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7個傳輸通道城市秋冬季攻堅任務圓滿完成

中國山東網4月27日訊 (記者 劉自銳)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佈會中瞭解到, 山東制定《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時, 將國家要求山東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落實的10項任務由7個市擴大到全省17個市。

山東省環保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說, 山東省制定了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綜合保障方案, 將督查、巡查範圍也從7個市擴大到全省17個市。 秋冬季, 10個非傳輸通道城市SO2、NO2、PM10、PM2.5分別為22μg/m3、41μg/m3、110μg/m3、60μg/m3, 同比分別改善33.3%、2.4%、6.0%、16.7%。

非傳輸通道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對於全省完成2017年國家下達的PM2.5平均濃度61μg/m3年度目標任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管言明表示, 但從日常監管情況來看, 與傳輸通道城市相比, 非傳輸通道城市還存在不少問題, 管控監管物件明顯不精准。 非傳輸通道城市對本市開展污染源排放狀況摸底排查工作不細緻、不精准, 造成污染源底數不清, 比如2017年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 7個傳輸通道城市共8233家列入清單, 而10個非傳輸通道城市僅有2708家。

此外。 日常監管工作明顯薄弱。 環保設施配套建設不同步、管理不規範;高架源(45米高煙囪)未按要求安裝線上監測設施, 不按要求聯網等情況仍時有發生;無組織揚塵排放監管粗放, 台賬資料缺失,

跑冒滴漏現象普遍, 未採取有效防風抑塵措施;異味污染源治理未落實密閉和處理要求, 收集率、處理率、達成率低。

管言明說, 2018年是未來3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起始之年, 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面, 山東要調整產業結構, 減少過剩和落後產業, 增加新的增長動能。 調整能源結構, 減少煤炭消費, 增加清潔能源使用。 同時, 要調整運輸結構, 減少公路運輸量, 增加鐵路運輸量。 調整農業投入結構, 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採取更加精准的措施, 推動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