受力, 察覺我的情緒和心理接受程度, 教導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敏感事件。

這位老師的諮詢技能很嫺熟, 有著化有形為無形的力量, 讓我不知不覺就能接受她的觀點和做法。

從她的諮詢室裡走出來, 我的心情會好一些, 但持續時間不長。 一遇到負面事件, 我就會被打回原形, 再次陷入哭哭啼啼、焦慮萬分的狀態。

不過這位老師有一個觀點, 我非常認可, 大意是:人是生活在關係裡的, 我教給你的方法, 我希望你去實踐。 很久之後, 我回憶起她這句話, 感覺到領悟了很多。

我在這位老師那裡諮詢了3次, 因為回老家就醫而中斷。

(四)

就醫期間, 我吃了藥, 睡眠有所改善, 還瞭解到醫院也有心理治療室。 仔細一問, 公立醫院的心理門診雖然不能使用醫保, 但是價格便宜, 收費透明, 諮詢40分鐘僅僅142元。 我決定試試。

這次心理治療持續了兩個月, 共11次。 這位醫生從我的童年開始剖析, 瞭解我首次產生厭食情緒的原因,以及對我工作造成的影響。在我看來,她綜合採用了精神分析、認知調整、行動療法、家庭療法等方法,剖析我的童年陰影和父母養育中存在的問題,並引導我放下怨恨父母的執著,轉而求助自身的內在力量。她分析我的情感難題和工作難題,逐個應對,並給出其他的一些可能性。

這位老師的諮詢過程比較完整。她用大約5次諮詢,對我的家庭和人格有了相對完整的把握;然後調整我的認知偏差做調整,教給我一些社交知識和技巧。從某種程度上說,她帶領了我進行二次成長,從這個角度上說,這次心理諮詢是很成功的。

結束諮詢的原因,是我感到她的閱歷和能力無法讓我繼續成長了。本質上說,我和她的分離,和孩子與父母的分離,是一樣的;當父母為孩子構築的小世界滿足不了孩子的成長需要時,孩子會選擇、也必須和父母發生分離。

(五)

我的第四位諮詢師只諮詢了一次。她對我使用了情境模擬的方法,即針對我害怕出現的人際情形,由老師來扮演我害怕的那個人,和我進行對話;然後再交換角色,我來扮演對方,老師來扮演我。兩輪對話結束後,根據我說的話來映射我的內心,並讓我嘗試去理解別人。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我能夠直接向老師學習在人際交往中怎麼說話,更能夠把和我發生關係的物件當作一個具有喜怒哀樂的人,而不是必須滿足我的欲望的奴隸。因此,我學著適當的放下對外界的控制欲,以及自我中心的“巨嬰”情結,這對我的人際關係是一個很好的指導。

至於為何沒有繼續諮詢,原因有二:第一,我感覺自己和她的風格、氣場都不同,這種溝通難以自然的進行;第二,我認為這位老師重于術而輕於道。“術”是諮詢的技巧,“道”是指諮詢師本人的氣場和情懷。

我認為作為諮詢師,理性的看待問題是必須的,但是強大的共情能力和感受力,是學不來的;如果諮詢師對來訪者無法給予足夠的關懷和薰陶,就很難讓來訪者產生信任,流露真感情。

(六)

上述心理諮詢的個人探索,僅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雖然不免有“病急亂投醫”的情況,總體來說還是有不少收穫,比如知曉了自己患病的來由。

我自小學、初中起,就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密切的聯繫,因而內心有極大的漂泊無依的感覺,從來不懂得如何和朋友建立親密的友誼。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從高中到大學,與同學、室友的關係都較為疏遠;我不懂得如何信任朋友,接受朋友幫助,坦然向朋友表達不滿。

上述內容父母都沒有教給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鼓勵、引導,甚至一字一句教我“像成年人一樣表達”。患病期間,我需要頻繁的求助、認輸,在工作中難免要厚著臉皮向領導懇求任務延期;說好的約會,因為自己的情緒不佳,不得不向朋友解釋、爽約。他人無法感受我的痛苦,我卻要真誠地向對方表達我的難處。這時候,委婉的言語和恰當的描述,就能避免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表達得體、真誠,大家都是原諒、寬容我的。

另外,我學會了如何在患病狀態下積極求助。在我看來,只要發心是善良的、有助於康復的,不論行為如何,都應當鼓勵。人在患病狀態下,有了強烈的求助欲望,康復只是時間問題。再高超的諮詢師,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七)

基於上述經歷,我總結了一些選擇心理諮詢師的小貼士,給大家參考:

一、當軀體症狀已難以承受時,先去就醫,配合醫生用藥,在情緒比較穩定的時候,再做心理治療。

二 、選擇一位聊得來的諮詢師,不能為此緊張和難受。如果患者急切希望得到認可,諮詢師卻態度強硬去調整認知,這顯然是不恰當的。更為合理的模式應當是:諮詢師通過不斷試探和觸碰,拿捏患者的情緒,先安撫他,尋找時機再適當點撥。當一個人感受到足夠的愛,他自然可以生出足夠的智慧。

三、不要害怕更換諮詢師。有的患者會糾結于要不要換諮詢師,這很可以理解,因為諮訪關係頻繁調整,不但成本高昂,還會讓人來訪者因不適應而焦慮。但找到適合自己的諮詢師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捷徑。一般情況下,諮詢三五次之後,如果還是對諮詢師感受不佳,就必須更換。此外,諮詢一段時間後,如果到達瓶頸期,也需要及時更換,尋找新的突破。

四、錢、錢、錢。做任何事,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在諮詢之前,最好先瞭解諮詢師的個案經歷,包括來訪者性別、年齡段、家庭結構、經濟狀況等。如果在當地找不到合適的諮詢師,也可以線上上平臺尋找,選擇一個自己可以長期承受諮詢的價位。另外一種形式是參加心靈成長小組、共修小組等或者團體課,這類課程價格比較便宜,還可以結識經歷相似的小夥伴,一起交流和成長。

五、母親永遠是最好的諮詢師。我相信有很多患者會深深質疑自己的母親,認為是“原生家庭讓我生了病”。然而,如果父母願意配合學習心理知識,和孩子一同進行心理諮詢,效果反而是最好的。有些朋友和閨蜜、伴侶相處,情緒逐漸得到緩和,但是和父母卻仍然有隔閡,這樣問題就難以根本解決。

蘋果手機用戶讚賞二維碼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圖片除注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掃描關注

瞭解我首次產生厭食情緒的原因,以及對我工作造成的影響。在我看來,她綜合採用了精神分析、認知調整、行動療法、家庭療法等方法,剖析我的童年陰影和父母養育中存在的問題,並引導我放下怨恨父母的執著,轉而求助自身的內在力量。她分析我的情感難題和工作難題,逐個應對,並給出其他的一些可能性。

這位老師的諮詢過程比較完整。她用大約5次諮詢,對我的家庭和人格有了相對完整的把握;然後調整我的認知偏差做調整,教給我一些社交知識和技巧。從某種程度上說,她帶領了我進行二次成長,從這個角度上說,這次心理諮詢是很成功的。

結束諮詢的原因,是我感到她的閱歷和能力無法讓我繼續成長了。本質上說,我和她的分離,和孩子與父母的分離,是一樣的;當父母為孩子構築的小世界滿足不了孩子的成長需要時,孩子會選擇、也必須和父母發生分離。

(五)

我的第四位諮詢師只諮詢了一次。她對我使用了情境模擬的方法,即針對我害怕出現的人際情形,由老師來扮演我害怕的那個人,和我進行對話;然後再交換角色,我來扮演對方,老師來扮演我。兩輪對話結束後,根據我說的話來映射我的內心,並讓我嘗試去理解別人。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我能夠直接向老師學習在人際交往中怎麼說話,更能夠把和我發生關係的物件當作一個具有喜怒哀樂的人,而不是必須滿足我的欲望的奴隸。因此,我學著適當的放下對外界的控制欲,以及自我中心的“巨嬰”情結,這對我的人際關係是一個很好的指導。

至於為何沒有繼續諮詢,原因有二:第一,我感覺自己和她的風格、氣場都不同,這種溝通難以自然的進行;第二,我認為這位老師重于術而輕於道。“術”是諮詢的技巧,“道”是指諮詢師本人的氣場和情懷。

我認為作為諮詢師,理性的看待問題是必須的,但是強大的共情能力和感受力,是學不來的;如果諮詢師對來訪者無法給予足夠的關懷和薰陶,就很難讓來訪者產生信任,流露真感情。

(六)

上述心理諮詢的個人探索,僅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雖然不免有“病急亂投醫”的情況,總體來說還是有不少收穫,比如知曉了自己患病的來由。

我自小學、初中起,就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密切的聯繫,因而內心有極大的漂泊無依的感覺,從來不懂得如何和朋友建立親密的友誼。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從高中到大學,與同學、室友的關係都較為疏遠;我不懂得如何信任朋友,接受朋友幫助,坦然向朋友表達不滿。

上述內容父母都沒有教給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鼓勵、引導,甚至一字一句教我“像成年人一樣表達”。患病期間,我需要頻繁的求助、認輸,在工作中難免要厚著臉皮向領導懇求任務延期;說好的約會,因為自己的情緒不佳,不得不向朋友解釋、爽約。他人無法感受我的痛苦,我卻要真誠地向對方表達我的難處。這時候,委婉的言語和恰當的描述,就能避免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表達得體、真誠,大家都是原諒、寬容我的。

另外,我學會了如何在患病狀態下積極求助。在我看來,只要發心是善良的、有助於康復的,不論行為如何,都應當鼓勵。人在患病狀態下,有了強烈的求助欲望,康復只是時間問題。再高超的諮詢師,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七)

基於上述經歷,我總結了一些選擇心理諮詢師的小貼士,給大家參考:

一、當軀體症狀已難以承受時,先去就醫,配合醫生用藥,在情緒比較穩定的時候,再做心理治療。

二 、選擇一位聊得來的諮詢師,不能為此緊張和難受。如果患者急切希望得到認可,諮詢師卻態度強硬去調整認知,這顯然是不恰當的。更為合理的模式應當是:諮詢師通過不斷試探和觸碰,拿捏患者的情緒,先安撫他,尋找時機再適當點撥。當一個人感受到足夠的愛,他自然可以生出足夠的智慧。

三、不要害怕更換諮詢師。有的患者會糾結于要不要換諮詢師,這很可以理解,因為諮訪關係頻繁調整,不但成本高昂,還會讓人來訪者因不適應而焦慮。但找到適合自己的諮詢師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捷徑。一般情況下,諮詢三五次之後,如果還是對諮詢師感受不佳,就必須更換。此外,諮詢一段時間後,如果到達瓶頸期,也需要及時更換,尋找新的突破。

四、錢、錢、錢。做任何事,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在諮詢之前,最好先瞭解諮詢師的個案經歷,包括來訪者性別、年齡段、家庭結構、經濟狀況等。如果在當地找不到合適的諮詢師,也可以線上上平臺尋找,選擇一個自己可以長期承受諮詢的價位。另外一種形式是參加心靈成長小組、共修小組等或者團體課,這類課程價格比較便宜,還可以結識經歷相似的小夥伴,一起交流和成長。

五、母親永遠是最好的諮詢師。我相信有很多患者會深深質疑自己的母親,認為是“原生家庭讓我生了病”。然而,如果父母願意配合學習心理知識,和孩子一同進行心理諮詢,效果反而是最好的。有些朋友和閨蜜、伴侶相處,情緒逐漸得到緩和,但是和父母卻仍然有隔閡,這樣問題就難以根本解決。

蘋果手機用戶讚賞二維碼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圖片除注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掃描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