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唐駁虎:IC大戰?搞清底牌就知道是美國的大蠢招!

鳳凰新聞用戶端主筆唐駁虎

這組文章來晚了, 不過還沒有遲到。

從上週一美國時間上午北京時間晚上, 美國商務部宣佈制裁中興到現在, 中興危局已經持續超過一周。

在當下的互聯網裡, 一般的社會熱點很少能持續超過5天, 但大家都知道, “中興事件”遠遠超出了一家公司的範疇, 被視為對中國高端產業, 甚至是對中國的嚴峻考驗。

過去一周, 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報導、觀點和視角。 大家作為中國人的愛國情懷是值得肯定的, 但晶片這件事, 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認知與想像。

各種聞風而來的自媒體, 立刻批量製造大批文章, 很多文章情緒激動, 感嘆號很多, 但能感覺因為缺乏事實支撐, 內心底氣並不足, 空氣中彌漫著焦躁與不安的氣息。

尤其很多抄來傳去的消息並不準確, 夾雜著太多錯誤、以訛傳訛甚至謠傳。 剩下的, 有的在宣洩對其他行業的不滿吐槽(可以理解),

有的還為幾個用詞互相打起了嘴仗。 至於一如既往鼓吹投降的那些人就不必說了。

哪怕是比較嚴謹的傳統媒體, 也把什麼AI晶片, 手機晶片、超算, 顯示幕, 代工廠, 龍芯、磨料全都羅列在一起, 大概就類似於同時介紹大象、老鷹、柳樹、玫瑰、海帶、鯨魚。 總體認知依然停留在非常混沌的層面上。

總的來說, 相當一部分文章除了增加焦慮, 對我們清楚認知這件事情的性質並無用處。

面對眾聲喧嘩, 筆者只能偶爾抬頭瞧一眼, 並沒有功夫參與。

因為從晶片到電子元器件產業, 是一個極其龐大、細密、複雜的生態體系。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雖然筆者先前其實也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但最終還是需要諮詢多位元行業內人士, 廣泛全面地瞭解市場、技術與產業, 再打通技術層面、操作層面與戰略層面, 真正發現諸多令人訝異、聞所未聞、與印象全然不同的事實, 才能看清全部的格局。

這些調研與梳理, 都是極其耗時耗力的工作, 所以結果到今天才姍姍來遲。 但肯定會比你至今看到的所有文章, 更完整、更透徹、更全面。

先說一個不一樣的總體概論:

美國這次找藉口要脅中興, 威逼中國, 是一次極其愚蠢、蠢得冒煙的輕佻舉動。

【貿易戰背景下的一次要脅】

與以往不同, 今天第一篇, 我們先來講戰略格局,

先講清楚幾個最根本的格局問題。

這次“禁運”正值中美貿易戰之際, 當然需要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去分析美方的作為。

而筆者上個月的幾篇文章, 已經結合歷史經緯與現實對比說清楚了, 所謂的貿易戰, 就是川普搞的一場裝腔作勢的表演秀。 另外, 這事得拖上一陣, 急不了。

不知道有人看過《做生意的藝術》麼?在書中,川普總結了自己談判和做生意的手段。

他擅長虛張聲勢,喜歡進行壓迫,挑戰對手的神經,借此獲得談判籌碼,或者摸清對方的底牌。當然,他也喜歡和信任一貫誠信的合作夥伴。

當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本來就是執行上的小瑕疵,美國商務部找藉口要收拾中興,就是想以此作為談判的又一籌碼。

不要忘了,主打貿易戰的是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的也是美國商務部。

所以,這是在雙方隔著桌子叫陣(誰也當不得真)的時候,美國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打算嚇唬中國一下。

但是美國算計失誤了。在這種敏感時刻對中興出手,的確嚴重挑釁了中國公眾的神經,也一下激起了中國人的重大危機意識。

【中國為什麼有巨大的“晶片逆差”】

拜近期密集的媒體宣傳,廣大公眾都知道了,中國每年進口晶片2000多億美元,比石油還多,令人感覺這麼個大國至今依然很落後、很恥辱、很丟人,幾乎是要羞愧得無地自容。

可絕少有人去講清楚背後的原因。

2017年,中國生產了14億部智慧手機、5億部功能手機。全世界的手機幾乎都在中國生產,其中三星+蘋果共5.3億部,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品牌。

另外,中國還生產了1.72億台筆記本,8600萬台平板電腦,4800萬台桌上型電腦,1.6億台液晶電視。全世界的消費資訊產品、黑色家電、白色家電,絕大部分都在中國生產。

中國的電子及資訊產品出口總額8200億美元,折合5.2萬億人民幣,占到中國15.3萬億元貨物總出口的三分之一,也占到中國82萬億GDP的6.3%。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在全球的“高新技術產品”貿易中占到如此分量的原因。

【近乎唯一的賣家與近乎唯一的買家】

作為全球的電子整機製造基地,中國自然也是全球最大,或者說近乎唯一的積體電路(即晶片)需求市場。

為生產這些電子設備,2017年進口積體電路2600億美元/3770億塊,分別年增14.6%和10.1%,占大陸進口總額的14.1%,平均進口單價每個為0.69美元(約4.35元人民幣)。整體規模更是1600億美元進口原油的1.6倍以上。

2017 年,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4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0.6%。其中積體電路為3402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進口了全球76%的晶片!而剩下的全球24%,也就是約800億美元,是在中國生產的,具體是5411.3億元人民幣。

按這些數位,全世界公開貿易的晶片,幾乎都要來中國走上一遭。深圳的華強北,是全球積體電路和電子元器件的交易中心。“華強北指數”,也被世界電子供應鏈所緊密關注。

當然,以上幾個數字統計口徑不同,也略有差異和出入參差。但總體上的確反應了中國電子製造業在全球唯一的樞紐中心地位。

另外,這些晶片並不都全為中國整機製造業所用,包含了轉口貿易與中國造晶片的直接出口等因素。2017年有近670億美元晶片從中國出口到其他國家,占全球份額的19.6%。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有巨大的晶片進口?

因為中國已經把下游的電子整機產業幾乎全吞食進肚了,並因此成了全球上游晶片產業80%份額的買家。中國廠商不買這些晶片,誰買?

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曾經創造和主導了這些產業的發達國家看來,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中國與美國究竟是什麼關係】

在4122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中,美國半導體企業占了1890億美元,在全球占比高達46%;而在占全球八成,總銷售額340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美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1%。

畢竟,美國是半導體與積體電路的開創國,這個產業至今仍是美國保持優勢地位的核心領域,也是美國最重要的產業支柱之一。

但在今天,已經沒有一家公司,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擁有完全的ICT產業鏈條(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的縮寫,即資訊-通信技術)。

中國沒有,美國更沒有。

所以,兩個國家都深度整合在全球產業鏈中,美國的IC上游行業,與中國的電子整機產業,實際上是緊密綁定,一榮共榮的狀態。

因此,即使美國政府要求美國公司停止向中國出售所有晶片,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會損失嚴重。美國也會損失大量下游市場,自己瀕臨破產倒閉。

原來的中國,其實是接受這樣的全球化技術-市場佈局的,可以以市場化的價格,放心地使用那些來自美國的技術元器件和架構,從而快速建立起自己的電子整機行業。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已經消亡了的蘇聯以及經互會體系全然不同,深深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最終在這個體系中,以驚人的速度飛速壯大。

在家電和消費電子領域,打造出了海爾、格力、美的,華為、中興、小米,OPPO,Vivo、聯想等一批世界級的電子品牌公司。最終統治和壟斷了下游整機行業。

【下游產業做苦力,很丟人?呸!】.

當然,根據“兩個凡是”——凡是中國造不出的,都是高科技;凡是中國會造的,都是白菜價。但凡是有關中國電子整機行業成就的新聞,下面的評論一定會有人說:

某某核心零部件是進口的,價值和利潤都被外國人賺走了,國產手機只是組裝貨,沒技術,只賺到可憐的幾美元組裝費。

呸!

還有些自以為愛國情懷的人,則怒斥這種模式是“殖民經濟產業分工”,說中國淪為全球經濟的組裝車間。

呸!

這些巴普洛夫式貶低中國製造的人,已經形成了一套看似很自洽的邏輯體系:

“外國不是技術上造不出來,而是主動放棄了低端的家電和電子終端產品”。

“主動放棄的原因是因為利潤低,不屑於做,所以進行產業轉移給中國做”。

“中國製造位於全球價值鏈最低端,都是組裝貨;外國掌握的都是核心零部件,具備高得多的價值”。

那麼我們就來用前面的宏觀資料算一下最簡單的賬。

中國的電子及資訊產品出口總額8200億美元,內銷部分大約還有三分之一,加起來至少是1.1萬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只進口了2600億美元的積體電路?再加上500億美元顯示幕?

是國外這3000多億美元零部件行業的價值和增值大,還是中國電子整機行業實現的8000億美元增值大?

中國電子整機行業為了實現這些增值,需要配套的國產塑膠、鐵皮、電路板之類,成本會有多高?是不是也都還是中國廠商拿到的價值?

這本帳目,是不是很令人瞠目結舌?

這也是很多人對中國製造的最重大誤解,以為中國製造只有富士康組裝代工這一個環節,完全意識不到自主品牌產品在系統設計、供應鏈管理、行銷、終端品牌等帶來的巨大價值。

【究竟什麼是低端與高端】

產業鏈的上游與下游,其實並不能與價值鏈的高端與低端對應起來,很多時候恰恰還是反的!

可以直接告訴大家一個商業上的大致規則:

產品上做整機,工程上做整包,研製上抓總體,基本上就能拿到整個產業鏈上一半的價值和利潤。

這一點看上去有點不可思議,但如果是了解手機物料成本構成的電子發燒友,就很清楚這點。當然對於蘋果三星,能拿到70%。

對一個國家而言,只要是能自主製造和打造品牌,做出了能夠有市場競爭力的智慧手機,哪怕物料100%都是進口的,也能掌握產業鏈中相當一大部分價值,養活從工程師、工廠工人、物流人員,到手機專賣店銷售員在內的大批國民。

在商業競爭中,能夠做系統集成設計,完成一個複雜系統,同時還要做的比競爭對手更有競爭力,最終得到市場認可,在市場上打響品牌,其實是一件高度複雜而困難的事情。

這是考驗研發、產品、製造、供應鏈、管理、市場、品牌、行銷、管道、物流、倉儲等綜合能力的總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短板,都會影響商業競爭力。

熟悉手機行業的電子產品發燒友都知道,中國的手機市場競爭,完全就是一個極度激烈的“地獄模式”——或者說,中國製造的終端消費品,幾乎都是這樣。而且中國的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極度崇洋媚外。

如果中資產品在中國市場上通過激烈的撕咬,取得了絕對優勢,那麼離全球制霸也就不遠了。

能在三四五六七八線城鎮的大街門店,把國際品牌擠得沒了蹤影,複製到廣大的亞非拉也一點問題沒有。

HUAWEI和OPPO應該大家都認識,中間的TECNO和Infinix中國人絕大部分不認識,這是悶聲發大財的深圳傳音,在非洲的中端和“高端”品牌,別忘了非洲有12億人。

在東南亞、南亞、非洲,面對OPPO、Vivo、小米還有傳音、金立的產品力、行銷力、地推力,無論是當地品牌還是國際品牌,都被打得只剩一臉懵圈。

黑非洲主要6國手機市場佔有率,藍色是TECNO,土黃色是傳音的低端品牌Itel,在非洲占比超過40%,國產手機海外出貨的隱形冠軍

而以歐洲為中心,華為在全球高端市場,也必將複製和顛覆三星過去十幾年的逆襲道路。

現在,三星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仍有21.6%,普遍地佔據全球第一。但在中國市場,三星的份額已由20%跌到了——0.8%,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說明了國產手機品牌的全面勝利。

以DxO榜單華為P20 Pro絕塵登頂、小米MIX 2S追平iPhone X為標誌,中國消費電子品牌在技術創新、使用者體驗、本土服務、應用生態、行銷管道等多方面,已經全面領先于日韓歐美品牌。

雖然這一結果目前還只局限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上,但隨著中國手機品牌大舉揚帆出海,這場較量必將逐漸蔓延到全球。

這應該是大約20年前的一份憂心忡忡的資料,摩托羅拉品牌現在收歸聯想,愛立信已經退出手機市場

不要忘了,有多少曾經風光一時的歐洲日本手機品牌,已經化為過眼雲煙了啊。當然對於有14億人口的中國而言,僅僅做整機是不夠的。

在掌握了總體和品牌之後,一是力求不斷提高產品和品牌的附加價值,打造出高端品牌,進軍價值鏈高端;

二肯定是進軍產業鏈上游,從易到難,一步一步實現零部件的進口替代,逐漸攻克零部件市場份額,最終實現對全產業鏈的掌控。

本來,這是一個逐步而漸進的過程,但是,美國的叫陣,把這個進程大幅提前了。

【美國拍了桌子叫陣,那就怪不得中國了】

在貿易戰相關文章中,筆者就寫到。美國的戰術再怎麼精妙,也阻擋不了戰略的頹勢,更掩蓋不了美國種種優勢稟賦的喪失。

川普現在把矛頭指向中國,這只顯示出,美國已失去了該領域的霸主地位。正因為美國惱羞成怒,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也的確嚇了一下中國人。

但這也讓中國人清晰的認識到,中國到了這個分量,不發展自主的半導體產業,那就會把咽喉留在對手面前,萬一有什麼摩擦,能被別人隨時能掐得住,這種感覺不好。

美國的輕佻挑釁,立刻被中國人警惕的意識到了冷戰級別的國家經濟安全、科技安全、資訊安全危機。

這個事件逼迫、敦促、鞭策中國,要用最短的時間,把上游的整個晶片產業也全吞進肚,一點不剩。

一萬億美元以上的整機產值,我們要!3000億美元的零件產值,我們也要!

最基本的目標,至少是建立起一條完全不依賴於國外也就是整個西方體系(美日韓台歐)的全自主ICT產業鏈。這就是現在中國公眾的期待與要求。

這就是要動所有發達國家的乳酪了。

因此,美國這次輕佻的挑釁,唯一的後果就是促使中國更加強力和堅決地投資IC產業,更快的提速中國的進步,更早地削弱美國的優勢。

除此之外,美國得不到什麼好處。而這個事件,應該是能夠記錄在世界史和人類史上的。

從現在開始,新的時間開啟了。

【征途不在遠方,就在腳下】

有人擔心,“中興禁運”事件的爆發,一方面打破了一些人對於“中國已經天下無敵”的狂躁認識,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使人們重新掉入“中國製造依然低端落後”的認知舊怪圈。

的確,這些年,動不動就是日式中二的“征途星辰大海”,或者小資情懷的“奔向詩與遠方”。說實話,筆者個人並不喜歡這種過於誇張輕佻的表達。

筆者還是喜歡純中國味道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有腳踏實地的精神,有樂觀豪邁的壯志,更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態度。中國人,還是按照中國人的步伐前進吧。

至於那些永遠在指責嘲笑中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自恨自怨的一族,那自然是有的。唧唧歪歪、鸚鵡學舌,這些話語,自“貿易戰”以來,已經見很多了。

就懶得與這些人掰扯了,直接抄錄69年前那份著名的演講,做一個最後的回應吧,全般適用的大實話還真挺多的: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我們面前的困難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們確信:一切困難都將被全國人民的英勇奮鬥所戰勝。中國人民已經具有戰勝困難的極其豐富的經驗。

如果我們的先人和我們自己能夠渡過長期的極端艱難的歲月,戰勝了強大的內外反動派,為什麼不能在勝利以後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

只要我們仍然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只要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我們就能在經濟戰線上迅速地獲得勝利。

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 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又有人說了,你這不也在空喊口號麼?中國晶片到底怎麼樣,竟然連一個字都還沒提。

別急啊,下一篇開始,我們不喊口號,不談情懷,認認真真地梳理戰役層面,究竟是怎樣的盤面格局,真打起來,又會怎樣。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審慎地對待一切。

我們要一一細數,擺在前面的目標,究竟什麼是比較容易的事,什麼是相當困難的事,什麼是難得上天但也要做的事;還有什麼是無人提及、少人知曉,甚至政府投資導向也都完全忽略,卻又極為重要的事。

現在只是一個開篇,講的是總體格局,別急啊,別急。

不知道有人看過《做生意的藝術》麼?在書中,川普總結了自己談判和做生意的手段。

他擅長虛張聲勢,喜歡進行壓迫,挑戰對手的神經,借此獲得談判籌碼,或者摸清對方的底牌。當然,他也喜歡和信任一貫誠信的合作夥伴。

當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本來就是執行上的小瑕疵,美國商務部找藉口要收拾中興,就是想以此作為談判的又一籌碼。

不要忘了,主打貿易戰的是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的也是美國商務部。

所以,這是在雙方隔著桌子叫陣(誰也當不得真)的時候,美國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打算嚇唬中國一下。

但是美國算計失誤了。在這種敏感時刻對中興出手,的確嚴重挑釁了中國公眾的神經,也一下激起了中國人的重大危機意識。

【中國為什麼有巨大的“晶片逆差”】

拜近期密集的媒體宣傳,廣大公眾都知道了,中國每年進口晶片2000多億美元,比石油還多,令人感覺這麼個大國至今依然很落後、很恥辱、很丟人,幾乎是要羞愧得無地自容。

可絕少有人去講清楚背後的原因。

2017年,中國生產了14億部智慧手機、5億部功能手機。全世界的手機幾乎都在中國生產,其中三星+蘋果共5.3億部,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品牌。

另外,中國還生產了1.72億台筆記本,8600萬台平板電腦,4800萬台桌上型電腦,1.6億台液晶電視。全世界的消費資訊產品、黑色家電、白色家電,絕大部分都在中國生產。

中國的電子及資訊產品出口總額8200億美元,折合5.2萬億人民幣,占到中國15.3萬億元貨物總出口的三分之一,也占到中國82萬億GDP的6.3%。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在全球的“高新技術產品”貿易中占到如此分量的原因。

【近乎唯一的賣家與近乎唯一的買家】

作為全球的電子整機製造基地,中國自然也是全球最大,或者說近乎唯一的積體電路(即晶片)需求市場。

為生產這些電子設備,2017年進口積體電路2600億美元/3770億塊,分別年增14.6%和10.1%,占大陸進口總額的14.1%,平均進口單價每個為0.69美元(約4.35元人民幣)。整體規模更是1600億美元進口原油的1.6倍以上。

2017 年,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4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0.6%。其中積體電路為3402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進口了全球76%的晶片!而剩下的全球24%,也就是約800億美元,是在中國生產的,具體是5411.3億元人民幣。

按這些數位,全世界公開貿易的晶片,幾乎都要來中國走上一遭。深圳的華強北,是全球積體電路和電子元器件的交易中心。“華強北指數”,也被世界電子供應鏈所緊密關注。

當然,以上幾個數字統計口徑不同,也略有差異和出入參差。但總體上的確反應了中國電子製造業在全球唯一的樞紐中心地位。

另外,這些晶片並不都全為中國整機製造業所用,包含了轉口貿易與中國造晶片的直接出口等因素。2017年有近670億美元晶片從中國出口到其他國家,占全球份額的19.6%。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有巨大的晶片進口?

因為中國已經把下游的電子整機產業幾乎全吞食進肚了,並因此成了全球上游晶片產業80%份額的買家。中國廠商不買這些晶片,誰買?

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曾經創造和主導了這些產業的發達國家看來,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中國與美國究竟是什麼關係】

在4122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中,美國半導體企業占了1890億美元,在全球占比高達46%;而在占全球八成,總銷售額340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美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1%。

畢竟,美國是半導體與積體電路的開創國,這個產業至今仍是美國保持優勢地位的核心領域,也是美國最重要的產業支柱之一。

但在今天,已經沒有一家公司,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擁有完全的ICT產業鏈條(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的縮寫,即資訊-通信技術)。

中國沒有,美國更沒有。

所以,兩個國家都深度整合在全球產業鏈中,美國的IC上游行業,與中國的電子整機產業,實際上是緊密綁定,一榮共榮的狀態。

因此,即使美國政府要求美國公司停止向中國出售所有晶片,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會損失嚴重。美國也會損失大量下游市場,自己瀕臨破產倒閉。

原來的中國,其實是接受這樣的全球化技術-市場佈局的,可以以市場化的價格,放心地使用那些來自美國的技術元器件和架構,從而快速建立起自己的電子整機行業。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已經消亡了的蘇聯以及經互會體系全然不同,深深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最終在這個體系中,以驚人的速度飛速壯大。

在家電和消費電子領域,打造出了海爾、格力、美的,華為、中興、小米,OPPO,Vivo、聯想等一批世界級的電子品牌公司。最終統治和壟斷了下游整機行業。

【下游產業做苦力,很丟人?呸!】.

當然,根據“兩個凡是”——凡是中國造不出的,都是高科技;凡是中國會造的,都是白菜價。但凡是有關中國電子整機行業成就的新聞,下面的評論一定會有人說:

某某核心零部件是進口的,價值和利潤都被外國人賺走了,國產手機只是組裝貨,沒技術,只賺到可憐的幾美元組裝費。

呸!

還有些自以為愛國情懷的人,則怒斥這種模式是“殖民經濟產業分工”,說中國淪為全球經濟的組裝車間。

呸!

這些巴普洛夫式貶低中國製造的人,已經形成了一套看似很自洽的邏輯體系:

“外國不是技術上造不出來,而是主動放棄了低端的家電和電子終端產品”。

“主動放棄的原因是因為利潤低,不屑於做,所以進行產業轉移給中國做”。

“中國製造位於全球價值鏈最低端,都是組裝貨;外國掌握的都是核心零部件,具備高得多的價值”。

那麼我們就來用前面的宏觀資料算一下最簡單的賬。

中國的電子及資訊產品出口總額8200億美元,內銷部分大約還有三分之一,加起來至少是1.1萬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只進口了2600億美元的積體電路?再加上500億美元顯示幕?

是國外這3000多億美元零部件行業的價值和增值大,還是中國電子整機行業實現的8000億美元增值大?

中國電子整機行業為了實現這些增值,需要配套的國產塑膠、鐵皮、電路板之類,成本會有多高?是不是也都還是中國廠商拿到的價值?

這本帳目,是不是很令人瞠目結舌?

這也是很多人對中國製造的最重大誤解,以為中國製造只有富士康組裝代工這一個環節,完全意識不到自主品牌產品在系統設計、供應鏈管理、行銷、終端品牌等帶來的巨大價值。

【究竟什麼是低端與高端】

產業鏈的上游與下游,其實並不能與價值鏈的高端與低端對應起來,很多時候恰恰還是反的!

可以直接告訴大家一個商業上的大致規則:

產品上做整機,工程上做整包,研製上抓總體,基本上就能拿到整個產業鏈上一半的價值和利潤。

這一點看上去有點不可思議,但如果是了解手機物料成本構成的電子發燒友,就很清楚這點。當然對於蘋果三星,能拿到70%。

對一個國家而言,只要是能自主製造和打造品牌,做出了能夠有市場競爭力的智慧手機,哪怕物料100%都是進口的,也能掌握產業鏈中相當一大部分價值,養活從工程師、工廠工人、物流人員,到手機專賣店銷售員在內的大批國民。

在商業競爭中,能夠做系統集成設計,完成一個複雜系統,同時還要做的比競爭對手更有競爭力,最終得到市場認可,在市場上打響品牌,其實是一件高度複雜而困難的事情。

這是考驗研發、產品、製造、供應鏈、管理、市場、品牌、行銷、管道、物流、倉儲等綜合能力的總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短板,都會影響商業競爭力。

熟悉手機行業的電子產品發燒友都知道,中國的手機市場競爭,完全就是一個極度激烈的“地獄模式”——或者說,中國製造的終端消費品,幾乎都是這樣。而且中國的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極度崇洋媚外。

如果中資產品在中國市場上通過激烈的撕咬,取得了絕對優勢,那麼離全球制霸也就不遠了。

能在三四五六七八線城鎮的大街門店,把國際品牌擠得沒了蹤影,複製到廣大的亞非拉也一點問題沒有。

HUAWEI和OPPO應該大家都認識,中間的TECNO和Infinix中國人絕大部分不認識,這是悶聲發大財的深圳傳音,在非洲的中端和“高端”品牌,別忘了非洲有12億人。

在東南亞、南亞、非洲,面對OPPO、Vivo、小米還有傳音、金立的產品力、行銷力、地推力,無論是當地品牌還是國際品牌,都被打得只剩一臉懵圈。

黑非洲主要6國手機市場佔有率,藍色是TECNO,土黃色是傳音的低端品牌Itel,在非洲占比超過40%,國產手機海外出貨的隱形冠軍

而以歐洲為中心,華為在全球高端市場,也必將複製和顛覆三星過去十幾年的逆襲道路。

現在,三星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仍有21.6%,普遍地佔據全球第一。但在中國市場,三星的份額已由20%跌到了——0.8%,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說明了國產手機品牌的全面勝利。

以DxO榜單華為P20 Pro絕塵登頂、小米MIX 2S追平iPhone X為標誌,中國消費電子品牌在技術創新、使用者體驗、本土服務、應用生態、行銷管道等多方面,已經全面領先于日韓歐美品牌。

雖然這一結果目前還只局限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上,但隨著中國手機品牌大舉揚帆出海,這場較量必將逐漸蔓延到全球。

這應該是大約20年前的一份憂心忡忡的資料,摩托羅拉品牌現在收歸聯想,愛立信已經退出手機市場

不要忘了,有多少曾經風光一時的歐洲日本手機品牌,已經化為過眼雲煙了啊。當然對於有14億人口的中國而言,僅僅做整機是不夠的。

在掌握了總體和品牌之後,一是力求不斷提高產品和品牌的附加價值,打造出高端品牌,進軍價值鏈高端;

二肯定是進軍產業鏈上游,從易到難,一步一步實現零部件的進口替代,逐漸攻克零部件市場份額,最終實現對全產業鏈的掌控。

本來,這是一個逐步而漸進的過程,但是,美國的叫陣,把這個進程大幅提前了。

【美國拍了桌子叫陣,那就怪不得中國了】

在貿易戰相關文章中,筆者就寫到。美國的戰術再怎麼精妙,也阻擋不了戰略的頹勢,更掩蓋不了美國種種優勢稟賦的喪失。

川普現在把矛頭指向中國,這只顯示出,美國已失去了該領域的霸主地位。正因為美國惱羞成怒,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也的確嚇了一下中國人。

但這也讓中國人清晰的認識到,中國到了這個分量,不發展自主的半導體產業,那就會把咽喉留在對手面前,萬一有什麼摩擦,能被別人隨時能掐得住,這種感覺不好。

美國的輕佻挑釁,立刻被中國人警惕的意識到了冷戰級別的國家經濟安全、科技安全、資訊安全危機。

這個事件逼迫、敦促、鞭策中國,要用最短的時間,把上游的整個晶片產業也全吞進肚,一點不剩。

一萬億美元以上的整機產值,我們要!3000億美元的零件產值,我們也要!

最基本的目標,至少是建立起一條完全不依賴於國外也就是整個西方體系(美日韓台歐)的全自主ICT產業鏈。這就是現在中國公眾的期待與要求。

這就是要動所有發達國家的乳酪了。

因此,美國這次輕佻的挑釁,唯一的後果就是促使中國更加強力和堅決地投資IC產業,更快的提速中國的進步,更早地削弱美國的優勢。

除此之外,美國得不到什麼好處。而這個事件,應該是能夠記錄在世界史和人類史上的。

從現在開始,新的時間開啟了。

【征途不在遠方,就在腳下】

有人擔心,“中興禁運”事件的爆發,一方面打破了一些人對於“中國已經天下無敵”的狂躁認識,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使人們重新掉入“中國製造依然低端落後”的認知舊怪圈。

的確,這些年,動不動就是日式中二的“征途星辰大海”,或者小資情懷的“奔向詩與遠方”。說實話,筆者個人並不喜歡這種過於誇張輕佻的表達。

筆者還是喜歡純中國味道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有腳踏實地的精神,有樂觀豪邁的壯志,更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態度。中國人,還是按照中國人的步伐前進吧。

至於那些永遠在指責嘲笑中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自恨自怨的一族,那自然是有的。唧唧歪歪、鸚鵡學舌,這些話語,自“貿易戰”以來,已經見很多了。

就懶得與這些人掰扯了,直接抄錄69年前那份著名的演講,做一個最後的回應吧,全般適用的大實話還真挺多的: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我們面前的困難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們確信:一切困難都將被全國人民的英勇奮鬥所戰勝。中國人民已經具有戰勝困難的極其豐富的經驗。

如果我們的先人和我們自己能夠渡過長期的極端艱難的歲月,戰勝了強大的內外反動派,為什麼不能在勝利以後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

只要我們仍然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只要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我們就能在經濟戰線上迅速地獲得勝利。

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 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又有人說了,你這不也在空喊口號麼?中國晶片到底怎麼樣,竟然連一個字都還沒提。

別急啊,下一篇開始,我們不喊口號,不談情懷,認認真真地梳理戰役層面,究竟是怎樣的盤面格局,真打起來,又會怎樣。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審慎地對待一切。

我們要一一細數,擺在前面的目標,究竟什麼是比較容易的事,什麼是相當困難的事,什麼是難得上天但也要做的事;還有什麼是無人提及、少人知曉,甚至政府投資導向也都完全忽略,卻又極為重要的事。

現在只是一個開篇,講的是總體格局,別急啊,別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