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芝加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稻麥種植不同導致中國南北人群行為差異

稻麥種植不同導致中國南北人群文化差異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最新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各地人們的行為模式, 結果發現,

中國南方傳統的水稻種植文化導致南方居民更加相互依賴, 甚至遠離農業的城市居民也是如此, 而中國北方小麥種植文化導致北方人比南方人更為獨立一些, 北方人更傾向於對環境進行控制。

這篇名為“星巴克移動椅:觀察性研究發現中國日常生活中的稻麥文化差異 ”的研究報告由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家Thomas Talhelm撰寫, 他對中國六個城市的星巴克咖啡館裡的8964消費者進行了觀察, 結果發現中國南方城市的人們不太可能獨自坐著。

中國南方傳統上種植大米, 中國北方則種植小麥和其他旱地作物如小米

在第二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將椅子放在咖啡館中, 以便它們部分阻塞過道。 這項研究發現, 中國北方的居民更有可能將座椅移開, 這與北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相契合, 北方人更可能嘗試對環境施加控制。 這符合北方小麥農業的實際, 即相對於稻田, 小麥田的管理更為獨立, 更不依賴于鄰居的田地。

中國南方人更可能通過這些咖啡館的椅子, 而非移開它們來適應環境。

原因在於:來自中國南方的傳統稻農不得不分享勞動力和協調灌溉, 這是大多數中國北方小麥農戶所不具備的耕作方式, 因此使南方人更相互依賴, 更加融入社會關係, 而不是自由地獨立行事。

Talhelm說:“我認為中國人給外人一直都有一種感覺, 北方人的行為與南方人不同。 這項研究從農業耕種的方式不同解釋了這種差異的原因。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