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周年|六安打好脫貧“組合拳” 綠色減貧促振興

穩定脫貧奔小康 綠色減貧促振興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六安市委書記 孫雲飛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兩年來, 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統攬經濟社會各項工作、以各項工作整體聯動保障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聚力按期脫貧、穩定脫貧、全面脫貧、綠色脫貧、真實脫貧, 全市貧困人口由2015年46.72萬降至2017年23.86萬, 貧困發生率由9%降至4.76%。

——堅定不移以老區精神激發脫貧攻堅動力。 連續開展“學習視察講話, 弘揚老區精神”學習教育, 扎實開展“不忘初心忘沒忘、牢記使命牢不牢”專題學習研討, 引導黨員幹部扛起老區振興責任, 堅定脫貧決勝信心。 以紅色傳統為標杆, 四級書記旗幟鮮明強化“扶貧書記”定位, 341名縣處級幹部到村任職第一書記, 5.2萬名農村黨員通過“四聯四幫”與貧困群眾結成對子,

形成“四級書記一起抓、四套班子一塊幹、黨員幹部一條心、全市上下一道上”的大扶貧格局。

——堅定不移以綠色振興增強脫貧攻堅定力。 堅持抓綠色就是抓發展、抓脫貧就是抓振興, 兩年來, 生產總值突破1200億元大關, 財政收入邁上180億元臺階,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萬元。 堅持大小產業相聯、長短產業互補、多重產業疊加, 形成六安茶谷、江淮果嶺、西山藥庫、淠河生態經濟帶、沿淮適應性農業區五大特色產業扶貧板塊。 六安茶穀獲評“全國六安瓜片茶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品牌價值達280多億元, 在全國農業園區中位居前列。 六安瓜片入列“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霍山黃芽入列“中歐地理標誌互認保護公示清單”,

我市被評為“全國運用地理標誌精准扶貧十大典型地市”之一。 霍山、舒城、金寨、霍邱躋身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堅定不移以改革創新釋放脫貧攻堅活力。 深化農村“三變”改革, 金寨整縣推進, 其他縣區42個村啟動試點。 金寨縣抓住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機遇, 騰退複墾宅基地3.7萬畝, 交易指標2萬餘畝, 新建安置點446個, 搬遷貧困戶和移民戶1.24萬戶, 創造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的“金寨樣本”。 創新“普惠+特惠+特色”金融扶貧模式, 實施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 建成惠農金融服務室近2000個。 推開鄉村衛生服務“六制”改革, 築牢農村公共衛生防線。 以專案庫建設為抓手, 探索扶貧專案全生命週期管理, 全國完善縣級脫貧攻堅專案庫建設培訓班在我市成功舉辦。

——堅定不移以夯實基礎提升脫貧攻堅效力。 實現基層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村級運轉經費保障、村幹部待遇穩定增長、集體經濟建設、智慧黨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六個全覆蓋”, 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 年收入5萬元以上村達1020個。 建成國省幹線公路345公里、“四好農村路”7329公里, 舒城縣城鄉新能源公交一體化模式獲交通運輸部肯定。 建立統籌城鄉的醫療保障體系, 享受城鄉居民綜合醫保待遇貧困人口達21.9萬人。 提前兩年實現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覆蓋。 ——堅定不移以正風肅紀集中脫貧攻堅火力。 圍繞“重溫總書記視察六安講話, 用‘繡花’功夫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市委常委帶頭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各級黨組織認真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 健全市委常委聯繫鄉鎮指導基層黨建、市縣領導聯繫貧困村制度, 以“四進四促”活動為抓手, 各級領導幹部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 為貧困群眾解難事、辦實事。 實行脫貧攻堅巡察全覆蓋, 在全省率先開展脫貧攻堅“機動式+交叉式”巡察, 啟動市委第四輪脫貧攻堅暨醫療衛生領域專項巡察, 堅決糾正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 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更優作風, 奮力奪取“穩定脫貧奔小康、綠色減貧促振興”的更大成效。

牢記囑託, 打好脫貧“組合拳”

4月的大別山, 滿山翠綠, 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六安市金寨縣吳家店鎮東高村, 平整的水泥路通往每一個村民組,嶄新的電線架設在山間嶺頭,貧困戶家家屋頂裝上了光伏發電板,村集體經濟每年有近20萬元的穩定收益,村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習近平總書記牽掛我們老區群眾,國家的各項扶貧政策好,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東高村黨支部書記朱英鵬說。 近年來,六安市各級各部門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脫貧攻堅當作最大的政治、頭等的工作來抓。省委常委、六安市委書記孫雲飛帶領一班人走遍每個貧困村,強調要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扶貧工作要做到抓鐵有痕。 “我們對脫貧工作要求全面摸清、全部覆蓋,全體動員、全力以赴,全速推進、全程問效。六安脫貧工作中的一套組合拳打出了成效。從2015年以來,六安市貧困村由442個降至185個,貧困人口由46.72萬人降至23.8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9.01%降至4.76%。”六安市扶貧辦主任梁修才告訴記者。

找准產業脫貧路

“今年我養了9頭黑毛豬、11只羊,還有幾十隻雞鴨,出欄後的收入加上扶貧專案補貼,脫貧沒問題!”近日,記者來到六安市裕安區新安鎮小牛村,村民陳可如講述著扶貧專案給他家帶來的實惠。小牛村圍繞村級專案清單建設,一大批扶貧專案高效實施,使該村擺脫了產業貧乏、設施落後的局面,群眾增收顯著。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時指出,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產業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創新完善。為把總書記的指示落到實處,六安市堅持將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深入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即:各類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家庭農場)帶動,貧困群眾自我調整種養結構發展產業。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脫貧”“鄉村旅遊+脫貧”“互聯網+脫貧”“光伏+脫貧”“新型經營主體+脫貧”,推動產業接地氣、接政策、接農戶、接龍頭、接市場。短短兩年時間,六安市貧困村共與9318個經營主體建立特色種養業扶貧帶動關係,帶動14.66萬戶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累計在442個貧困村和21.48萬戶貧困戶實施28萬個特色種養業扶貧項目,僅2017年直接投入特色種養業的扶貧資金就達21.4億元。 六安市還建設村級光伏電站692個、戶用光伏電站58244個、集中式光伏電站2個,裝機總規模達53.36萬千瓦,居全省前列,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村光伏扶貧電站全覆蓋,幫扶8.6萬戶貧困戶增收。該市在精准扶貧過程中,牢牢抓住因地制宜、產業扶貧的牛鼻子,讓貧困戶脫貧致富更有奔頭,路徑更加清晰。

織牢貧困兜底網

4月20日,記者來到舒城縣河棚鎮泉石村,村民胡聖美剛從自家茶園採茶歸來。一年前,胡聖美被查出患有食道癌。 “家裡本來就不寬裕,上有老、下有小,真拿不出錢去治了。 ”胡聖美說。國家實施的“351”健康扶貧政策,對胡聖美這樣的特困戶,相關政策迅速落實,他被送到省城合肥的一家醫院治療,病情有了明顯好轉。 “看病花了10多萬元,我自己只掏了1萬多元,要不是有這個兜底的扶貧措施,我這病是肯定治不起的。”胡聖美告訴記者。

社會兜底脫貧工程是整個脫貧攻堅戰役中的最後一道防線。 “總書記在六安視察時指出,‘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近兩年來,我們以此為目標,不斷織牢完善六安市兜底扶貧這張網。 ”六安市人社局局長王永峰說。 六安市克服農村低保人數多、支出壓力大等實際困難,連續上調全市城鄉低保標準,2017年將各縣區農村低保標準上調到了3800元/人/年,比上年度增長26.7%,這使得該市農村低保標準達到並超過了國家扶貧標準線,實現了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要求。統計資料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3月,六安市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9.12億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265元。同時,在全市範圍內實現貧困人口就醫“一站式”結算,本地常住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為100%,享受城鄉居民綜合醫療保障待遇的貧困人口21.9萬人,發生醫療總費用9.58億元。

長效機制補短板

六安市是老區、山區、貧困區,社會發展中的短板較多。 “我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注重建立長效機制,補齊過去社會發展中的短板。 ”六安市扶貧辦主任梁修才告訴記者。

補齊短板,貧困村的產業發展才有了堅實的基礎。金寨縣東高村從2016年開始,對該村的村組道路實施了硬化、拓寬,保證6個村民組組組通路,同時在2017年對全村電網進行了改造升級,新建了高位引水工程,徹底改善了當地村民的安全飲水問題。該村還對全村近千畝茶園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修復農田水利,徹底改善了當地農田的灌溉條件。 “咱們窩在大山裡,水、電、路是多少年都沒解決的問題。現在改善了基礎設施,山裡的茶葉、生薑、天麻這些傳統產業都得到了發展。 ”朱英鵬說。 近兩年,六安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安排11.71億元,整合涉農資金52.7億元,一大批脫貧攻堅的重點基礎工程落地見效。該市38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7329公里農村道路得到修整、拓寬,5678戶貧困戶實現異地搬遷。 “隨著貧困地區硬體、軟體設施不斷改善,我們不僅有信心在2020年完成全市脫貧的任務,還為未來的全面發展、走上富裕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梁修才說。

撲下身子助脫貧

4月16日上午,記者到裕安區韓擺渡鎮蘇北村採訪,見到了村第一書記、扶貧隊副隊長劉淑平。他剛從農戶家回來。說起他扶貧的甘苦,老劉搬出了他的扶貧日記本,笑呵呵地說,都在這上面呢。幾大本日記記錄著老劉3年多來專職扶貧的辛勞與付出。

劉淑平是裕安區招商局的一名普通幹部,是裕安區選派的165名駐村扶貧幹部之一。2014年11月,劉淑平來到韓擺渡鎮蘇北村,任村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 2018年4月,本已到期的他繼續留任第七批選派幹部。在蘇北村的田間地頭、村頭巷尾,處處活躍著劉淑平匆匆忙忙的身影。 3年多來,劉淑平真情付出,真心服務,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腳踏實地抓幫扶,竭盡全力解民憂、助脫貧。三年來,他與扶貧隊的同志們一起先後爭取各類資金410萬元,大大改善了村裡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他向記者介紹,蘇北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55戶400人,到2017年底共脫貧76戶233人,期間經歷多次動態調整和精准識別,現有78戶174人未脫貧。老劉向記者坦言,下村扶貧很辛苦,但看到一戶戶貧困戶脫了貧,臉上有了笑容,自己內心也挺充實的。他說:“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要牢記總書記的教導,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回城。 ” 把貧困戶的冷暖掛在心上,真心真意付出真情,是以劉淑平為代表的扶貧幹部們的共同心願。記者從六安市委組織部瞭解到,六安市縣兩級共派出342支駐村扶貧工作隊、1126人到貧困村任職,實行幫扶。三年來,選派幫扶幹部 累計為貧困村爭取各類幫扶資金3.89億元,引進發展專案7200多個;幫助建成村級光伏電站472座,實施就業脫貧22580人。

十五萬茶穀群眾穩定脫貧

春到大別山,滿眼新葉翠,茶香飄千里。六安500裡茶穀沿線風景這邊獨好,茶農喜上眉梢。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六安時看到六安茶穀區域的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蓬勃態勢,十分高興,給予了充分肯定。如今的六安茶谷已成為實現群眾綠色增收、綠色脫貧的重要途徑。 目前,茶穀實施各類項目400多個,總投資80多億元,沿線15萬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其中,2017年度茶谷區域農民人均增收超1500元。六安茶谷已成為休閒農業的典範、鄉村旅遊的熱點、農民奔向富裕路的大平臺。

平整的水泥路通往每一個村民組,嶄新的電線架設在山間嶺頭,貧困戶家家屋頂裝上了光伏發電板,村集體經濟每年有近20萬元的穩定收益,村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習近平總書記牽掛我們老區群眾,國家的各項扶貧政策好,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東高村黨支部書記朱英鵬說。 近年來,六安市各級各部門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脫貧攻堅當作最大的政治、頭等的工作來抓。省委常委、六安市委書記孫雲飛帶領一班人走遍每個貧困村,強調要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扶貧工作要做到抓鐵有痕。 “我們對脫貧工作要求全面摸清、全部覆蓋,全體動員、全力以赴,全速推進、全程問效。六安脫貧工作中的一套組合拳打出了成效。從2015年以來,六安市貧困村由442個降至185個,貧困人口由46.72萬人降至23.8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9.01%降至4.76%。”六安市扶貧辦主任梁修才告訴記者。

找准產業脫貧路

“今年我養了9頭黑毛豬、11只羊,還有幾十隻雞鴨,出欄後的收入加上扶貧專案補貼,脫貧沒問題!”近日,記者來到六安市裕安區新安鎮小牛村,村民陳可如講述著扶貧專案給他家帶來的實惠。小牛村圍繞村級專案清單建設,一大批扶貧專案高效實施,使該村擺脫了產業貧乏、設施落後的局面,群眾增收顯著。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時指出,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產業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創新完善。為把總書記的指示落到實處,六安市堅持將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深入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即:各類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家庭農場)帶動,貧困群眾自我調整種養結構發展產業。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脫貧”“鄉村旅遊+脫貧”“互聯網+脫貧”“光伏+脫貧”“新型經營主體+脫貧”,推動產業接地氣、接政策、接農戶、接龍頭、接市場。短短兩年時間,六安市貧困村共與9318個經營主體建立特色種養業扶貧帶動關係,帶動14.66萬戶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累計在442個貧困村和21.48萬戶貧困戶實施28萬個特色種養業扶貧項目,僅2017年直接投入特色種養業的扶貧資金就達21.4億元。 六安市還建設村級光伏電站692個、戶用光伏電站58244個、集中式光伏電站2個,裝機總規模達53.36萬千瓦,居全省前列,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村光伏扶貧電站全覆蓋,幫扶8.6萬戶貧困戶增收。該市在精准扶貧過程中,牢牢抓住因地制宜、產業扶貧的牛鼻子,讓貧困戶脫貧致富更有奔頭,路徑更加清晰。

織牢貧困兜底網

4月20日,記者來到舒城縣河棚鎮泉石村,村民胡聖美剛從自家茶園採茶歸來。一年前,胡聖美被查出患有食道癌。 “家裡本來就不寬裕,上有老、下有小,真拿不出錢去治了。 ”胡聖美說。國家實施的“351”健康扶貧政策,對胡聖美這樣的特困戶,相關政策迅速落實,他被送到省城合肥的一家醫院治療,病情有了明顯好轉。 “看病花了10多萬元,我自己只掏了1萬多元,要不是有這個兜底的扶貧措施,我這病是肯定治不起的。”胡聖美告訴記者。

社會兜底脫貧工程是整個脫貧攻堅戰役中的最後一道防線。 “總書記在六安視察時指出,‘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近兩年來,我們以此為目標,不斷織牢完善六安市兜底扶貧這張網。 ”六安市人社局局長王永峰說。 六安市克服農村低保人數多、支出壓力大等實際困難,連續上調全市城鄉低保標準,2017年將各縣區農村低保標準上調到了3800元/人/年,比上年度增長26.7%,這使得該市農村低保標準達到並超過了國家扶貧標準線,實現了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要求。統計資料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3月,六安市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9.12億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265元。同時,在全市範圍內實現貧困人口就醫“一站式”結算,本地常住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為100%,享受城鄉居民綜合醫療保障待遇的貧困人口21.9萬人,發生醫療總費用9.58億元。

長效機制補短板

六安市是老區、山區、貧困區,社會發展中的短板較多。 “我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注重建立長效機制,補齊過去社會發展中的短板。 ”六安市扶貧辦主任梁修才告訴記者。

補齊短板,貧困村的產業發展才有了堅實的基礎。金寨縣東高村從2016年開始,對該村的村組道路實施了硬化、拓寬,保證6個村民組組組通路,同時在2017年對全村電網進行了改造升級,新建了高位引水工程,徹底改善了當地村民的安全飲水問題。該村還對全村近千畝茶園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修復農田水利,徹底改善了當地農田的灌溉條件。 “咱們窩在大山裡,水、電、路是多少年都沒解決的問題。現在改善了基礎設施,山裡的茶葉、生薑、天麻這些傳統產業都得到了發展。 ”朱英鵬說。 近兩年,六安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安排11.71億元,整合涉農資金52.7億元,一大批脫貧攻堅的重點基礎工程落地見效。該市38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7329公里農村道路得到修整、拓寬,5678戶貧困戶實現異地搬遷。 “隨著貧困地區硬體、軟體設施不斷改善,我們不僅有信心在2020年完成全市脫貧的任務,還為未來的全面發展、走上富裕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梁修才說。

撲下身子助脫貧

4月16日上午,記者到裕安區韓擺渡鎮蘇北村採訪,見到了村第一書記、扶貧隊副隊長劉淑平。他剛從農戶家回來。說起他扶貧的甘苦,老劉搬出了他的扶貧日記本,笑呵呵地說,都在這上面呢。幾大本日記記錄著老劉3年多來專職扶貧的辛勞與付出。

劉淑平是裕安區招商局的一名普通幹部,是裕安區選派的165名駐村扶貧幹部之一。2014年11月,劉淑平來到韓擺渡鎮蘇北村,任村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 2018年4月,本已到期的他繼續留任第七批選派幹部。在蘇北村的田間地頭、村頭巷尾,處處活躍著劉淑平匆匆忙忙的身影。 3年多來,劉淑平真情付出,真心服務,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腳踏實地抓幫扶,竭盡全力解民憂、助脫貧。三年來,他與扶貧隊的同志們一起先後爭取各類資金410萬元,大大改善了村裡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他向記者介紹,蘇北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55戶400人,到2017年底共脫貧76戶233人,期間經歷多次動態調整和精准識別,現有78戶174人未脫貧。老劉向記者坦言,下村扶貧很辛苦,但看到一戶戶貧困戶脫了貧,臉上有了笑容,自己內心也挺充實的。他說:“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要牢記總書記的教導,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回城。 ” 把貧困戶的冷暖掛在心上,真心真意付出真情,是以劉淑平為代表的扶貧幹部們的共同心願。記者從六安市委組織部瞭解到,六安市縣兩級共派出342支駐村扶貧工作隊、1126人到貧困村任職,實行幫扶。三年來,選派幫扶幹部 累計為貧困村爭取各類幫扶資金3.89億元,引進發展專案7200多個;幫助建成村級光伏電站472座,實施就業脫貧22580人。

十五萬茶穀群眾穩定脫貧

春到大別山,滿眼新葉翠,茶香飄千里。六安500裡茶穀沿線風景這邊獨好,茶農喜上眉梢。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六安時看到六安茶穀區域的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蓬勃態勢,十分高興,給予了充分肯定。如今的六安茶谷已成為實現群眾綠色增收、綠色脫貧的重要途徑。 目前,茶穀實施各類項目400多個,總投資80多億元,沿線15萬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其中,2017年度茶谷區域農民人均增收超1500元。六安茶谷已成為休閒農業的典範、鄉村旅遊的熱點、農民奔向富裕路的大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