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北部出現神秘螺旋發光雲團:這是UFO嗎?還是時光蟲洞?

4月27日夜, 我國北部大面積地區的夜空中, 出現一個絢麗的螺旋狀發光雲團, 目擊者的分佈十分廣泛, 從華北的京津唐到陝西、山西都有目擊者看到。

這是UFO嗎?還是蟲洞?

這並不是能時間穿梭的蟲洞, 也沒有外星入侵者。 其實, 這非常可能是我國一次火箭發射或反導試驗活動。

這一特殊發光雲現象, 是發射航天器或者反導彈武器的火箭升空後, 殘留的尾跡在高空陽光照射、氣流吹動和暗色天空背景的綜合作用下, 留給地面的人們一個特殊的光學現象。

出現不規則螺旋外觀, 並不是第一級火箭或者導彈自己運動形成的, 原因是在平流層、中間層的交界高度, 迴圈運動的氣流會把火箭導彈的尾跡吹打出不規則螺旋形狀。

導彈或航太發射的火箭發動機噴出的餘跡被地平線下的太陽照亮, 未燃燒的推進劑顆粒以及殘留冷凝尾流, 在密度較低的高空大氣中膨脹, 配合朝日或者落日的照耀, 就能形成這種壯觀而神秘的現象。

普通航太發射時也會產生尾跡, 但尾跡在大氣層中存在的時間相對較短。 少數失敗的航太發射由於彈道不規則更容易引發螺旋雲, 但很多都被報告發現了UFO。

反導試驗的攔截彈發射後會在空中做劇烈的螺旋機動, 來拉近和目標導彈彈的時間差, 尾跡螺旋雲存在的時間相對更長, 尾跡距離地面高度也更高, 一般是在距離地面數十公里以上, 尤其是在傍晚時, 太陽的餘暉會從遠處照到這個尾跡, 所以人們可以看到很明亮的亮帶。

這幾年中國的數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例如新疆庫爾勒的多次紅旗-19反導攔截試驗。 都產生了螺旋雲, 而且螺旋運的痕跡與美國薩德反導系統試射時的軌跡非常相似, 主要原因是紅旗-19反導導彈是中國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的主用武器,

能在距離地面100公里以上的高空攔截來襲彈道導彈。

2017年7月23日, 荷蘭民航飛行員克利斯蒂安駕駛一架波音747客機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時, 意外遇見遠處天空中導彈發射的壯觀景象。 導彈升空的方向位於客機航線的北部, 也就是中國的西北地方。 這一天,我國進行了第二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中國是世界上不多的擁有高中低全套反導攔系統的國家,我們的陸基反導系統能攔截高度40公里至180公里那麼大區間的來襲導彈,底層在大氣層內打40公里高度,用於攔截美國陸軍戰術導彈和俄羅斯伊斯坎德爾之類的短程導彈,中段反導系統用來攔截中遠端彈道導彈。中國發展中段反導的主要作戰目標,並不是美俄等國對中國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而是為了攔截周邊國家的射程3000公里左右的中程彈道導彈。作為戰略威懾,一次的人工螺旋雲現象能給這些國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螺旋發光雲團是中國邁向航太科技大國,反導防禦系統走向成熟的極佳印證!

這一天,我國進行了第二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中國是世界上不多的擁有高中低全套反導攔系統的國家,我們的陸基反導系統能攔截高度40公里至180公里那麼大區間的來襲導彈,底層在大氣層內打40公里高度,用於攔截美國陸軍戰術導彈和俄羅斯伊斯坎德爾之類的短程導彈,中段反導系統用來攔截中遠端彈道導彈。中國發展中段反導的主要作戰目標,並不是美俄等國對中國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而是為了攔截周邊國家的射程3000公里左右的中程彈道導彈。作為戰略威懾,一次的人工螺旋雲現象能給這些國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螺旋發光雲團是中國邁向航太科技大國,反導防禦系統走向成熟的極佳印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