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保護中耳小常識

1)在給嬰兒餵奶時,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不要在嬰兒哭鬧中餵奶,如果採用母乳餵養方式,應把嬰兒抱起來,取半臥位,喂完後,讓嬰兒頭部趴在母親肩膀上,輕輕拍打嬰兒後背。 如果是採用人工餵養,用奶瓶餵奶時不可取平躺仰臥位,應抱起嬰兒如坐位,奶瓶不宜舉得太高,奶嘴也不宜太大,一旦發現奶嘴太大,就要及時更換,喂完奶後不應立即平躺。

2)唇齶裂患者因咽鼓管功能不良,化膿性及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病率較高,因此要及時進行整複手術,減少中耳併發症。

3)小兒患麻疹、猩紅熱或流感等疾病時,身體抵抗力低下,咽鼓管和中耳黏膜抗感染的防禦機制受到抑制,容易發生中耳感染,因此必須多飲水,注意口腔衛生,必要時應用硼酸水清洗口腔。

4)在乘飛機時要反復做張嘴和吞咽動作,或者嚼幾粒乾果或口香糖,使咽鼓管常開,調節中耳內外氣壓變化,減少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的發生。 有咽鼓管功能障礙者則不宜乘坐飛機。 另外在游泳跳水時,也應掌握正確的姿勢,防止氣壓變化引起鼓膜穿孔。 潛水運動時要特別注意,如果感到耳道不適,應用手捏住鼻子,用力向鼻腔內鼓氣,使耳道內氣壓升高,抵消水的壓力,如疼痛難忍,應立即上浮。

5)避免頭部外傷,有些頭部外傷特別是傷在耳部的外傷容易造成患者鼓膜穿孔,併發聽力損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外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