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門檻太高!一個國內非名牌大學畢業生轉行從事IC設計的艱難歷程

本文來自EETOP 論壇的一個討論帖, 題目:數位IC或者類比IC設計的難點在哪?

http://bbs.eetop.cn/thread-615093-1-1.html

問題如下:

如題, 本人電子專業研究生, 不過做了一段時間的軟體, 軟體真心太累了。 專業是硬體與軟體都相關的。 所以說現在又想轉到硬體試試看。 想問下大家, 數位IC或者類比IC設計辛苦程度相比軟體怎麼樣?另外, 發現智聯或者其他招聘網站上招硬體的太少了啊, 而且很多都是要求工作經驗的, 大家畢業是怎麼找到工作的呢?當然實力強悍的除外, 還有就是聽很多人說, 硬體門檻比較高, 一直不明白到底高在哪?什麼門檻?最近幾天覺得數字IC的Verilog挺簡單的,

不過我覺得數字IC設計的難點肯定不少, 或者說硬體設計比較令人抓狂的地方, 軟體令人頭痛的是無數的bug等等, 那硬體設計的令人頭痛的地方在哪呢?設計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比較令人抓狂呢?

針對這個問題, 論壇網友:null , 講述了自己轉行從事IC設計的一段艱難歷程。

正文如下:

國內非名牌大學微電子專業(或類近變種專業)研究生畢業的, 做IC設計幾乎沒機會(沒機會不表示你能力不行), 更別說模擬類IC設計了。 除非你認識人靠關係。 現在技術類工作, 幾乎唯一只剩下IC設計類工作要求名牌大學專業對口(其它的像手機硬體工程師, 手機軟體工程師等非IC設計類工作, 隨便是是工科類畢業的都收, 不太介意專業對不對口),

不然你投的簡歷連人事那關都過不了, 得不到面試機會, 更別說工作了。

IC設計這類公司就是重視學歷, 專業對口這麼的變態(本人很鄙視這點)。 本人工作十多年, 從事射頻IC設計有多年, 在做IC設計方面就吃盡了學歷, 專業不是微電的虧。 本人以前對技術非常感興趣, 畢業後先從事嵌入式軟體(C和組合語言)的工作, 不敢說有多大成就, 起碼做出了多款市場銷量成功產 品, 離開該公司時, 老總還十分挽留, 願意雙倍加薪, 但我當時對硬體產生興趣, 決心轉向硬體發展, 去意不改, 我走時老闆最後還留下一句:“如果以後某天你覺是外面其它公司還不如我們xx公司, 你隨時電話我, 我隨時歡迎你回來”。

第二間公司轉做應用級硬體,

時間不長, 就七個多月吧, 因我看上了IC類的工作, 所以得和第二家公司說BYE了。 進了第三家公司, 是一家射頻IC設計公司, 但我進去只能當一名射頻工程師(其實就是做測試, 老闆怕title掛上"測試"二字招不到人, 所以就把"測試"二字去掉了), 這樣, 公司就形成了類比IC工程師做晶片設計, 射頻工程師做晶片測試。 我們幾個做測試不太甘心, 畢竟對設計更感興趣, 所以每天測試同時自學晶片設計方面的知識(射頻晶片與類比晶片設計思考的方法不一樣。 我們自學更多的是射頻晶片設計方面知識)。 我苦B測試加苦B學射頻晶片設計理論兩年多, 自認為還是有些進步的, 我發現很多模擬IC工程師根本就不是個設計(確切來講是射頻IC設計)的料,
連基本的射頻理論搞不通, 就只會套用書本上的一些基本電中框架, 操作一下EDA軟體修修改改, 命令射頻工程師反反復複測試, 反反復複改版投片, 根本就搞不清指標差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什麼時候運氣好點測出個性能有點靠譜的求神拜佛了。 我自認為我自學的射頻理論比當時我司多數的模擬IC工程師強很多, 並向老闆申請要求做IC設計, 但沒辦法, 老闆就是認定不是該專業對口畢業的, 更不是名牌研究生畢業, 就是不肯給機會, 卻讓那些根本就沒射頻理論的模擬工程師反復改, 反複試。

不得志幹了兩年多, 也利用這兩年多時間如狼吞食般自學了很多本射頻IC設計的書, 動手EDA模擬了很多例子。

得到了測試的經驗和射頻理論基礎, 但缺少實際流片經驗。 於是我開始為第四份工作(射頻IC設計)海量投起簡歷。 但是得到IC設計類的面試結果為0, 而系統應用級硬體類工作(像硬體/射頻工程師之類)我已經可以拿到經理甚至總監級的Offer了。 我認識經歷和我類似的朋友, 同事情況和我幾乎一樣。 甚是打擊。 為了繼續我的IC設計夢, 我拒掉了系統應用級的經理offer, 又進了一家IC設計公司做高級射頻工程師(其實還是做測試), 此時我搞清楚了一個事實:“射頻工程師”其實就是“測試工程師”, 做的工作就是測試晶片。 而真正做射頻IC設計的往往職稱會叫“射頻IC設計工程師”或“模擬IC設計工程師”。

在第四家公司我又重新開始一邊苦B測試, 一邊苦學IC設計理論(射頻類的不用說了,也包括常規的低頻模擬類的也學了,像OP,BG,LDO,DC-DC都學),如此再堅持了幾年。在我覺得自己可以完勝理論面試之際,開始又一次向IC設計的工作衝刺,可惜得到的結果還是和上次一樣。就在此時,我的IC設計夢想碎了,我決定放棄,我決定去做我的系統級應用硬體總監,IC設計,我要對你說BYE BYE了。

命運往往抓弄人,在你苦苦追求時,偏偏得不到。在你棄之若然時,卻垂手可得。在我準備上任做應用硬體總監時,我的一位前同事(他是IC設計出身的)把我推薦進了他的新公司,讓我做高級射頻IC設計工程師,我在該公司已經做了近六七年,現在已是該公司射頻IC類的頭,個人最大心得就是,這種工作,天賦第一重要,興趣第二,其它什麼學歷,專業對口其實就是狗屎。很多國內名牌大學微電專業畢業的模擬工程師,做了多年還只會盯直觀的時域,搞不懂頻域,更不懂頻域的分析思路及方法。當然,我不是說名牌微電畢業的就一定不行,我也確實遇到過很強的名牌微電畢業的。我只是想表達:單論這類工作的能力及成效,個人天生的天賦是最重要的,興趣也很重要,而學校,專業也起一點作用,但起的作用遠不如前兩者大。

非名牌非微電類畢業,並且又想做IC設計的學生,不一定所人都會像我那樣波折,但我相信絕大部份人會和我類似得不到機會,甚至很多一輩子也得不到這樣的機會。所以勸你還是安心做好原工作,多想想怎樣升職快還實際些。

從作者個人歷程我們可以看出,IC設計的門檻確實還是很高的,但是我們也要面對與門檻相對較低的互聯網相比待遇還是相對較低的事實,希望我國通過這次美國禁運中興的事件,儘快大力提高對晶片設計、晶片製造的重視與支援!

一邊苦學IC設計理論(射頻類的不用說了,也包括常規的低頻模擬類的也學了,像OP,BG,LDO,DC-DC都學),如此再堅持了幾年。在我覺得自己可以完勝理論面試之際,開始又一次向IC設計的工作衝刺,可惜得到的結果還是和上次一樣。就在此時,我的IC設計夢想碎了,我決定放棄,我決定去做我的系統級應用硬體總監,IC設計,我要對你說BYE BYE了。

命運往往抓弄人,在你苦苦追求時,偏偏得不到。在你棄之若然時,卻垂手可得。在我準備上任做應用硬體總監時,我的一位前同事(他是IC設計出身的)把我推薦進了他的新公司,讓我做高級射頻IC設計工程師,我在該公司已經做了近六七年,現在已是該公司射頻IC類的頭,個人最大心得就是,這種工作,天賦第一重要,興趣第二,其它什麼學歷,專業對口其實就是狗屎。很多國內名牌大學微電專業畢業的模擬工程師,做了多年還只會盯直觀的時域,搞不懂頻域,更不懂頻域的分析思路及方法。當然,我不是說名牌微電畢業的就一定不行,我也確實遇到過很強的名牌微電畢業的。我只是想表達:單論這類工作的能力及成效,個人天生的天賦是最重要的,興趣也很重要,而學校,專業也起一點作用,但起的作用遠不如前兩者大。

非名牌非微電類畢業,並且又想做IC設計的學生,不一定所人都會像我那樣波折,但我相信絕大部份人會和我類似得不到機會,甚至很多一輩子也得不到這樣的機會。所以勸你還是安心做好原工作,多想想怎樣升職快還實際些。

從作者個人歷程我們可以看出,IC設計的門檻確實還是很高的,但是我們也要面對與門檻相對較低的互聯網相比待遇還是相對較低的事實,希望我國通過這次美國禁運中興的事件,儘快大力提高對晶片設計、晶片製造的重視與支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