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電視”概念已死,看三星等廠商如何避免陷入同質化泥潭

近日, 作為全球三大家電及消費電子展之一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如火如荼地舉行, 電視自然成為主角之一, 三星、LG、海信、海爾等悉數登場, 甚至極米等無屏電視廠商也過來湊熱鬧。

但最近面對電視面板上漲、互聯網內容同質化和版權付費等問題, “互聯網電視”的日子並不好過, 但顯然“互聯網電視”的麻煩還不止這些, 電視業馬上將經歷一場血雨腥風, 接下來, 電視業將往哪走?

“互聯網電視”概念已死, 電視業集體進入同質化

首先, 需要說明的是, 響鈴表達的是“互聯網電視”這個概念已死,

從此, 世上再不應該出現打著“互聯網電視“旗號的電視廠商。

1、低價、網路、智慧、內容……所有“互聯網電視”標榜的優勢正成為空談

首先, 關於低價, 據不完全統計, 原來標榜自己為“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國內有近20家, 但這些品牌普遍採用產品靠代工、銷售靠線上的運營模式,

其無製造供應鏈的低價輕資產模式存在多種弊端。 當面板等上游原材料發生價格變動後, 其下游成本隨之增加, 再加上補貼投入有限, 他們就不得不漲價, 最近微鯨、小米等連續發佈漲價公告就是例證, 而且他們也連番推出售價過萬的產品, 原來的“低價”模式漸漸被摒棄。

其次, 關於內容和版權, 現在幾乎所有的新電視都可以滿足消費者觀看各種VOD視頻、教育、音樂等優質內容的需求。 而那些被視為傳統電視廠商的電視品牌也都基本補齊了內容短板。 比如三星電子目前已和芒果TV、NEWTV、PPTV、CIBN等展開合作, 其中三星QLED電視還同時搭載芒果TV和銀河互聯網電視兩大牌照方平臺。

再次, 關於網路或者智慧化, 就更加扯淡。

首先必須糾正的一個錯誤是:並不是能上網的電視叫互聯網電視, 也不是把遙控器換成手機的就是互聯網電視。 而且現在, 智慧已經成為了現用電視的標配, 此前中怡康調查資料資料顯示, 2016年預計智慧電視零售額占比將達到75.3%, 同比增長12.4%。 (實際資料可能還不止)。

所以撇開行銷的意義, “互聯網電視”這一概念已經失去支撐。 而當這種叫法慢慢被消費視為噱頭、吹噓。 “互聯網電視”就成了毒藥。

2、消費者只管體驗, 哪管你是互聯網電視還是傳統電視

正如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彩電行銷副總裁劉峻光前不久在三星中國論壇上說的:從行業角度來看, 彩電業分為傳統電視、互聯網電視等。 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 他們更關心的是顯示幕是2K、4K還是8K的;產品形態是平面的還是曲面的;顯示技術是QLED還是OLED。

因為現在電視都是可以上網的, 都有VOD牌照方。 所以, 從消費者視角, 電視機本身比較同質化。

事實上, 就連一些電視行業的“新人”也都在朝著用戶體驗上努力, 比如, 為提升電視音質音效, 樂視拉來了哈曼和杜比, 極米的多款無屏電視使用的也都是哈曼音響系統。

3、 互聯網電視”概念失去意義, 行業進入“同質化”時代

從這個意義上說, 原來說的“互聯網電視”、傳統電視在產品形態、價格、內容、智慧化, 甚至主要元器件、合作夥伴等方面都陷入相似相近的境地, 電視業又回到原點, 進入到同台對壘的同質化時期。

拒絕同質化, 或有這三條路走

據統計機構WitsView最新調研資料顯示,

2016年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量為2.19億台, 年成長1.6%。 從品牌出貨量來看, 三星、LG、海信、TCL、索尼依次位列前五。 其中三星電子出貨4790萬台, 與2015年持平, 這應該是其連續十一年奪得全球銷量第一, 與第二名2820萬台的LG電子差距正在拉大, (相比2015, 2016年LG電子電視出貨則是衰退4.1%)。

而在中國大陸品牌中,海信、TCL領隊,分別排名第三、四名,自有品牌出貨各為1330萬台與1320萬台,年成長達3.9%和0.8%,看來海外市場的出貨作出了不少貢獻。

按照WitView預估,2017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達2.25億台,年成長2.6%,這是個好消息。另外,業內專家的觀點,彩電正呈現出這六個趨勢:供應鏈成熟、超薄+大尺寸、回歸畫質、泛娛樂教育、環保健康,以及品質消費。那在趨勢明顯的當下,如何走出同質化,響鈴設想三條建議,僅供行業人士參考。

1、 市場差異化,往高端大屏走

也就是可以往高端產品線傾斜,關於這個,響鈴在鈦媒體發表的《彩電業拐點已至, 高端大屏會是各路廠商的“救命符”?》一文,就有解釋:從產業鏈來說,大屏背後代表著技術領先的行業話語權;從用戶端看,大屏代表著更好的視覺體驗;而且大屏背後是智慧家居+客廳經濟主導的消費,如今大屏已成為客廳經濟中家庭智慧生活的最大入口,也已成為了娛樂和互聯網入口。同樣,在WitView的預估中,大尺寸電視(50寸含以上)的出貨比重將接近三成,UHD電視的滲透率達31.5%。在高端機種部分,三星電子新推出的量子點電視(QLED TV)與LG電子的OLED電視競爭將持續延燒。

其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彩電廠商在40寸級別的電視機都是虧損的,這對於廠商來說,要麼向還能盈利的高端轉型;要麼漲價。

當然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廠商在產品線上已經在向大屏高端傾斜。

比如一向主打高端的三星旗艦款更是覆蓋了大屏電視的主要尺寸且型號豐富,全球首款無邊框曲面電視KS9800推出55、65、78寸全尺寸,KS8800和KS7300均是55寸以上大屏款,更有售價176999元的88寸超大尺寸的4K量子點高端智慧曲面電視三星KS9900。

比如海信在2016年上半年就推出了多款55英寸及以上ULED電視新品,並發佈了大屏高端互聯網電視子品牌“VIDAA”,在85英寸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海信持續發力鐳射電視,並將鐳射影院的產品線擴充到85吋,100吋以及120吋三個規格。可以預見,大尺寸電視將成為終端賣場的絕對主角,小尺寸低端電視將加速退出舞臺。

2、 技術差異化,讓技術優勢更核心

技術的壁壘優勢在電視業毋庸置疑,一台電視的優勢往往由某些特定技術或部分零部件決定,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甚至可能主導產業,影響行業發展進程。

現在來說,電視行業的技術概念,除了量子點,鐳射電視,就是各類XLED,比如OLED、QLED、ULED、GLED等。

關於OLED,幾年前,三星和LG就在爭相加大OLED投資,LG為此還建設了大尺寸面板工廠,2012年,三星和LG都曾推出過55吋OLED電視,並在2013年試圖商業化,但三星而後就轉向了量子點,並在2017年全新打造了QLED TV。LG則繼續堅守在OLED陣營,在OLED材料研究方面,LG化學積極同住友化學、三菱化學、美國UDC、德國Covin等公司展開合作。如今,OLED產業鏈趨於成熟,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廠商都在大量投資OLED產線,加大OLED面板投入,創維也是快馬加鞭,在去年11月聯手京東方等推出了中國首款自主OLED電視。不過,OLED技術的短板比如壽命比不過各種液晶電視,燒屏等問題依然困擾著這些廠商。

量子點是一種新興的發光材料,目前行業內也是激戰正酣,各大廠商在量子點技術上頻頻出手,比如三星在沒有完全放棄OLED技術,小尺寸領域的AMOLED也有所成長的背景下,投資了具備300項量子點技術專利的德國Nanosys公司,還收購了美國量子點企業QD Vision。國內的海信、海爾也都連續推出多款擁有該技術的電視。

QLED是2017年正在興起的一項技術,據悉QLED電視的色域甚至可以超過100% NTSC色域,不僅將傳統LED電視72% NTSC與專業廣色域LED顯示器92% NTSC的色域覆蓋遠遠拋開,還能與OLED一較高下。在行業內,越來越形成的共識是:QLED是最適合用於大屏電視的顯示技術,是目前全球整個產業中解決大屏顯示的最領先方案。從今年AWE的展會上看,QLED電視無疑將成為三星頂級產品系列之一,現場展示了多款QLED電視新品。三星相關人士表示,QLED電視是比三星既有的量子點電視更高階的品牌。對於QLED TV,除了三星,目前TCL、海信等彩電企業也已開始加速跟進。

看來接下來,QLED電視與OLED電視將繼續激戰,搶佔市場。而且這兩者之間的較量,還不只是三星和LG之間的較量,而是兩種技術背後的研究、產品、行銷集團之間的較量。

ULED是海信電視上搭載的一種顯示技術,目前ULED正成為海信高端電視的標誌,在這次AWE上,海信發佈了發佈了自主研發的75英寸天璣系列ULED超畫質電視。

此外還有創維主打的GLED一種概念。不過這更多是還是個概念性的定義。

由此看,在核心技術方面,幾大電視廠商還將苦戰,未來是量子點、QLED、鐳射電視、HDR、8K或者10K的天下,現在還說不準。

3、 用戶體驗差異化,不求內容的量而求質,以及安全性

上面說了內容已經越來越同質化,你買我也買,而且太多例子證明這類瘋狂燒錢買內容的方式不可持續。那如何在用戶最直接的體驗上實現差異化?

在這次AWE展會的“三星家電讓科技美學Reaching Higher”媒體沙龍上,作為分享嘉賓的國家註冊高級室內設計師潘悅給出了他的答案:家電應該通過簡潔、智慧、人性化的設計,給家帶來溫暖。

事實上,除了溫暖之外,安全問題也愈發重要,這包括網路安全、硬體設備安全等。尤其是電視接入網路後,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被爆出,有人曾經總結出當下智慧電視存在包括病毒感染、系統或應用漏洞等數十種安全隱患。關於安全問題,儘管有部分廠家開始提及,比如三星之前表示,2016年推出的新款智慧電視在出貨時將會使用物理加密晶片,但更多的廠商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沒有對外公開關於安全方面的內容。

總之,消費者會逐漸對“互聯網電視”失去興趣,這種無厘頭的同質化競爭也該告一段落,我們作為消費者仍然期待電視業湧現新的故事。

而在中國大陸品牌中,海信、TCL領隊,分別排名第三、四名,自有品牌出貨各為1330萬台與1320萬台,年成長達3.9%和0.8%,看來海外市場的出貨作出了不少貢獻。

按照WitView預估,2017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達2.25億台,年成長2.6%,這是個好消息。另外,業內專家的觀點,彩電正呈現出這六個趨勢:供應鏈成熟、超薄+大尺寸、回歸畫質、泛娛樂教育、環保健康,以及品質消費。那在趨勢明顯的當下,如何走出同質化,響鈴設想三條建議,僅供行業人士參考。

1、 市場差異化,往高端大屏走

也就是可以往高端產品線傾斜,關於這個,響鈴在鈦媒體發表的《彩電業拐點已至, 高端大屏會是各路廠商的“救命符”?》一文,就有解釋:從產業鏈來說,大屏背後代表著技術領先的行業話語權;從用戶端看,大屏代表著更好的視覺體驗;而且大屏背後是智慧家居+客廳經濟主導的消費,如今大屏已成為客廳經濟中家庭智慧生活的最大入口,也已成為了娛樂和互聯網入口。同樣,在WitView的預估中,大尺寸電視(50寸含以上)的出貨比重將接近三成,UHD電視的滲透率達31.5%。在高端機種部分,三星電子新推出的量子點電視(QLED TV)與LG電子的OLED電視競爭將持續延燒。

其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彩電廠商在40寸級別的電視機都是虧損的,這對於廠商來說,要麼向還能盈利的高端轉型;要麼漲價。

當然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廠商在產品線上已經在向大屏高端傾斜。

比如一向主打高端的三星旗艦款更是覆蓋了大屏電視的主要尺寸且型號豐富,全球首款無邊框曲面電視KS9800推出55、65、78寸全尺寸,KS8800和KS7300均是55寸以上大屏款,更有售價176999元的88寸超大尺寸的4K量子點高端智慧曲面電視三星KS9900。

比如海信在2016年上半年就推出了多款55英寸及以上ULED電視新品,並發佈了大屏高端互聯網電視子品牌“VIDAA”,在85英寸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海信持續發力鐳射電視,並將鐳射影院的產品線擴充到85吋,100吋以及120吋三個規格。可以預見,大尺寸電視將成為終端賣場的絕對主角,小尺寸低端電視將加速退出舞臺。

2、 技術差異化,讓技術優勢更核心

技術的壁壘優勢在電視業毋庸置疑,一台電視的優勢往往由某些特定技術或部分零部件決定,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甚至可能主導產業,影響行業發展進程。

現在來說,電視行業的技術概念,除了量子點,鐳射電視,就是各類XLED,比如OLED、QLED、ULED、GLED等。

關於OLED,幾年前,三星和LG就在爭相加大OLED投資,LG為此還建設了大尺寸面板工廠,2012年,三星和LG都曾推出過55吋OLED電視,並在2013年試圖商業化,但三星而後就轉向了量子點,並在2017年全新打造了QLED TV。LG則繼續堅守在OLED陣營,在OLED材料研究方面,LG化學積極同住友化學、三菱化學、美國UDC、德國Covin等公司展開合作。如今,OLED產業鏈趨於成熟,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廠商都在大量投資OLED產線,加大OLED面板投入,創維也是快馬加鞭,在去年11月聯手京東方等推出了中國首款自主OLED電視。不過,OLED技術的短板比如壽命比不過各種液晶電視,燒屏等問題依然困擾著這些廠商。

量子點是一種新興的發光材料,目前行業內也是激戰正酣,各大廠商在量子點技術上頻頻出手,比如三星在沒有完全放棄OLED技術,小尺寸領域的AMOLED也有所成長的背景下,投資了具備300項量子點技術專利的德國Nanosys公司,還收購了美國量子點企業QD Vision。國內的海信、海爾也都連續推出多款擁有該技術的電視。

QLED是2017年正在興起的一項技術,據悉QLED電視的色域甚至可以超過100% NTSC色域,不僅將傳統LED電視72% NTSC與專業廣色域LED顯示器92% NTSC的色域覆蓋遠遠拋開,還能與OLED一較高下。在行業內,越來越形成的共識是:QLED是最適合用於大屏電視的顯示技術,是目前全球整個產業中解決大屏顯示的最領先方案。從今年AWE的展會上看,QLED電視無疑將成為三星頂級產品系列之一,現場展示了多款QLED電視新品。三星相關人士表示,QLED電視是比三星既有的量子點電視更高階的品牌。對於QLED TV,除了三星,目前TCL、海信等彩電企業也已開始加速跟進。

看來接下來,QLED電視與OLED電視將繼續激戰,搶佔市場。而且這兩者之間的較量,還不只是三星和LG之間的較量,而是兩種技術背後的研究、產品、行銷集團之間的較量。

ULED是海信電視上搭載的一種顯示技術,目前ULED正成為海信高端電視的標誌,在這次AWE上,海信發佈了發佈了自主研發的75英寸天璣系列ULED超畫質電視。

此外還有創維主打的GLED一種概念。不過這更多是還是個概念性的定義。

由此看,在核心技術方面,幾大電視廠商還將苦戰,未來是量子點、QLED、鐳射電視、HDR、8K或者10K的天下,現在還說不準。

3、 用戶體驗差異化,不求內容的量而求質,以及安全性

上面說了內容已經越來越同質化,你買我也買,而且太多例子證明這類瘋狂燒錢買內容的方式不可持續。那如何在用戶最直接的體驗上實現差異化?

在這次AWE展會的“三星家電讓科技美學Reaching Higher”媒體沙龍上,作為分享嘉賓的國家註冊高級室內設計師潘悅給出了他的答案:家電應該通過簡潔、智慧、人性化的設計,給家帶來溫暖。

事實上,除了溫暖之外,安全問題也愈發重要,這包括網路安全、硬體設備安全等。尤其是電視接入網路後,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被爆出,有人曾經總結出當下智慧電視存在包括病毒感染、系統或應用漏洞等數十種安全隱患。關於安全問題,儘管有部分廠家開始提及,比如三星之前表示,2016年推出的新款智慧電視在出貨時將會使用物理加密晶片,但更多的廠商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沒有對外公開關於安全方面的內容。

總之,消費者會逐漸對“互聯網電視”失去興趣,這種無厘頭的同質化競爭也該告一段落,我們作為消費者仍然期待電視業湧現新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