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貿易戰透視大國:事關國運的大博弈,中國需要一場全方位的革命

中美貿易戰, 特別是中興被制裁後, 中國國內主流觀念都是建議加大晶片研發等高科技的投入, 此外, 還有很多人情緒激憤,

愛國之心頓起, 反美情緒高漲, 對抗情緒激烈。 但是, 這樣就夠了嗎?

美國不敢對歐洲恣意妄為, 卻任意挑起對中國的貿易戰, 任意打擊中國的高科技公司,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面對這些疑惑, 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深層次的戰略性思考?這篇文章將給你答案。

· 1 ·

緣起

美國為何發起貿易戰

美國利用貿易逆差的幌子, 打擊中國的高科技, 對中國主動挑起貿易戰, 實際上是美國轉移國內政治危機的手段。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 特朗普知道資本主義的危機從來都不是把市場自我調整作為首選方案, 而是採用轉移危機作為最直接的處理方式。

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 美國就首先使用提高關稅等保守主義的政策作為最初主要的解決方案,

直到這個方案失敗了, 才是自我重建。

80年代末, 美國經濟再一次遭受挫折, 同樣利用非經濟手段打擊日本。 當時美國財政赤字劇增, 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 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1985年9月22日, 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 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 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 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 因協定在廣場飯店簽署, 故該協定又被稱為“廣場協定”。

“廣場協定”簽訂後, 上述五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 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 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

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1985年9月, 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 協定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 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 跌幅25%。 在這之後, 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代表的美國當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當時的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為代表的金融專家們不斷地對美元進行口頭干預, 最低曾跌到1美元兌120日元。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 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 也就是說, 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 日本對美國的經濟依賴過重, 尤其在軍事上完全受制於美國, 才導致這樣的局面。

如今, 中國進入WTO後獲益匪淺, 美國也是, 從通脹和充分就業狀態看, 去年美國經濟增長2.1%, 核心通脹卻達到了1.9%, 失業率創了危機以來的新低4.3%, 美國經濟在這一段時間實際上還是不錯的, 但是美國人民實際收益沒有跟隨經濟增長而增加。

目前美國製造業占GDP不到10%, 美國從事實業的人不到20%, 而80%的財富則來自服務業, 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金融業的收入。 美國其實已經從工業資本主義變成了金融資本主義,

這就是美國敢於在製造業中打擊中國的核心原因。

因為一個軟體只需要幾百個研發人員和運營人就能上線, 而這個軟體可以供全球幾千萬人使用, 這就使得財富快速地集聚於少數高科技企業。

一個製造業往往需要幾千上萬的人, 才能提供上百萬人使用, 一旦這個工廠遷移出去, 幾千人就會受到損失, 而這些人不可能進入到金融或者互聯網企業內工作。

這就導致這樣一個現象, 美國這一階段的經濟走勢其實不錯的, 但是經濟增長的紅利被少數人拿掉了, 於是, 相對而言, 窮人越窮, 富人越富, 就2017年而言, 新增財富的82%被1%人拿走, 這就是美國經濟面臨的困境。

例如, 通用汽車公司一度是美國五百強企業的首位。 它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的雇員達80萬人,分佈在世界上40個國家和地區。通用汽車2017年全年淨利潤則為3億美元。而同樣的美國公司Facebook 2017年營業利潤為202.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4.27億美元增長63%;2017年12月,Facebook的平均每日活躍用戶人數為14億人,在2016年,Facebook的員工總數只有17048人,截至2017年6月30日,也就才有20658人。

3億美元比202億美元,通用汽車的淨利潤在Facebook面前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Facebook的增長率遠遠超過通用汽車公司,因為通用的員工擁有80萬之多,而Facebook的員工僅僅只有2萬多人,所以通用汽車員工獲得的收益增長必然遠遠低於Facebook。

有意思的是,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市場強勁的投資收益也為該公司同期的財務表現做出突出貢獻。2017年,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投資收益合計達到20億美元。中國變成了通用汽車的救命稻草。而大量可憐的美國通用汽車員工忙了一年,可能面臨公司虧損,甚至裁員的可能。

通用汽車和Facebook的例子揭示了美國目前發展的矛盾所在。

至於金融業,美國金融業這幾年恢復得很快,金融業人員的獎金一漲再漲,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美元,而美國普通民眾卻沒有收益,從之前美國民眾抗議華爾街的行為,可以看得出美國民眾的憤怒:美國民眾發動的“佔領華爾街”抗議行動,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不到三個星期裡,星火燎原,爆發成一個全美性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活動。最多200多個美國城市積極呼應,紛紛舉行了持久的抗議活動,其初衷就是抗議美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占社會1%的富人,財富占社會40%,而普通百姓卻生活在相對貧困中。

而中國進入WTO後,在製造業突飛猛進,不光使得整個國家的財富暴增,同時由於製造業可以容納足夠的就業,還使得中國人民的財富整體獲得了增加。而美國少數人暴富,大多數人沒有因此而受益,加大了美國國內矛盾。

因此,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把矛盾轉移作為對待內部問題的首選手段。同時,作為一個擅長利用社會情緒和輿論的人,特朗普和美國精英階層自然會將危機轉移,因此對中國的貿易戰就成為首選。

· 2 ·

中國經濟的困境

為什麼美國敢於制裁中興?美國跨國公司的巨大經濟實力,為其推行世界霸權戰略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20世紀初期,美國跨國公司先行進入毗鄰美國的勢力範圍如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加勒比,隨後美國公司就加快滲透拉丁美洲、亞洲和中東地區,因為美國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已經替代了歐洲和日本。

2002年全球擁有614萬家跨國公司,控制著87萬家外國子公司。這些跨國公司全年銷售額達到18萬億美元,其外國子公司創造了314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0%以上。目前跨國公司控制著全世界70%以上的對外直接投資,2/3的世界貿易,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

在世界眾多的跨國公司中,美國的跨國公司以其實力雄厚、技術先進、規模龐大而稱雄於世界,美國通過跨國公司進行的直接投資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1955年為30.3%,1965年為41.1%,1970年達到45.6%。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口的3/4、進口的1/2都是由跨國公司完成的。

為什麼我們不能輕易制裁蘋果呢?

那是因為制裁蘋果,會影響到我們國家相關產業500萬人就業等問題。

如果我們在美國也有同等規模的產業,雇傭同等規模人力,美國制裁中國的隨意性就會得到極大的掣肘。

中國的經濟要想再上一個臺階,我們就必須意識到目前中國產品國際化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的跨國公司太少了,影響力遠遠不夠。

以手機為例,1月19日,國際調查機構GFK發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上國內品牌占絕對主導地位,華為以1.02億部的銷量排名第一,銷量份額為23%。 排在第二位的是OPPO全年銷量7756萬部,第三位vivo為7223萬部,第四位蘋果為5105萬部,第五位小米為5094萬部。 排在第六位到第十位的分別是:魅族1681萬部、金立1494萬部、三星1107萬部、百立豐lephone的467萬部以及聯想179萬部。

我們看看世界手機市場的情況:

這兩個表說明了在中國市場佔領優勢地位的中國品牌,在世界市場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地位。在國內市場領先的華為在世界市場僅僅是第三位,而前兩名是在中國排名落後的三星和蘋果,蘋果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新品牌,而三星則是一直以來世界第一或者第二,諾基亞時代也好,蘋果時代也好。難道三星公司對市場的理解以及生產組裝能力比中國公司強?顯然不是,因為在中國,即使沒有電池爆炸事件,三星在中國也是日薄西山而已,只是三星是一個跨國企業,三星的國際化程度遠遠超過中國公司而已。所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華為和小米在手機市場,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國企業。

· 3 ·

中國如何破局

特朗普隨意制裁中國,主要是中國和美國經濟融合度還不夠。在目前美國還是世界強權,中國尚處於相對弱勢的情況下,尤其是在世界經濟的地位還處在弱勢的環境下,中國資本應該努力進入到美國市場,加大我們經濟在美國市場所佔有的份額,這是中國資本作為建立跨國公司的必要一步,附帶扭轉美國國內輿論的作用,降低世界對我們進一步發展的阻力;我們也必須加大開發美國等國際市場,建立更多跨國公司,同時加大海外投資,尤其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讓美國民眾獲得更多的幫助,從根本上破除美國少數精英誤導輿論。

2017年中國跨國公司前100名的海外資產總額超7萬億元,比5年前提高了1.18倍。到2020年,中國在海外的直接投資額將達到1萬億至2萬億美元的水準,和世界強國比起來,份額還是很低的。

而建立跨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是必須的。美國是世界消費能力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在美國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然後對整個西方國家,甚至對於整個世界的推廣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例如當年的日本汽車也是打開了美國市場後,然後進入到其他市場就順利了。

韓國汽車也曾在1980年代,即使已近乎屈辱的模樣也要進入美國市場,當時美國嘲笑韓國汽車的力度不亞於之前對中國商品的評價。但是韓國汽車即使面臨極度困難,也要進入美國市場,顯然有幾個方面的用意,第一吸收美國企業的經營和技術優點,鍛煉自己的隊伍,從相對嚴格和成熟的市場的市場反應中改善自己的產品;同時借助打開美國市場的機會,更進一步進入到實際市場。時至今日,韓國汽車已經在世界汽車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

任何一個跨國公司,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消費品行業,如果脫離美國市場,就不能算一個真正的跨國公司,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就是目前我們國家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即使美國不斷限制我們高科技入股或者收購美國公司,那麼我們國家的企業家就更應該選擇性進入美國市場,不斷從相對基礎的行業進入到美國市場,而從中國獲得的資本收益,是不受到貿易逆差的限制,更多的是增加中國的資本,增加我們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

跨國公司去其他國建立工廠和技術中心,更加貼近市場,原本就是國際慣例。

我們可以看到,寶馬最好的工廠不在德國,而在中國。寶馬公司一直世界高性能和豪華轎車市場上的主角之一。華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是寶馬全球最先進的工廠,代表了當今汽車工業製造先進水準。鐵西工廠寶馬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2.07平方公里。

鐵西工廠被譽為“東方萊比錫工廠”,擁有汽車製造的完整四大工藝,包括衝壓、車身、塗裝和總裝四大車間,同時配有大型的物流中心和動態測試場地等附屬設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整車製造工廠,兼具車輛測試功能。總投資額15億歐元。年產能30萬台。未來兩年,產能將進一步增至40萬台,寶馬其他工廠中4家只生產前驅車,5家只生產後驅車,只有鐵西工廠能夠同時生產兩種平臺的車型。同時鐵西還擁有寶馬集團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個研發中心。

豐田汽車的最先進工廠也在中國,廣汽豐田南沙工廠享有“豐田全球最先進工廠“的美譽。企業占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產能為36萬輛/年。豐田在中國的佈局如下圖:

德國和日本都可以將自己最先進的工廠設在中國,不斷利用中國的資源、市場和人才為自己的企業賺取資本,我們為什麼不能將我們的企業推到全世界,推到美國呢?利用美國的市場,資源和人才,為我們賺取更多的錢呢?

中國企業在美國其實可以活得很好。此前已經有多家中國企業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工廠。海爾就是一個例子,在1999年,海爾即在美國投資建立了海爾工業園,2000年投產。對海爾來說,在美國建廠最大的好處在於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海爾產品的出口量。海爾酒櫃在美國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這一驕人業績的取得不是由美國海爾獨立實現的,而與國內協同完成的。2017年1至9月海外整體收入507.4億元,占總體收入的43%,近100%為自有品牌收入,差異化的海外發展模式也讓海爾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企業。海爾打開了美國市場,海爾的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而這樣的增強不會加大中美貿易逆差,反而會擴大中國產品的影響力。

還有很多企業在不斷進入到美國市場,我們要更多支援這些企業,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站在戰略的高度,更積極進入到美國市場,加大對美國市場的投入。

結尾

在目前的社會,企業家國家層面的使命就是應該在世界經濟份額中,讓中國佔有更有利的地位,這才是中國企業家最高級的使命。在整個資本全球化的世界,就應該按照全球化的思維去進行。中國企業要有天下皆為我用的大格局,大胸懷。

中美貿易戰,正是中國建立全球化企業的契機。說到底,這是企業拼搏的整合能力。企業既是拼技術,更是拼品牌、拼市場、拼資源,至於是誰的技術、誰的市場、誰的資源,主要是看我們如何運用,如何歸我所用,哪怕來自美國。

如果說一帶一路政策是為了更好幫助非洲和中亞,甚至連接歐洲,為中國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平臺,那麼鼓勵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則是為了中國企業發展提供一個更高的平臺,因為中國在美國的資本越多,對美國市場的融合度越高,同時保持金融上的獨立和軍事上的獨立,我們非但可以規避日本廣場協議的陷阱,還可以為中國復興提供更大幫助。所以說,中國加大晶片等高科技的投入是必需的,但也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要永遠記住,企業家有祖國,但企業無國界。

它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的雇員達80萬人,分佈在世界上40個國家和地區。通用汽車2017年全年淨利潤則為3億美元。而同樣的美國公司Facebook 2017年營業利潤為202.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4.27億美元增長63%;2017年12月,Facebook的平均每日活躍用戶人數為14億人,在2016年,Facebook的員工總數只有17048人,截至2017年6月30日,也就才有20658人。

3億美元比202億美元,通用汽車的淨利潤在Facebook面前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Facebook的增長率遠遠超過通用汽車公司,因為通用的員工擁有80萬之多,而Facebook的員工僅僅只有2萬多人,所以通用汽車員工獲得的收益增長必然遠遠低於Facebook。

有意思的是,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市場強勁的投資收益也為該公司同期的財務表現做出突出貢獻。2017年,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投資收益合計達到20億美元。中國變成了通用汽車的救命稻草。而大量可憐的美國通用汽車員工忙了一年,可能面臨公司虧損,甚至裁員的可能。

通用汽車和Facebook的例子揭示了美國目前發展的矛盾所在。

至於金融業,美國金融業這幾年恢復得很快,金融業人員的獎金一漲再漲,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美元,而美國普通民眾卻沒有收益,從之前美國民眾抗議華爾街的行為,可以看得出美國民眾的憤怒:美國民眾發動的“佔領華爾街”抗議行動,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不到三個星期裡,星火燎原,爆發成一個全美性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活動。最多200多個美國城市積極呼應,紛紛舉行了持久的抗議活動,其初衷就是抗議美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占社會1%的富人,財富占社會40%,而普通百姓卻生活在相對貧困中。

而中國進入WTO後,在製造業突飛猛進,不光使得整個國家的財富暴增,同時由於製造業可以容納足夠的就業,還使得中國人民的財富整體獲得了增加。而美國少數人暴富,大多數人沒有因此而受益,加大了美國國內矛盾。

因此,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把矛盾轉移作為對待內部問題的首選手段。同時,作為一個擅長利用社會情緒和輿論的人,特朗普和美國精英階層自然會將危機轉移,因此對中國的貿易戰就成為首選。

· 2 ·

中國經濟的困境

為什麼美國敢於制裁中興?美國跨國公司的巨大經濟實力,為其推行世界霸權戰略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20世紀初期,美國跨國公司先行進入毗鄰美國的勢力範圍如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加勒比,隨後美國公司就加快滲透拉丁美洲、亞洲和中東地區,因為美國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已經替代了歐洲和日本。

2002年全球擁有614萬家跨國公司,控制著87萬家外國子公司。這些跨國公司全年銷售額達到18萬億美元,其外國子公司創造了314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0%以上。目前跨國公司控制著全世界70%以上的對外直接投資,2/3的世界貿易,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

在世界眾多的跨國公司中,美國的跨國公司以其實力雄厚、技術先進、規模龐大而稱雄於世界,美國通過跨國公司進行的直接投資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1955年為30.3%,1965年為41.1%,1970年達到45.6%。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口的3/4、進口的1/2都是由跨國公司完成的。

為什麼我們不能輕易制裁蘋果呢?

那是因為制裁蘋果,會影響到我們國家相關產業500萬人就業等問題。

如果我們在美國也有同等規模的產業,雇傭同等規模人力,美國制裁中國的隨意性就會得到極大的掣肘。

中國的經濟要想再上一個臺階,我們就必須意識到目前中國產品國際化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的跨國公司太少了,影響力遠遠不夠。

以手機為例,1月19日,國際調查機構GFK發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上國內品牌占絕對主導地位,華為以1.02億部的銷量排名第一,銷量份額為23%。 排在第二位的是OPPO全年銷量7756萬部,第三位vivo為7223萬部,第四位蘋果為5105萬部,第五位小米為5094萬部。 排在第六位到第十位的分別是:魅族1681萬部、金立1494萬部、三星1107萬部、百立豐lephone的467萬部以及聯想179萬部。

我們看看世界手機市場的情況:

這兩個表說明了在中國市場佔領優勢地位的中國品牌,在世界市場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地位。在國內市場領先的華為在世界市場僅僅是第三位,而前兩名是在中國排名落後的三星和蘋果,蘋果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新品牌,而三星則是一直以來世界第一或者第二,諾基亞時代也好,蘋果時代也好。難道三星公司對市場的理解以及生產組裝能力比中國公司強?顯然不是,因為在中國,即使沒有電池爆炸事件,三星在中國也是日薄西山而已,只是三星是一個跨國企業,三星的國際化程度遠遠超過中國公司而已。所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華為和小米在手機市場,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國企業。

· 3 ·

中國如何破局

特朗普隨意制裁中國,主要是中國和美國經濟融合度還不夠。在目前美國還是世界強權,中國尚處於相對弱勢的情況下,尤其是在世界經濟的地位還處在弱勢的環境下,中國資本應該努力進入到美國市場,加大我們經濟在美國市場所佔有的份額,這是中國資本作為建立跨國公司的必要一步,附帶扭轉美國國內輿論的作用,降低世界對我們進一步發展的阻力;我們也必須加大開發美國等國際市場,建立更多跨國公司,同時加大海外投資,尤其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讓美國民眾獲得更多的幫助,從根本上破除美國少數精英誤導輿論。

2017年中國跨國公司前100名的海外資產總額超7萬億元,比5年前提高了1.18倍。到2020年,中國在海外的直接投資額將達到1萬億至2萬億美元的水準,和世界強國比起來,份額還是很低的。

而建立跨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是必須的。美國是世界消費能力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在美國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然後對整個西方國家,甚至對於整個世界的推廣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例如當年的日本汽車也是打開了美國市場後,然後進入到其他市場就順利了。

韓國汽車也曾在1980年代,即使已近乎屈辱的模樣也要進入美國市場,當時美國嘲笑韓國汽車的力度不亞於之前對中國商品的評價。但是韓國汽車即使面臨極度困難,也要進入美國市場,顯然有幾個方面的用意,第一吸收美國企業的經營和技術優點,鍛煉自己的隊伍,從相對嚴格和成熟的市場的市場反應中改善自己的產品;同時借助打開美國市場的機會,更進一步進入到實際市場。時至今日,韓國汽車已經在世界汽車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

任何一個跨國公司,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消費品行業,如果脫離美國市場,就不能算一個真正的跨國公司,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就是目前我們國家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即使美國不斷限制我們高科技入股或者收購美國公司,那麼我們國家的企業家就更應該選擇性進入美國市場,不斷從相對基礎的行業進入到美國市場,而從中國獲得的資本收益,是不受到貿易逆差的限制,更多的是增加中國的資本,增加我們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

跨國公司去其他國建立工廠和技術中心,更加貼近市場,原本就是國際慣例。

我們可以看到,寶馬最好的工廠不在德國,而在中國。寶馬公司一直世界高性能和豪華轎車市場上的主角之一。華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是寶馬全球最先進的工廠,代表了當今汽車工業製造先進水準。鐵西工廠寶馬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2.07平方公里。

鐵西工廠被譽為“東方萊比錫工廠”,擁有汽車製造的完整四大工藝,包括衝壓、車身、塗裝和總裝四大車間,同時配有大型的物流中心和動態測試場地等附屬設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整車製造工廠,兼具車輛測試功能。總投資額15億歐元。年產能30萬台。未來兩年,產能將進一步增至40萬台,寶馬其他工廠中4家只生產前驅車,5家只生產後驅車,只有鐵西工廠能夠同時生產兩種平臺的車型。同時鐵西還擁有寶馬集團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個研發中心。

豐田汽車的最先進工廠也在中國,廣汽豐田南沙工廠享有“豐田全球最先進工廠“的美譽。企業占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產能為36萬輛/年。豐田在中國的佈局如下圖:

德國和日本都可以將自己最先進的工廠設在中國,不斷利用中國的資源、市場和人才為自己的企業賺取資本,我們為什麼不能將我們的企業推到全世界,推到美國呢?利用美國的市場,資源和人才,為我們賺取更多的錢呢?

中國企業在美國其實可以活得很好。此前已經有多家中國企業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工廠。海爾就是一個例子,在1999年,海爾即在美國投資建立了海爾工業園,2000年投產。對海爾來說,在美國建廠最大的好處在於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海爾產品的出口量。海爾酒櫃在美國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這一驕人業績的取得不是由美國海爾獨立實現的,而與國內協同完成的。2017年1至9月海外整體收入507.4億元,占總體收入的43%,近100%為自有品牌收入,差異化的海外發展模式也讓海爾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企業。海爾打開了美國市場,海爾的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而這樣的增強不會加大中美貿易逆差,反而會擴大中國產品的影響力。

還有很多企業在不斷進入到美國市場,我們要更多支援這些企業,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站在戰略的高度,更積極進入到美國市場,加大對美國市場的投入。

結尾

在目前的社會,企業家國家層面的使命就是應該在世界經濟份額中,讓中國佔有更有利的地位,這才是中國企業家最高級的使命。在整個資本全球化的世界,就應該按照全球化的思維去進行。中國企業要有天下皆為我用的大格局,大胸懷。

中美貿易戰,正是中國建立全球化企業的契機。說到底,這是企業拼搏的整合能力。企業既是拼技術,更是拼品牌、拼市場、拼資源,至於是誰的技術、誰的市場、誰的資源,主要是看我們如何運用,如何歸我所用,哪怕來自美國。

如果說一帶一路政策是為了更好幫助非洲和中亞,甚至連接歐洲,為中國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平臺,那麼鼓勵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則是為了中國企業發展提供一個更高的平臺,因為中國在美國的資本越多,對美國市場的融合度越高,同時保持金融上的獨立和軍事上的獨立,我們非但可以規避日本廣場協議的陷阱,還可以為中國復興提供更大幫助。所以說,中國加大晶片等高科技的投入是必需的,但也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要永遠記住,企業家有祖國,但企業無國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