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勞動者劉成俊:直面死亡的“逆行者” | 視頻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 李一川 文 洪波 攝影

人物檔案:劉成俊, 54歲, 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危爆大隊負責人。 從警18年來, 一直奮戰在排爆第一線, 共排除並銷毀各類炸彈1.1萬餘枚、爆炸裝置600多個, 多次與死神擦肩。

先後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並當選為“第十一屆省人民代表”和“河南省第十屆黨代表”。 今年4月26日, 再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殊榮。 今天, 記者帶您探秘勞動者劉成俊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現場直擊:施工河道內騰起蘑菇雲

時間:2018年4月27日上午

地點:二七區侯寨附近, 新密武定湖畔一處施工河道

4月27日上午, 二七區侯寨一村莊附近的鄭州警方危爆品儲存倉庫。

當裝有各類爆炸物的皮卡車駛出倉庫準備出村時, 劉成俊再一次望向前面老家的小道。 因為這條路上, 他曾無數次邂逅在此散步的母親。 而4年前, 母親走了……

“媽經常守在這兒等我, 很多時就為跟我說一句要注意安全!”今年已54歲的劉成俊喃喃說著,

現在母親雖已不在, 但這句話卻刻在了他心裡。

隨後, 皮卡車一路前行, 目的地是新密武定湖畔一處施工河道。 在這裡, 2.1萬發子彈, 數十枚廢舊炸彈、信號彈、試驗彈等將被集中銷毀。

“俺大隊的這輛皮卡車, 一般人都沒人敢蹭。 ”劉成俊望著記者笑呵呵地說。 聽完他的話, 記者突然感覺有些心理緊張, 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腦海裡時常閃現著顛簸後炸彈爆炸的場景。 1小時後, 來到了目的地。

如同雕琢藝術品, 劉成俊和新密警方的搭檔擺好硝銨炸藥和TNT炸藥後, 又依次擺放雷管、子彈、手雷等爆炸物品, 最後用土封頂。 為了避免萬無一失, 老劉這次設置了雙回路電點火, 同時做了備用線。

5分鐘後, 伴著一聲巨響, 一朵濃黑的蘑菇雲騰空綻放。

據瞭解, 18年來, 老劉已進行了60餘次這樣的集中銷毀。 劉成俊說, 誘爆集中銷毀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有時會遭遇“啞炮”或銷毀不徹底, 需將掩埋的爆炸物再扒開, 查找問題。 其危險程度, 絕不亞於拆彈。

●拆彈專家:兩根導線, 該剪哪一根?

時間:2012年元月24日(大年初二)

地點:一個地市小鎮

“拆彈不是你想做就能做需要上天批准”——來自電影《拆彈專家》中的一句話。

在車上, 劉成俊和記者聊到了排爆這個職業, “其實每完成一次排爆任務我也都感到後怕!排爆這職業, 誰敢打保票一定不會有閃失?每次出發前, 我都會裝出若無其事找個理由給媳婦打個電話。 我心裡很清楚, 說不定這次就是我和家人說的最後一次話了!”

說到讓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排爆。 老劉講到了某地市小鎮2012年春節期間發生的爆炸案。

2012年大年初二, 一個地市小鎮上發生了爆炸案, 已炸死炸傷多人。 劉成俊和戰友駕駛排爆車趕到現場時, 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硝煙的味道,

大街上群眾滿臉恐懼。

“檢查後, 我們發現嫌犯在附近村民家的房頂及門口還設置了三四十枚非常靈敏的土制炸彈。 稍一開合, 就會引爆。 ”劉成俊回憶說。

兩根線在外邊露著, 具體剪哪根線, 這不能確定, 能不能排除這都是一個問號, 我當時其實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去準備剪時給一個同事說, 東升, 給我照張相吧, 其實我心裡想著, 搞不好就是最後一張照片。

另外, 同事還提醒他說:“成俊, 站的時候最好呈角度。 ”因為大家心裡明白, 即使有重達70斤防爆服“罩著”, 老劉能抵擋炸藥的安全距離也不過3米。 幾乎零距離接觸的排爆, 防爆服基本形同擺設。 此時如果站位呈角度時, 面對扇形開炸的炸彈, 老劉或許損失的是一隻手或者能留個全屍。

劉成俊回憶說,謝天謝地,他剪了之後,爆炸裝置沒有爆炸。隨後從下午4點一直到晚上7、8點,當天還下著雪,他和隊友總共排除了34枚電點火、雙回路炸彈。

●直面死亡:“逆行”是員警的一種責任

時間:2015年1月17日

地點:鄭州市西開發某社區

電影《拆彈專家》裡有一句臺詞:在他心裡,正義淩駕在他的生命之上,很感激上天,讓他用生命去保護生命。劉成俊說他非常認可這句話,他說每當穿上拆彈服,那種孤獨感和緊張感,一般人都體會不到……

2015年元月17日15時許,鄭州市西開發某社區內一居民樓內四樓發生一起自製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劉成俊迅速和隊友趕到現場。

經查,當事人來自化學世家,平時酷愛化學,此爆炸物是他自製的一種敏感性極強的高能起爆藥,共分裝5袋,威力巨大,其破壞力能把方圓1公里範圍內居民樓的窗戶玻璃震碎、7層樓高的建築物炸塌、運動中的坦克炸翻。當事人由於操作不當,致使1袋自製爆炸物品發生爆炸,被嚴重炸傷,現場還留有4袋沒有爆炸。

社區居民被緊張的氛圍所籠罩,不敢回家。當時,劉成俊毫不猶豫地穿上排爆服,獨身進入現場,雙手抱著“炸彈”,一步一步,將它轉移到社區一安全開闊地帶,歷時4個半小時,成功將它稀釋分解失效。當社區內的群眾掌聲響起時,劉成俊卻由於體力過度透支,連防爆服都沒顧不上脫下,一頭暈倒在地。

在公安隊伍中,排爆既是最專業也是最危險的警種之一,每當出現疑似爆炸物品的現場,所有人都必須撤離退後,而只有他們在“逆行前進”!劉成俊說,他也曾困惑過,也何嘗不牽掛年邁的父母、賢慧的妻子和倆個可愛的兒子。可是,每當警情響起,“這是自己一個人民警察的職責所在!”

●心裡話:排爆這活永遠沒有“專家”

對普通人來說,排爆工作既遙遠陌生又神秘莫測。絕大多數市民都只在電影中看到過排爆過程——英雄無畏的男主角在炸彈即將爆炸的那一瞬間,滿頭大汗、沉著冷靜、小心翼翼地排除炸彈,場面驚心動魄、緊張刺激、扣人心弦、耐人尋味。

而現實生活中的排爆工作卻不是一部寫好的劇本,危險往往幻化於無形,誰都無法預知,炸彈一旦爆炸,支離破碎、滿地狼藉……後果不堪設想!任何人在爆炸死神的面前都顯得格外渺小,避之不及。

“很多時候,有些人稱呼我們排爆專家,說句老實話,排爆這活永遠沒有‘專家’,其實更多的還是擔驚受怕與死神搏鬥。”說這句話時,車內的劉成俊望向遠方,語調略顯低沉。

說到自己的工作,劉成俊說,排爆只是他們工作中的一部分,他們還肩負著全市民爆物品、劇毒化學品、煙花爆竹、放射性物物品和槍支彈藥等行業單位的治安管理職能,“另外,重大的經貿、文體、警衛等活動或任務時,我們也必須到場,責任光榮而艱巨。”

談到自己的將來,劉成俊說,他會一如既往,無怨無悔,甘當一名默默無聞的排爆警!“退休了,我想我會多帶帶孫子和孫女,畢竟現在兩三個月還不見他們一面,虧欠的很!”

劉成俊回憶說,謝天謝地,他剪了之後,爆炸裝置沒有爆炸。隨後從下午4點一直到晚上7、8點,當天還下著雪,他和隊友總共排除了34枚電點火、雙回路炸彈。

●直面死亡:“逆行”是員警的一種責任

時間:2015年1月17日

地點:鄭州市西開發某社區

電影《拆彈專家》裡有一句臺詞:在他心裡,正義淩駕在他的生命之上,很感激上天,讓他用生命去保護生命。劉成俊說他非常認可這句話,他說每當穿上拆彈服,那種孤獨感和緊張感,一般人都體會不到……

2015年元月17日15時許,鄭州市西開發某社區內一居民樓內四樓發生一起自製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劉成俊迅速和隊友趕到現場。

經查,當事人來自化學世家,平時酷愛化學,此爆炸物是他自製的一種敏感性極強的高能起爆藥,共分裝5袋,威力巨大,其破壞力能把方圓1公里範圍內居民樓的窗戶玻璃震碎、7層樓高的建築物炸塌、運動中的坦克炸翻。當事人由於操作不當,致使1袋自製爆炸物品發生爆炸,被嚴重炸傷,現場還留有4袋沒有爆炸。

社區居民被緊張的氛圍所籠罩,不敢回家。當時,劉成俊毫不猶豫地穿上排爆服,獨身進入現場,雙手抱著“炸彈”,一步一步,將它轉移到社區一安全開闊地帶,歷時4個半小時,成功將它稀釋分解失效。當社區內的群眾掌聲響起時,劉成俊卻由於體力過度透支,連防爆服都沒顧不上脫下,一頭暈倒在地。

在公安隊伍中,排爆既是最專業也是最危險的警種之一,每當出現疑似爆炸物品的現場,所有人都必須撤離退後,而只有他們在“逆行前進”!劉成俊說,他也曾困惑過,也何嘗不牽掛年邁的父母、賢慧的妻子和倆個可愛的兒子。可是,每當警情響起,“這是自己一個人民警察的職責所在!”

●心裡話:排爆這活永遠沒有“專家”

對普通人來說,排爆工作既遙遠陌生又神秘莫測。絕大多數市民都只在電影中看到過排爆過程——英雄無畏的男主角在炸彈即將爆炸的那一瞬間,滿頭大汗、沉著冷靜、小心翼翼地排除炸彈,場面驚心動魄、緊張刺激、扣人心弦、耐人尋味。

而現實生活中的排爆工作卻不是一部寫好的劇本,危險往往幻化於無形,誰都無法預知,炸彈一旦爆炸,支離破碎、滿地狼藉……後果不堪設想!任何人在爆炸死神的面前都顯得格外渺小,避之不及。

“很多時候,有些人稱呼我們排爆專家,說句老實話,排爆這活永遠沒有‘專家’,其實更多的還是擔驚受怕與死神搏鬥。”說這句話時,車內的劉成俊望向遠方,語調略顯低沉。

說到自己的工作,劉成俊說,排爆只是他們工作中的一部分,他們還肩負著全市民爆物品、劇毒化學品、煙花爆竹、放射性物物品和槍支彈藥等行業單位的治安管理職能,“另外,重大的經貿、文體、警衛等活動或任務時,我們也必須到場,責任光榮而艱巨。”

談到自己的將來,劉成俊說,他會一如既往,無怨無悔,甘當一名默默無聞的排爆警!“退休了,我想我會多帶帶孫子和孫女,畢竟現在兩三個月還不見他們一面,虧欠的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