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六哥點評:歐冠1/4決賽首輪爭議判罰合集+詳解

歐冠1/4淘汰首回合已經塵埃落定。 從震驚世人的炸彈恐襲到波瀾不驚的馬競萊斯特城之戰。 從巴薩的又一次客場脆敗再到皇馬的安聯逆轉。 此輪比賽無疑為所有球迷提供了一場盛宴。

但美中不足的是, 這其中夾雜了許多的爭議判罰, 有些更是直接被冠上了誤判的帽子, 頗有“一個盲僧告別了, 千千萬萬個盲僧站起來”的陣勢。

克拉滕伯格

《六哥雜談》原創內容, 未經作者允許嚴禁轉載!

筆者在這裡就來羅列一下本輪淘汰賽中所有的“爭議判罰”, 並嘗試進行一些解析。

歐冠八強對陣

首先是前一個比賽日巴薩客場對尤文的比賽, 這也是爭議判罰最多的一場比賽。

第一個, 62分鐘曼朱基齊被羅貝托絆倒自己卻反而吃到黃牌。

曼朱基齊被羅貝托絆倒

這是一次典型的誤判, 可以看到曼朱基齊並未張開手臂, 胳膊最多也就是和羅貝托的臉被動的蹭了一下, 但羅貝托的腳卻是徹徹底底的拌在了曼朱基齊的腳脖子上, 無論如何這次判罰也不應該是以曼朱基齊得黃牌為最終結果。

第68分鐘, 基耶利尼禁區內手球未判, 我們先看下動圖。

基耶利尼的手球

可以看到基耶利尼這次手球是由於防守時對方射出的球先打到了胸口再折射到手上的, 這種情況大多數裁判是不會判罰的, 寇里納也曾經表示折射的球打手是不應該吹點球的, 除非直接阻擋明顯的進球。 所以這最多算是一次可判可不判的點球, 賽後人們普遍沒有對此產生太大爭議也是因為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是折射+球打手, 不判是基本正確的。

第71分鐘, 尤文越位進球無效。

赫迪拉越位

雖然赫迪拉並沒有越位, 但這確實是一次電光火石之間的越位判罰, 筆者認為裁判出現誤判是可以接受的, 而之後的進球也是因為防守隊員並沒有繼續防守(雖然那個球後衛很難處理)。 所以這次爭議判罰並沒有那麼嚴重。

第73分鐘, 赫迪拉的黃牌, 看下動圖先

赫迪拉“假摔”

這次赫迪拉被背鍋俠戈麥斯絆倒確實發生了,這應該是一次防守犯規。雖然赫迪拉的表現也略有誇張(右腿被拌後有向前挺的動作),但裁判完全不考慮犯規而吹假摔可以說就是一次誤判。

賽後有球迷戲言“如果在尤文主場裁判都敢這麼吹,那麼到了客場巴薩必然可以逆轉”,憤懣之情溢於言表。但其實根據這幾次判罰時間的順序,能看出這些誤判很有可能是裁判一直在嘗試找平衡所致:因為曼朱基齊的黃牌給錯了,所以搖擺點球並沒有吹。後來又覺得點球沒吹不合適,於是又在赫迪拉身上找平衡。而那次越位,則純粹是邊裁的一次誤判而已。筆者覺得完全沒必要苛責裁判,總體來講比賽還是比較平衡的,更何況還3-0完勝了呢?

進球功臣基耶利尼和迪巴拉

摩納哥客場對多特蒙德的比賽因為襲擊而延期了一天。而整場比賽果然如大家預料的那樣,是本著“誰防守誰孫子”的精神在進行,整場一共進了5個球。有爭議的是摩納哥的第一個進球。

姆巴佩越位進球

該進球很明顯是個越位球,是個不應該出現的誤判,摩納哥最終也在客場拿到了一場勝利和3個客場進球。而驚魂未定的多特蒙德雖然輸掉了比賽,但依然保留著晉級希望。希望下周的時候,多特全隊能從驚嚇中緩過勁兒來,和摩納哥再來一場“誰防守誰孫子”的進球大戰。筆者個人還是希望多特能夠晉級半決賽的,其中既有誤判的因素也有那次襲擊的影響。

馬競和萊斯特城則很好的詮釋了“誰進攻誰孫子”的含義,整場比賽的勝負手就只是一次有爭議的點球而已。這是在比賽的第26分鐘,格裡茲曼在對方禁區左側突破,在禁區線附近被放倒而裁判判罰了點球。

格裡茲曼被放倒

對此判罰的爭議主要是因為很多人認為犯規實際在禁區外/禁區線上,所以不應判罰點球。筆者的觀點是:裁判的位置非常好,應該能看到這是一次壓線犯規,點球是不應該的。

由於此球決定了比賽的結果,筆者也只能為萊斯特城感到遺憾,不知道萊斯特會不會像上一輪對賽維一樣繼續逆轉?讓我們拭目以待。

萊斯特城淘汰了歐聯盟主塞維利亞

最後是皇家馬德里客場逆轉拜仁慕尼克的歐洲德比,整場比賽還是比較精彩的,而爭議判罰也並沒有對整體比賽進程產生太明顯的實質影響,我們先來看一下44分鐘這次手球→點球的動圖。

卡瓦哈爾“手球”

卡瓦哈爾其實收起了手臂並用胸口和肩部將球擋了出去,但可以看到一是卡瓦哈爾觸球之前手臂是張開的,二是主裁判受限於視線角度,才導致了這次莫須有的點球。而最終這次不應出現的點球被比達爾罰丟,也算是因果抵消了。

而穆勒還有一次好球被吹越位,出現在第50分鐘。

馬塞洛拖在最後

這次拜仁的進攻其實是成功的,馬塞洛拖在了最後面。但也許是由於穆勒衝刺過快且身體前傾的較多,才讓邊裁做出了錯誤的判罰,但這種誤判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終皇馬逆轉拜仁取勝,但拜仁依然有相當的晉級的機會,誰也不能否認在杯賽專家——歐洲總教頭安切洛蒂手下的這支德國挖掘機,有實力大比分擊敗任何對手。這場歐洲德比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歐洲總教頭:安切洛蒂

整體而言,好像歐冠的裁判水準越來越低了,但事實上筆者認為還是因為近些年媒體越來越多,相關報導被深挖細報的更多,而高科技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比賽當中,造成觀眾對此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從而有了誤判越來越嚴重的錯覺。

比賽其實還是那個比賽,如果真像耐克那個經典廣告中所假想的,足球比賽變成了嚴絲合縫毫無偏差,恐怕足球這項運動也離死亡不遠了。

你支援更多的高科技來避免爭議判罰嗎?

By六哥雜談

赫迪拉“假摔”

這次赫迪拉被背鍋俠戈麥斯絆倒確實發生了,這應該是一次防守犯規。雖然赫迪拉的表現也略有誇張(右腿被拌後有向前挺的動作),但裁判完全不考慮犯規而吹假摔可以說就是一次誤判。

賽後有球迷戲言“如果在尤文主場裁判都敢這麼吹,那麼到了客場巴薩必然可以逆轉”,憤懣之情溢於言表。但其實根據這幾次判罰時間的順序,能看出這些誤判很有可能是裁判一直在嘗試找平衡所致:因為曼朱基齊的黃牌給錯了,所以搖擺點球並沒有吹。後來又覺得點球沒吹不合適,於是又在赫迪拉身上找平衡。而那次越位,則純粹是邊裁的一次誤判而已。筆者覺得完全沒必要苛責裁判,總體來講比賽還是比較平衡的,更何況還3-0完勝了呢?

進球功臣基耶利尼和迪巴拉

摩納哥客場對多特蒙德的比賽因為襲擊而延期了一天。而整場比賽果然如大家預料的那樣,是本著“誰防守誰孫子”的精神在進行,整場一共進了5個球。有爭議的是摩納哥的第一個進球。

姆巴佩越位進球

該進球很明顯是個越位球,是個不應該出現的誤判,摩納哥最終也在客場拿到了一場勝利和3個客場進球。而驚魂未定的多特蒙德雖然輸掉了比賽,但依然保留著晉級希望。希望下周的時候,多特全隊能從驚嚇中緩過勁兒來,和摩納哥再來一場“誰防守誰孫子”的進球大戰。筆者個人還是希望多特能夠晉級半決賽的,其中既有誤判的因素也有那次襲擊的影響。

馬競和萊斯特城則很好的詮釋了“誰進攻誰孫子”的含義,整場比賽的勝負手就只是一次有爭議的點球而已。這是在比賽的第26分鐘,格裡茲曼在對方禁區左側突破,在禁區線附近被放倒而裁判判罰了點球。

格裡茲曼被放倒

對此判罰的爭議主要是因為很多人認為犯規實際在禁區外/禁區線上,所以不應判罰點球。筆者的觀點是:裁判的位置非常好,應該能看到這是一次壓線犯規,點球是不應該的。

由於此球決定了比賽的結果,筆者也只能為萊斯特城感到遺憾,不知道萊斯特會不會像上一輪對賽維一樣繼續逆轉?讓我們拭目以待。

萊斯特城淘汰了歐聯盟主塞維利亞

最後是皇家馬德里客場逆轉拜仁慕尼克的歐洲德比,整場比賽還是比較精彩的,而爭議判罰也並沒有對整體比賽進程產生太明顯的實質影響,我們先來看一下44分鐘這次手球→點球的動圖。

卡瓦哈爾“手球”

卡瓦哈爾其實收起了手臂並用胸口和肩部將球擋了出去,但可以看到一是卡瓦哈爾觸球之前手臂是張開的,二是主裁判受限於視線角度,才導致了這次莫須有的點球。而最終這次不應出現的點球被比達爾罰丟,也算是因果抵消了。

而穆勒還有一次好球被吹越位,出現在第50分鐘。

馬塞洛拖在最後

這次拜仁的進攻其實是成功的,馬塞洛拖在了最後面。但也許是由於穆勒衝刺過快且身體前傾的較多,才讓邊裁做出了錯誤的判罰,但這種誤判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終皇馬逆轉拜仁取勝,但拜仁依然有相當的晉級的機會,誰也不能否認在杯賽專家——歐洲總教頭安切洛蒂手下的這支德國挖掘機,有實力大比分擊敗任何對手。這場歐洲德比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歐洲總教頭:安切洛蒂

整體而言,好像歐冠的裁判水準越來越低了,但事實上筆者認為還是因為近些年媒體越來越多,相關報導被深挖細報的更多,而高科技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比賽當中,造成觀眾對此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從而有了誤判越來越嚴重的錯覺。

比賽其實還是那個比賽,如果真像耐克那個經典廣告中所假想的,足球比賽變成了嚴絲合縫毫無偏差,恐怕足球這項運動也離死亡不遠了。

你支援更多的高科技來避免爭議判罰嗎?

By六哥雜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