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釋迦牟尼出家的原因

國族形勢的影響:在當時十六國爭霸的時代, 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東方刹帝利)臣屬於憍薩羅國(西方婆羅門勢力), 釋迦族不斷受到強鄰的侵略威脅, 地位十分脆弱。 作為沒落部族的王子, 面對國族暗淡前景, 他有意為迦毗羅衛爭取思想權威的地位, 從而鞏固刹帝利的統治。

沙門思潮的影響:當時的印度, 在重解脫的宗教風氣下, 對哲學和思想的追求相當普遍。 出現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門, 這是婆羅門的對立面。 深居於森林茂密之處進行沉思, 是印度的傳統。 這淵源于稍早於《奧義書》的《森林書》時代, 到佛陀時代已成為印度上層階級的一種風氣。

成長環境與個性:幼年喪母的他, 在年少時便具有強烈的內省傾向和敏銳的感受力。 傳說他在隨父外出農耕祭典時, 獨自在樹下坐禪, 達到初禪之境;他見蟲子被農夫掘起, 又被飛鳥啄食, 痛感眾生相殘。 這種對世間諸苦的深沉思考, 即使在結婚生子後也沒有消除。 所謂“四門遊觀”事件:他出城分別見到老人、病人、死人, 當最後看到出家沙門時便決定出家, 一般認為這是釋迦牟尼出家動機的象徵性說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