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子專心竹山裡“淘金” 致富不忘帶鄉親脫貧

原標題:

不一般的創業路

專心發竹財 這個老闆有韌勁

向 斌 中國江西網記者 劉 斐

一雙一次性竹筷, 價格4至6分錢, 利潤不過2厘多, 很多人看不上。 但在樟樹人楊冬牛眼中卻蘊含商機。 10多年的創業打拼, 他創辦的以竹筷加工為主的公司, 年銷售收入達1200多萬元。

44歲的楊冬牛, 一直與毛竹結緣。 “家鄉周邊就有竹山, 外出打工進的又是竹製品加工廠, 以後就沒離開過這個行當。 ”

1994年起, 楊冬牛到浙江安吉縣一家毛竹加工廠打工。 起初, 楊冬牛幹的是毛竹搬運的活, 後來才開始跑銷售。 幾年下來, 楊冬牛接下的日訂單量最高峰達150萬雙,

超出了廠裡的生產規模。

然而, 這並未讓楊冬牛滿足, 他要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2003年, 楊冬牛與兩個同學合夥, 共同投資20萬元回鄉辦了個小型毛竹加工廠。 創業之路多坎坷。 加工廠剛開始一直虧損, 合夥人之間也因此產生矛盾, 不到半年就散夥了。

初次創業栽了跟頭, 楊冬牛心裡憋屈, 跑到浙江向原來打工時的師傅求教。 仔細詢問後, 師傅幫他找到了原因, 除了毛竹採購把關不嚴, 還有就是工人手藝不精。

“一尺粗的毛竹, 按說可以產生30元的毛利, 但我請的工人經驗不足, 不懂得隨材就料, 最多也就有25元的毛利。 ”楊冬牛算了筆賬, 一根毛竹損失5元錢, 廠子平均一天加工500多根, 每天淨虧2500多元, 這樣下去還能不虧本。

楊冬牛沉下心來, 一邊打工一邊學習, 用了一年的時間, 熟悉了毛竹採購、切料、剖片、烘乾、包裝等一整套工藝流程。 2009年, 他重振旗鼓, 在家鄉創辦了一家毛竹加工廠。 幾年下來, 總算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2017年, 楊冬牛獲得了政府提供的200萬元創業無息貸款支持, 讓他增添了擴大再生產的底氣。 他籌集資金採購了新款拉絲機、數控切割機、半自動包裝機等智慧裝備, 在洋湖鄉鄧家莊創辦了樟樹欣誠竹製品有限公司, 包下了周邊幾十萬畝竹山的毛竹收購。 目前, 公司有5條生產線, 日加工毛竹20噸, 產品包括竹筷、牙籤、燒烤簽、窗簾絲半成品等, 年利潤超過100萬元。

富裕起來的楊冬牛不忘帶富鄉親。 他聘請的54名工人都是周邊村莊的農民,

其中有17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對於今後的發展, 楊冬牛目標明確:既要擴大生產, 更要提升附加值。 “把竹筷、牙籤作為航空用餐配件送上飛機, 利潤至少能翻兩倍。 另外, 研發生產竹纖維毛巾、襪子等產品, 做精做深竹產業, 帶動更多人共同致富。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