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核心技術不再受制於人

範嘉欣

日前, 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他強調,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 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前不久, 美國商務部宣佈, 今後7年內, 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 這一事件不僅對包括中興通訊在內的高科技企業產生影響, 而且在輿論場上引發深入討論, 其中的一個關注焦點是, 出口禁運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的痛點。 “缺芯少魂”的問題,

再次嚴峻地擺在國人面前。 對此, 我們應正確認識國內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之間客觀存在的技術差距, 既堅持獨立自主, 又堅持改革開放, 努力在高科技領域掌握核心技術, 為下一步更好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科技興則民族興, 科技強則國家強。 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 要在全球化的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 就必須大力推動科技創新, 這是歷史的結論, 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40年來, 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離不開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 特別是經過數十年的努力, 我國的高科技克服了初期從無到有的困難, 在一些領域逐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量子通信技術等, 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勤勉與智慧, 足以讓國人感到自豪。

然而, 人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技術含量仍然不高, 很多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戰略高科技領域的科研力量還比較薄弱, 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還不高。 就晶片產業而言, 雖然自給率在不斷提高, 但在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一些領域, 國產晶片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相關資料顯示, 2016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 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 此次中興通訊遭美國“封殺”事件, 更讓我們感受到切膚之痛。 歷史經驗和現實告訴我們, 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是買不來的,

需要培育和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都曾強調過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他還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術, 並指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的隱患, 而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 只有自力更生。 這些話語在今天看來, 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 當此之時, 國人應當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 通過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 力爭在不遠的將來徹底擺脫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面對“逆全球化”思維和技術壁壘, 我們既不能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前景喪失信心, 也不能產生極端偏激的情緒。 有的人將技術封鎖視作自主研發晶片的“重大利好”, 甚至將擴大開放與自力更生對立起來。

這樣的認識不夠理性。 事實上, 科技創新有一定的規律, 突破關鍵技術並非一日之功, 不僅需要扎實的基礎研究積累, 還存在試錯成本高、排錯難度大等特點, 不是僅憑投入巨額資金就能速戰速決的。 更何況,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 中國也是當前世界分工格局的受益者。 在高科技領域進行的技術攻關, 封閉只能走進死胡同, 只有開放合作, 才能一步一步地縮小我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

要逐步扭轉我國一些產業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應當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 綜合施策, 多措並舉。 要繼續擴大開放, 努力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 在與世界的互利共贏中實現自主創新。 要擯棄功利主義思想和浮躁情緒,

尊重科技創新規律, 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 力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 要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 優化市場環境, 使各類優質資源向科研領域傾斜, 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 在狠抓產業體系建設的同時, 要找准重心, 針對目前較為緊迫、對產業鏈影響深遠的關鍵核心技術進行集中攻關突破, 力爭把挑戰變成機遇。

任何通往光明未來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 面對技術壁壘, 突破核心技術肯定會有陣痛, 但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必將使我們牢牢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從而以更加自信的姿態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