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汽車正加速佈局 江西本地企業如何破解?

■記者曹琦、黃思農/文

中國江西網訊 日前, 首汽集團旗下GoFun出行宣佈進駐南昌, 加上此前進駐的一些企業, 南昌街頭的共用汽車品牌已經達到4家。

隨著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跑火, 廠商系企業、協力廠商運營平臺、融資租賃公司紛紛試圖搶灘這片藍海。 但是, 共用汽車的運營、盈利困局何時才能破解?江西本土的一些企業又會有什麼表現?

南昌共有千餘輛共用汽車

近日, 隨著GoFun出行進駐南昌, 共用汽車的身影越來越容易看見。 家住紅谷灘翠苑路的賴先生已經開始習慣從高鐵站開共用汽車回家, “距離短同時也比較方便, 在南昌西客站的地下停車場就能找到共用汽車。 在手機App上選擇我看中的車輛, 點擊租車就可開走。 ”賴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 紅穀灘地區有多個共用汽車停放點, 包括鼎峰中央、香江路、銅鑼灣廣場等周邊都有。 “我正在用的這款共用汽車,

價格略便宜, 可能是正處於推廣期。 ”在紅谷灘江報路的地下停車場內, 正在解鎖體驗的使用者翟先生告訴記者, “如果通勤路程為20公里, 時間為20分鐘的話, 那麼只需要22元錢, 比計程車要便宜。 ”記者注意到, 與共用單車不同的是, 共用汽車在註冊時需要使用者上傳駕駛證等相應的身份證明。 因此, 一旦車輛出現違章記錄等, 就可以根據違章時間與訂單時間追溯到使用者。

據瞭解, 如今在南昌市面上跑的千餘輛共用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 “投入大, 回報少, 目前做的都是燒錢運營, 北汽新能源上市融資了100億, 現在都是補貼運營。 目前, 共用汽車大部分企業都是自身擁有車輛, 屬重資產運營。 共用汽車依然是押金+消費的模式,

至今還是很少有企業實現盈利。 ”

江西本土車企正謀劃佈局

江鈴新能源一周姓經理告訴記者, 江鈴新能源也正在策劃汽車分時租賃的事情, 但目前還沒在南昌市場上面世。 有消息稱, 江西省內的本土企業漢騰汽車也在悄然佈局共用汽車。 江西省內一家融資租賃公司的總經理夏傑告訴記者:“正在考慮搭建新能源分時租賃模型, 目前我們也在跟漢騰洽談合作。 ”不過, 此事尚未得到漢騰汽車的證實, 4月24日, 記者致電漢騰汽車副總裁儲雲青, 他表示具體情況還不方便透露。

記者注意到, 除了汽車廠商正佈局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 一些融資租賃公司也試圖在這個領域掘金, 業內人士方經理向記者透露, 早在去年年初就曾和江鈴洽談共用汽車業務,

不過現在還沒有結果。

資料顯示, 因為肩負著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推廣的使命, 多家整車廠如上汽、北汽、吉利、戴姆勒、大眾等均已經開始佈局分時租賃市場。 按照分時租賃車隊規模統計, 目前77%的車輛出自有整車廠背景的分時租賃企業。 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或直營或與協力廠商運營平臺合作, 開始加速佈局二三線城市市場。

盈利困局正積極尋求破解

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6-2017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研究報告》顯示, 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達4.3億元。 預計到2020年, 整體市場規模將達92.8億元。 消費者對分時租賃接受程度逐漸提高, 商業模式日趨成熟, 行業的“爆發”跡象開始顯現。

一方面是廣闊的市場前景, 一方面是現實的盈利難題。 “從收入角度, 受到網點數和使用便捷性等限制, 目前單車訂單數較少, 使用頻率不高;在定價上, 分時租賃企業在初創期會持續打折以吸引顧客。 較低的客單價和使用頻率導致了整體收入偏低。 導致分時租賃企業運營成本高, 但訂單較少, 導致市場上絕大多數企業都處於虧損狀態。 目前分時租賃企業平均單車虧損每天在50元~120元。 ”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是未來方向

也有不少市民向記者表示, 共用汽車由於停放點難找、車內衛生情況堪憂等因素, 給出行帶來不便。 家住紅穀十二庭的江先生告訴記者, “剛開始接觸共用汽車時, 對附近網點不熟悉。 因為很多網點設在很偏僻的地方, 就算定位比較精准,到達附近後找起來也同樣費勁。停車的時候,也是很大問題,頭三次使用共用汽車去停車的時候,光是找網點都花了10分鐘左右。另外,我開過一次共用汽車上高速後,時速過了70多公里的時候,會覺得車身都在晃動。”

儘管存在一些使用上的不便,共用汽車還是成為資本競相爭奪的風口。“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是未來的主流方向,尤其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如前段時間某廠家發佈的一款續航500公里的緊湊型SUV,補貼後的車價是15萬多元,與傳統的燃油汽車差別不大了。當更多這樣的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後,新能源汽車也就普及了,到那時分時租賃的市場也就打開了,這一過程大概還需要3~5年時間。”業內人士周經理分析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共用汽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侵權行為,那麼又該如何去分析其中的責任,該如何維權呢?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共用汽車在出現交通事故時,需要區分是駕駛員責任還是汽車本身瑕疵帶來的產品責任:前者只需依照現有的交通責任事故認定規範進行歸責即可;而後者所產生的產品責任則可以訴諸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權責任法等,平臺自身的“免責條款”不能免除此類法定責任。

就算定位比較精准,到達附近後找起來也同樣費勁。停車的時候,也是很大問題,頭三次使用共用汽車去停車的時候,光是找網點都花了10分鐘左右。另外,我開過一次共用汽車上高速後,時速過了70多公里的時候,會覺得車身都在晃動。”

儘管存在一些使用上的不便,共用汽車還是成為資本競相爭奪的風口。“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是未來的主流方向,尤其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如前段時間某廠家發佈的一款續航500公里的緊湊型SUV,補貼後的車價是15萬多元,與傳統的燃油汽車差別不大了。當更多這樣的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後,新能源汽車也就普及了,到那時分時租賃的市場也就打開了,這一過程大概還需要3~5年時間。”業內人士周經理分析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共用汽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侵權行為,那麼又該如何去分析其中的責任,該如何維權呢?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共用汽車在出現交通事故時,需要區分是駕駛員責任還是汽車本身瑕疵帶來的產品責任:前者只需依照現有的交通責任事故認定規範進行歸責即可;而後者所產生的產品責任則可以訴諸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權責任法等,平臺自身的“免責條款”不能免除此類法定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