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米行情丨播種期將到,玉米弱勢運行!

當前國內玉米市場焦點集中在每週進行的臨儲拍賣上, 經過兩周拍賣之後, 已有超過1100萬噸的玉米成交, 未來將會逐步流入現貨市場, 以改變市場供需結構, 未來一段時間玉米市場看空。

國產大豆難滿足剛性需求

可能有人會問, 大豆與玉米市場有什麼關係, 又能如何影響玉米現貨市場行情呢?眾所周知, 我國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概9000萬噸大豆, 其中1/3也就是3000萬噸來自於美國, 其他則來源於阿根廷和巴西。

而國內每年的大豆產量僅有1300多萬噸, 其中還有一小部分作為非轉基因作物出口至國外。

對比非常明顯, 國產大豆距離我們的剛性需求相去甚遠。

減玉米增大豆“百利無害”

針對上述情況, 我國主動調整種植結構, 從2016年開始大規模調減玉米麵積, 以期增加大豆面積。 有關部門表示, 2016年全國籽粒玉米麵積調減3000多萬畝, 大豆增加1000多萬畝, 2017年玉米麵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

結合國內玉米庫存過剩、大豆供應嚴重不足以至於完全依賴進口的現狀, 近幾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正是優化種植結構、改善農產品供需的最有效措施。 因此, 調低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種植面積“有百利而無一害”。

借臨儲拍賣抑制玉米價格

“五一”過後, 東北三省一區就要陸續迎來一年一度的玉米播種期。 經過兩年的種植面積調減之後, 今年的玉米種植面積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廣大糧農的種植意願已經成為關鍵, 畢竟玉米和大豆的播種期非常接近, 玉米播種之後立即就要播種大豆。

首先, 玉米價格從2017年開始就啟動了連續上漲的“牛市”狀態, 其上漲勢頭一直延續到今年春節過後。 基於此, 臨儲拍賣早早開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保障糧農收益的前提之下,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價格上漲過快的狀態。

正是因為這一點, 臨儲玉米拍賣今年開啟的更早, 當然其主要目的還在於2015年產玉米的高庫存狀態, 使得今年的臨儲玉米瀉庫任務更加繁重, 早一點開啟更有利於瀉庫任務的完成。

這樣做的目的, 就是為了在播種季節到來之際, 防止近兩年種植面積調減的勝利果實出現回流, 即調減過的地區再度出現種玉米的情況。 畢竟玉米價格如果一直保持非常高的“非合理”狀態, 很難控制糧農的種植意願。

5月後拍賣量增至800萬噸 現貨走弱伴春播

國家玉米去庫存決心堅定, 且為保證供給側改革效果, 打壓新季玉米種植增加面積,

臨儲拍賣玉米投放量增至800萬噸, 已屬拍賣歷史上單周投放的新高。 陳糧陸續供應市場, 加之華北麥收騰庫時期即將到來, 預計玉米市場將處於逐步寬鬆, 現貨價格走弱風險加大。

因此, 利用臨儲拍賣來抑制糧價, 進而保住近幾年籽粒玉米麵積調減以及輪作休耕的勝利成果, 利用補貼等方式促使農民更多地種植大豆, 在未來的播種中替換玉米, 這才是對國內農作物, 尤其是東北地區農作物播種面積最為優化的結果, 最終達到玉米整體供應量合理性下降、大豆產量明顯增長的目的。

逐步削減進口大豆依賴性

未來將進入玉米及大豆播種意願非常關鍵的階段。 政策方面通過連續的大規模拍賣, 將玉米價格控制在一個更為合理的狀態, 方能保住這幾年對包括鐮刀彎在內的部分地區玉米種植面積調減的勝利果實。

而此時, 玉米價格走勢成為影響糧農種植意願最為直觀的資料。 從這樣一個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待玉米現貨市場的價格走勢, 未來一段時間乃至5月份,玉米價格依然會是以下行為主的狀態。

在此期間,玉米價格保持相對弱勢運行狀態,對未來國內大豆和玉米整體供需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可以讓玉米供應量不再是大量過剩狀態,使其供需結構更為平衡,進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糧農的收益。

另外,逐步恢復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的好勢頭,進而逐步削減國內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性。所以,當前玉米價格弱勢運行非常有必要。

玉米行情走勢分析

東北產區基層售糧準備春播,深加工收購價保持穩定,2018深加工補貼收購期即將結束,企業收購新糧積極性明顯降低,且未來陳糧大量出庫、投放量增加將使市場供應處於寬鬆格局,企業現有庫存較高,短期內採購意願不足。

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普遍穩定,小部分企業繼續上調收購價,企業玉米到貨依舊較少,東北臨儲玉米麵臨出貨壓力,預計短期內價格將震盪偏弱。

北方港口晨間集港量2.9萬噸左右,價格小幅下跌,港口大風,影響部分船隻進港,加之陳糧陸續到港,供給寬鬆。南方港口庫存充裕,未來兩周到港近50萬噸,貿易商報價心態依舊偏弱,部分貿易商加快出貨速度,高報低走。飼企維持觀望態度,採購謹慎。

銷區下游終端消費無明顯改善,南方飼料企業庫存充裕觀望意願濃厚,且生豬價格持續走低、蛋價在盈虧線徘徊。

未來一段時間乃至5月份,玉米價格依然會是以下行為主的狀態。

在此期間,玉米價格保持相對弱勢運行狀態,對未來國內大豆和玉米整體供需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可以讓玉米供應量不再是大量過剩狀態,使其供需結構更為平衡,進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糧農的收益。

另外,逐步恢復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的好勢頭,進而逐步削減國內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性。所以,當前玉米價格弱勢運行非常有必要。

玉米行情走勢分析

東北產區基層售糧準備春播,深加工收購價保持穩定,2018深加工補貼收購期即將結束,企業收購新糧積極性明顯降低,且未來陳糧大量出庫、投放量增加將使市場供應處於寬鬆格局,企業現有庫存較高,短期內採購意願不足。

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普遍穩定,小部分企業繼續上調收購價,企業玉米到貨依舊較少,東北臨儲玉米麵臨出貨壓力,預計短期內價格將震盪偏弱。

北方港口晨間集港量2.9萬噸左右,價格小幅下跌,港口大風,影響部分船隻進港,加之陳糧陸續到港,供給寬鬆。南方港口庫存充裕,未來兩周到港近50萬噸,貿易商報價心態依舊偏弱,部分貿易商加快出貨速度,高報低走。飼企維持觀望態度,採購謹慎。

銷區下游終端消費無明顯改善,南方飼料企業庫存充裕觀望意願濃厚,且生豬價格持續走低、蛋價在盈虧線徘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