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臨黃:河灘上的悠悠歲月

文字 劉 勇

攝影 李繼保

你可以藐視一切, 你能藐視黃河嗎?

千百年來, 九曲黃河蜿蜒曲折, 不舍晝夜地流過山川大地, 以豐富的乳汁哺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億萬萬華夏子孫賴以文昭武穆繁衍生息。 我曾多少次經過黃河, 走過兩岸的村莊, 注視汩汩東去的流水, 驚歎那源源不竭的前進動力, 驚歎波濤之下那奔湧向前的恒定力量!

暮春時節, 楊柳依依, 細雨霏霏, 我和二三好友訪問了雷口、閆那裡兩個臨黃村莊,

行走在堅如壁壘的黃河大堤上, 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片山河土地, 更加摯愛這裡勤勞樸實的人們!

雷口無雷

這是一個緊傍黃河大堤的村莊, 綠樹掩映, 草木葳蕤。 村裡年長的老人, 也說不出村莊的來歷。 雷口村于成化年間建村, 現有360戶1200餘人, 共有韓、李、項、趙、劉、王、高、閆、尹九姓, 雷姓何時遷出或消失, 已無從查考。 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 張村無張, 王村無王, 由於種種世事變故, 最先建村的某氏後來卻消失了。 一個月前, 我們走訪路那裡村, 謂此地乃是與古運河交匯處。 人民治黃以前, 河汊縱橫, 任意橫流, 黃河在這裡折而北返, 水流減緩, 適合過渡, 這裡亦即水運口門, 或者不無道理。

黃河猶如一條昂首擺尾的巨龍, 在兩岸之間擺動不定。雷口現有土地1700畝,大部分是河床灘地,高沙低淤,適合種植小麥、大豆、玉米和西瓜、地瓜等農作物。老百姓回憶,黃河為地上河,灘高村低,解放前治理不善,常年發生澇災,麥收後就上水,黃水一直上到房台,秋季莊稼基本顆粒無收,生活十分貧困,多半年時光只好靠打漁為生。汛期到來,巨浪滔天,鋪天蓋地,村莊頓成澤國,肆虐的洪水像脫韁野馬,挾裹著厚重的泥沙,沖出河槽,漫過田地,沖毀房屋,眼前一片汪洋,一時兒哭娘叫,其狀狼藉淒慘……,老年人回憶起來至今仍心有餘悸:“黃河發大水時動靜很大,轟隆輕隆如打,叫人膽顫心驚,覺也睡不安穩。那洪水說來就來,兩人多高的浪頭野馬一樣往前沖,所到之處牆倒屋塌,全村大人小孩都嚇傻!”

我們走訪雷口老村遺址,村莊北部還遺留著洪水沖毀的痕跡,低處的房屋經常被黃水淹沒倒塌,發大水時街上水深達3、4米,可以拿柳條箕筐捉魚。雷口是個窮村,村上沒有地主,連個像樣的富戶也沒有,房屋一般為平房,沒有樓房,村民經常駕小船捕魚,或聯合青壯勞力拉大網。上半年糧食吃光,下半年就靠賣魚換糧,或吃魚鍋餅充饑。現年八十九歲的老人李金才回憶,九歲那年黃河幹了,以駕船為生的父親帶著一家六口去了東北阿城,為地主放豬放牛,後來東北解放分了土地,成立了合作社。因為思念家鄉,在東北過不慣,全家回到雷口,當時黃河往南遊,全家人僅有一畝多耕地,靠國家供應吃購糧證度日,改革開放後分田單幹,生活逐漸好轉。一九九六年,黃河又一次發大水,第二年政府統一蓋了房屋,全村搬遷到黃堤以外,形成和路那裡、閆那裡比鄰而居的雷口新村。雷口老村遺址仍在,現有三十餘戶老宅,土砌磚壘,幾戶老年人在此居住。村內原有一廟,占地一畝有餘,有人說是土地廟,也許是龍王或泰山奶奶廟,當系立村時所建,現已了無影像,止餘平地。

問及其他古跡,村民說麥田裡有兩管大碑,不知立於何年,文革時埋在地下,前幾年又立起來。我們冒著遍地泥濘奔波到田間,原來是兩管趙姓墓碑,分別刊刻著墓主名字及原、繼配夫人的姓氏,立於民國二十年四月,事蹟無考。當你行走在魯西南平原上,有時會突然看到,坦蕩如砥的原野裡,高高佇立著幾棵大柳樹,遮陰蔽日,冠如華蓋,樹木的年輪就是逝者下葬的時間。時光如白駒過隙,人生乃紅塵過客,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現實中的苦難與奮爭,心靈裡的屈辱或榮耀,都已隨風遠逝,連個傳說也沒有留下。

閆村三遷

閆那裡就是黃河,黃河就是閆那裡。如果你問閆那裡在哪裡,村民會說你問的老村、舊村還是新村?清朝嘉慶年間,閆氏自陽谷閆集遷此定居,故名閆那裡,現有村民170戶580人,主要有閆、許、孫三姓,其他姓氏系投親而來。據村幹部講,閆氏兄弟三人自陽穀遷來,一人定居於此,一人定居雷口,另一人繼續往南走了,自今不知落戶何處。

老村位於黃河河床,距黃河主河道一裡許,現有四、五十處房屋,占地方約五十餘畝,村莊呈方形,房台突兀,街巷縱橫,林木蓊翳,最多的是槐樹,大樹高可十幾米,小苗枝條舒展自由向上。這個季節,又逢春雨瀟瀟,滿村槐花飄香,芬芳四溢,到處團花錦簇,淡雅清新,讓人心情愉悅。又有白楊林環繞村莊,喜鵲登枝,春燕翩飛,生態環境良好。黃河帶給人們的,不止是詩人的浪漫矯情,更有現實生活的坎坷艱辛。建國前後,河床南移數裡,洪水湧至菜園村下,閆那裡老村一度成為河道中心,房屋夷為平地,大樹連根拔起,村民被迫遷往雷口以西,即閆那裡舊村。七十年代末黃水退去,村民又重返故園建房定居,一九九七年灘區遷建時,大部分村民遷往新村,止有十餘戶老年人在此居住。深鎖的大門,荒蕪的院落,還在訴說著舊日的悲歡歲月。舊村建于黃堤之下,與雷田、菜園老村比鄰,一度為閆那裡村民的家園,因人口遷居老村、新村,現止剩兩戶人家,以養殖、種植為業。舊社會黃河連年成災,每年潰壩、溢堤,沿黃人民不僅受到洪水侵害,而且飽受泥土肆虐,“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大風一刮塵土飛揚,屋裡所有東西都會蒙上一層黃土,做飯也是“一瓢水半瓢沙”,灘區群眾長年累月灰頭土臉,一輩子就幹三件事:種地、逃水、蓋房。雖然黃河有時奔騰喧囂,有時含情脈脈,農民對於黃河的依戀,就像兩口子過日子,終究你不拋棄我,我離不開你。

黃流東去

梁山的村莊,有莊、集、口之名,又有一溜十八“那裡”,大多是明清遷民,主要分佈在黃河沿岸。當時遷民眾多,便以姓氏為村名,你家在哪裡?——張那裡、呂那裡、國那裡、艾那裡……,傍水而居,土地廣闊,方便生產生活。許多外地人來到灘區,看到黃河舒緩而溫馴,遍地綠油油的莊稼,村莊裡雞鴨成群,炊煙嫋嫋,感慨好一派田園風光!這種感覺終究停留在表現,是浮淺的,最不能忽略的是黃河岸邊的悠悠歲月,不能忽略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早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就在黃河流域稼穡漁獵,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夏、商、周三代及後來的漢、隋、唐、宋等大統一王朝,政治經濟核心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中華民族許多經典著作,以及標誌古代科學技術、城市建設等文明成果,也主要產生在黃河流域。嚴酷的自然生存環境,激烈的社會鬥爭實踐,孕育了五千年聖火不滅的中華文明。黃河富含泥沙,河床不斷抬高,日積月累成為一條地上懸河,歷史上不斷發生水災,特別是中下游經常氾濫決口。據記載,自西漢至中華共和國成立的兩千多年中,黃河決口一千五百餘次,大的改道共有九次,至少在西漢時期湧入魯西南,“或決或塞,遷徙無定”,造成沿黃百姓流離失所。元光三年,黃河在濮陽瓠子堤決口,經巨野澤東南流入淮泗,氾濫十六郡。漢武帝發卒萬人親自指揮堵複,並作《瓠子歌》曰: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魚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馳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伯兮何不仁,氾濫不止兮愁吾人。

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難。

搴長筊兮湛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

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禦水。

隤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

大野澤在巨野縣北,為古九澤之一,南通洙泗,北連清濟,宋時匯為煙波浩渺的梁山泊。《水滸傳》描寫:“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深港水汊,蘆葦蕩蕩……”。元明之季,黃河累次潰決,梁山泊淤為平地,“水府生禾麥,龍宮變閭裡”。隨後,明清移民大量遷入定居此地,人口密集,六畜興旺,繁衍成百姓雲集的聚居地。

梁山有一溜十八“那裡”,又有一溜十八“屯”,大多分佈在馬營、拳鋪一帶,星羅棋佈,並無規律,有大屯、小屯、劉官屯、李官屯,大概和前朝駐軍屯墾有關。我外婆家與鄆城接壤,一個叫“屯”的村莊,村西有條金線嶺,西北至趙壩,東南至蔡林,綿延十餘公里,堤坡上黃沙耀金,從堤根挖出淤泥,可以做成娃娃模,孫悟空豬八戒啥的。扯遠了,這條金線嶺,據說是黃河改道後形成一條帶狀高地,鄆城古八景有“線柳秋煙”,梁山有“梁山寨上掛苲草,金線嶺上結馬泡”之說。在這片堆滿黃沙的土地上,消失的不僅是腳下那條黃河,還有兩岸黔首黎庶的歡笑和眼淚,那些伴隨著酸甜苦辣的悠悠歲月。

清末中興名臣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期間,主持修建了障東堤,因與北金堤遙相呼應又名南金堤。1925年秋,南金堤梁山黃花寺段決口,“刷堤二百六十余丈”,水淹南金堤下游四百余村,災民達二百余萬人。時魯南戰事勃發,濮縣、東平、鄆城、汶上、范縣、壽張、陽谷、東阿八縣人民出工投勞,奮力堵複,至翌年春天合龍。“昔之巨浸稽天者,今則桑麻遍野矣;昔之蛙生灶底者,今則雞豚盈柵矣。”1946年山東解放,党領導沿黃人民修築黃河大堤,南金堤防洪功能逐漸退化,降為黃河二線堤防。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提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黃河東流去,日月換新天,從此掀開人民治黃新篇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改革開放以來,黃河堤壩加到加固,防風林建設大見成效,特別是小浪底工程竣工後,每年秋天調水調沙,有效防止了洪澇災害。雷口、閆那裡等沿黃村莊雖然還是原址舊貌,畢竟黃河安瀾,海清河晏,往昔洪水氾濫的淒慘景象已然成為歷史!

在兩岸之間擺動不定。雷口現有土地1700畝,大部分是河床灘地,高沙低淤,適合種植小麥、大豆、玉米和西瓜、地瓜等農作物。老百姓回憶,黃河為地上河,灘高村低,解放前治理不善,常年發生澇災,麥收後就上水,黃水一直上到房台,秋季莊稼基本顆粒無收,生活十分貧困,多半年時光只好靠打漁為生。汛期到來,巨浪滔天,鋪天蓋地,村莊頓成澤國,肆虐的洪水像脫韁野馬,挾裹著厚重的泥沙,沖出河槽,漫過田地,沖毀房屋,眼前一片汪洋,一時兒哭娘叫,其狀狼藉淒慘……,老年人回憶起來至今仍心有餘悸:“黃河發大水時動靜很大,轟隆輕隆如打,叫人膽顫心驚,覺也睡不安穩。那洪水說來就來,兩人多高的浪頭野馬一樣往前沖,所到之處牆倒屋塌,全村大人小孩都嚇傻!”

我們走訪雷口老村遺址,村莊北部還遺留著洪水沖毀的痕跡,低處的房屋經常被黃水淹沒倒塌,發大水時街上水深達3、4米,可以拿柳條箕筐捉魚。雷口是個窮村,村上沒有地主,連個像樣的富戶也沒有,房屋一般為平房,沒有樓房,村民經常駕小船捕魚,或聯合青壯勞力拉大網。上半年糧食吃光,下半年就靠賣魚換糧,或吃魚鍋餅充饑。現年八十九歲的老人李金才回憶,九歲那年黃河幹了,以駕船為生的父親帶著一家六口去了東北阿城,為地主放豬放牛,後來東北解放分了土地,成立了合作社。因為思念家鄉,在東北過不慣,全家回到雷口,當時黃河往南遊,全家人僅有一畝多耕地,靠國家供應吃購糧證度日,改革開放後分田單幹,生活逐漸好轉。一九九六年,黃河又一次發大水,第二年政府統一蓋了房屋,全村搬遷到黃堤以外,形成和路那裡、閆那裡比鄰而居的雷口新村。雷口老村遺址仍在,現有三十餘戶老宅,土砌磚壘,幾戶老年人在此居住。村內原有一廟,占地一畝有餘,有人說是土地廟,也許是龍王或泰山奶奶廟,當系立村時所建,現已了無影像,止餘平地。

問及其他古跡,村民說麥田裡有兩管大碑,不知立於何年,文革時埋在地下,前幾年又立起來。我們冒著遍地泥濘奔波到田間,原來是兩管趙姓墓碑,分別刊刻著墓主名字及原、繼配夫人的姓氏,立於民國二十年四月,事蹟無考。當你行走在魯西南平原上,有時會突然看到,坦蕩如砥的原野裡,高高佇立著幾棵大柳樹,遮陰蔽日,冠如華蓋,樹木的年輪就是逝者下葬的時間。時光如白駒過隙,人生乃紅塵過客,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現實中的苦難與奮爭,心靈裡的屈辱或榮耀,都已隨風遠逝,連個傳說也沒有留下。

閆村三遷

閆那裡就是黃河,黃河就是閆那裡。如果你問閆那裡在哪裡,村民會說你問的老村、舊村還是新村?清朝嘉慶年間,閆氏自陽谷閆集遷此定居,故名閆那裡,現有村民170戶580人,主要有閆、許、孫三姓,其他姓氏系投親而來。據村幹部講,閆氏兄弟三人自陽穀遷來,一人定居於此,一人定居雷口,另一人繼續往南走了,自今不知落戶何處。

老村位於黃河河床,距黃河主河道一裡許,現有四、五十處房屋,占地方約五十餘畝,村莊呈方形,房台突兀,街巷縱橫,林木蓊翳,最多的是槐樹,大樹高可十幾米,小苗枝條舒展自由向上。這個季節,又逢春雨瀟瀟,滿村槐花飄香,芬芳四溢,到處團花錦簇,淡雅清新,讓人心情愉悅。又有白楊林環繞村莊,喜鵲登枝,春燕翩飛,生態環境良好。黃河帶給人們的,不止是詩人的浪漫矯情,更有現實生活的坎坷艱辛。建國前後,河床南移數裡,洪水湧至菜園村下,閆那裡老村一度成為河道中心,房屋夷為平地,大樹連根拔起,村民被迫遷往雷口以西,即閆那裡舊村。七十年代末黃水退去,村民又重返故園建房定居,一九九七年灘區遷建時,大部分村民遷往新村,止有十餘戶老年人在此居住。深鎖的大門,荒蕪的院落,還在訴說著舊日的悲歡歲月。舊村建于黃堤之下,與雷田、菜園老村比鄰,一度為閆那裡村民的家園,因人口遷居老村、新村,現止剩兩戶人家,以養殖、種植為業。舊社會黃河連年成災,每年潰壩、溢堤,沿黃人民不僅受到洪水侵害,而且飽受泥土肆虐,“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大風一刮塵土飛揚,屋裡所有東西都會蒙上一層黃土,做飯也是“一瓢水半瓢沙”,灘區群眾長年累月灰頭土臉,一輩子就幹三件事:種地、逃水、蓋房。雖然黃河有時奔騰喧囂,有時含情脈脈,農民對於黃河的依戀,就像兩口子過日子,終究你不拋棄我,我離不開你。

黃流東去

梁山的村莊,有莊、集、口之名,又有一溜十八“那裡”,大多是明清遷民,主要分佈在黃河沿岸。當時遷民眾多,便以姓氏為村名,你家在哪裡?——張那裡、呂那裡、國那裡、艾那裡……,傍水而居,土地廣闊,方便生產生活。許多外地人來到灘區,看到黃河舒緩而溫馴,遍地綠油油的莊稼,村莊裡雞鴨成群,炊煙嫋嫋,感慨好一派田園風光!這種感覺終究停留在表現,是浮淺的,最不能忽略的是黃河岸邊的悠悠歲月,不能忽略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早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就在黃河流域稼穡漁獵,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夏、商、周三代及後來的漢、隋、唐、宋等大統一王朝,政治經濟核心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中華民族許多經典著作,以及標誌古代科學技術、城市建設等文明成果,也主要產生在黃河流域。嚴酷的自然生存環境,激烈的社會鬥爭實踐,孕育了五千年聖火不滅的中華文明。黃河富含泥沙,河床不斷抬高,日積月累成為一條地上懸河,歷史上不斷發生水災,特別是中下游經常氾濫決口。據記載,自西漢至中華共和國成立的兩千多年中,黃河決口一千五百餘次,大的改道共有九次,至少在西漢時期湧入魯西南,“或決或塞,遷徙無定”,造成沿黃百姓流離失所。元光三年,黃河在濮陽瓠子堤決口,經巨野澤東南流入淮泗,氾濫十六郡。漢武帝發卒萬人親自指揮堵複,並作《瓠子歌》曰: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魚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馳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伯兮何不仁,氾濫不止兮愁吾人。

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難。

搴長筊兮湛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

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禦水。

隤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

大野澤在巨野縣北,為古九澤之一,南通洙泗,北連清濟,宋時匯為煙波浩渺的梁山泊。《水滸傳》描寫:“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深港水汊,蘆葦蕩蕩……”。元明之季,黃河累次潰決,梁山泊淤為平地,“水府生禾麥,龍宮變閭裡”。隨後,明清移民大量遷入定居此地,人口密集,六畜興旺,繁衍成百姓雲集的聚居地。

梁山有一溜十八“那裡”,又有一溜十八“屯”,大多分佈在馬營、拳鋪一帶,星羅棋佈,並無規律,有大屯、小屯、劉官屯、李官屯,大概和前朝駐軍屯墾有關。我外婆家與鄆城接壤,一個叫“屯”的村莊,村西有條金線嶺,西北至趙壩,東南至蔡林,綿延十餘公里,堤坡上黃沙耀金,從堤根挖出淤泥,可以做成娃娃模,孫悟空豬八戒啥的。扯遠了,這條金線嶺,據說是黃河改道後形成一條帶狀高地,鄆城古八景有“線柳秋煙”,梁山有“梁山寨上掛苲草,金線嶺上結馬泡”之說。在這片堆滿黃沙的土地上,消失的不僅是腳下那條黃河,還有兩岸黔首黎庶的歡笑和眼淚,那些伴隨著酸甜苦辣的悠悠歲月。

清末中興名臣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期間,主持修建了障東堤,因與北金堤遙相呼應又名南金堤。1925年秋,南金堤梁山黃花寺段決口,“刷堤二百六十余丈”,水淹南金堤下游四百余村,災民達二百余萬人。時魯南戰事勃發,濮縣、東平、鄆城、汶上、范縣、壽張、陽谷、東阿八縣人民出工投勞,奮力堵複,至翌年春天合龍。“昔之巨浸稽天者,今則桑麻遍野矣;昔之蛙生灶底者,今則雞豚盈柵矣。”1946年山東解放,党領導沿黃人民修築黃河大堤,南金堤防洪功能逐漸退化,降為黃河二線堤防。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提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黃河東流去,日月換新天,從此掀開人民治黃新篇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改革開放以來,黃河堤壩加到加固,防風林建設大見成效,特別是小浪底工程竣工後,每年秋天調水調沙,有效防止了洪澇災害。雷口、閆那裡等沿黃村莊雖然還是原址舊貌,畢竟黃河安瀾,海清河晏,往昔洪水氾濫的淒慘景象已然成為歷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