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讓生活有序,你需要找到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文 | 歐陽芊雙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總有那麼一件事是影響其他事情的關鍵。

我們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A:早起

當你每天可以做到早起的時候, 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獨處時間, 可以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 可以享受豐盛的早餐, 可以擁有愉快的心情, 進而一整天工作效率都比較高, 可以受到同事家人的肯定, 增進人際關係, 讓你對自己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於是第二天帶著夢想又開始新一輪的早起……

B:拖延

因為各種原因你拖著一件事情不做, 於是心裡各種焦慮, 導致做其他事情時也不能全情投入, 做事效率低下, 各種計畫被打亂, 沒有時間維護人際關係, 於是心情越來越低落, 面對淩亂的生活, 慢慢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做事沒有勇氣, 於是更加不敢輕易開始一件事, 然後陷入新一輪的拖延……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在這些不斷的迴圈當中, 你會發現起始那件事對其他事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是好事, 只要做好這一件事, 其他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可如果是不好的事, 一旦發生就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這個現象跟我們平常說到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很像, 因為第一塊牌的倒下, 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 多米諾效應不僅局限於用一塊牌推倒數塊牌, 還能以小牌推倒大牌。

1983年, 洛恩 · 懷特黑就曾在《美國物理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說明一塊骨牌如何推倒體積比它大50%的另一塊骨牌。 而在2001年的時候, 三藩市科學博物館的一位物理學家也用8個膠合板做成多米諾骨牌驗證了這個理論。

所以如果呈幾何層級延展下去,

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會為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如果想讓生活變得有序, 我們就必須找到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尋找第一張牌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 你需要對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情進行梳理, 仔細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 多問問自己, 如果我做了哪件事, 就可以讓現在所有事情有所改善?

而同時, 我們也要觀察到底是因為做了哪件事才導致了生活狀況的混亂。

如果你發現時間不夠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 那這個時候捨棄一些事情, 可能會比拼命想著怎麼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效果更好。

我們花費太多時間在細枝末節的改善上, 卻很少尋根溯源找到問題的根本。

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梳理過程中, 我們才能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在乎的是什麼。

什麼事情讓你產生成就感?

什麼事情讓你產生焦慮感?

什麼事情讓你產生幸福感?

當你感覺生活無序的時候, 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找到那件最關鍵的事情。

找到之後怎麼辦呢?

其實你會發現, 我們很多行為的背後都是一種習慣在支撐著, 無論是行為習慣也好, 思維習慣也罷, 都在你的生活中形成了某種固定模式, 如果你不去刻意調整, 它就會像個自動程式一樣, 一旦觸碰就自動迴圈下去。

所以為了防止不好的習慣成為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 我們就需要改掉舊習慣, 培養新習慣。 我之前在《運用“小目標+小決心”讓你改變更容易》當中提到的設置小目標和小行動的方法,

就可以幫助我們慢慢養成好的習慣。

在時間管理裡面有個四象限法則, 它說我們要去做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 我覺得找到第一張骨牌然後去解決它, 其實就是在做重要卻不緊急的事。

我們不能單純地判斷某一件事的重要和緊急程度,而應該站在全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你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抽身出來,看待自己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那也會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案。

一直很羡慕能把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按部就班做得很好的人,而我自己也一直朝著高效生活在不斷努力。

想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在正確的事情上,就需要不斷地梳理生活,不斷認識自己, 而這也正是不斷成長的過程。

-END-

我們不能單純地判斷某一件事的重要和緊急程度,而應該站在全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你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抽身出來,看待自己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那也會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案。

一直很羡慕能把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按部就班做得很好的人,而我自己也一直朝著高效生活在不斷努力。

想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在正確的事情上,就需要不斷地梳理生活,不斷認識自己, 而這也正是不斷成長的過程。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