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持“積土而為山”的毅力

向賢彪

“‘積土而為山, 積水而為海。 ’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 成功屬於勇毅而篤行的人。 ”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上的這番表述寓意深遠、引人深思。

“積土而為山, 積水而為海”的大意是說, 把土堆積起來可以成山, 把水積蓄起來可以成海, 比喻日積月累、積少成多, 就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中國共產黨人深諳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自覺運用歷史邏輯認識、改造世界, 不斷推動偉大社會變革。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 時常面臨複雜嚴峻的考驗, 但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

使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回顧來時的路, 我們所走過的正是一段積跬步致千里、積小勝為大勝的歷史征程。

山再高, 往上攀, 總能登頂;路再長, 走下去, 定能到達。 無論是個人進步還是國家、民族的發展, 皆離不開一點一滴的努力, 都要經歷一個積累尺寸之功的過程。 “書聖”王羲之能在書法上有非凡的成就, 不知用了多少墨水、寫爛了多少筆頭, 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洗成了墨色;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歷時二十七年, 三易其稿, 終於寫成了這部“東方藥物巨典”……先賢留給我們的不只有寶貴的文化遺產, 還有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品格。 今天, 人們對待事業亦應保持“積土而為山,

積水而為海”的恒心和毅力, 以不懈奮鬥鋪就成功之路。

要有矢志不渝的信念。 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常被人們頌揚, 是因為愚公有“畢力平險, 指道豫南, 達于漢陰”的理想信念和“挖山不止”的行動。 紅軍長征遭遇眾多艱險, 付出巨大犧牲, 卻沒有人畏怯退縮, 是因為紅軍戰士堅信“只要跟黨走, 一定能勝利”。 這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所激發的偉力。 實踐證明, 信念之偉大, 在於不管面對何種強敵, 也能一往無前;不管遇到什麼困難, 也能從容應對。 新時代, 只要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 就能培育出不畏艱險、奮鬥到底的精氣神, 幹事創業的基礎就會打得更牢。

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人們總會碰上艱難險阻, 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難免半途而廢;直面挑戰、持之以恆, 定能掃清障礙。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 從南湖紅船到“復興號”巨輪,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靠的就是不懈奮鬥的頑強意志和一以貫之的實踐品格。 火總向上騰, 人要往前走。 面對改革發展中的險灘和硬骨頭, 我們只有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和“鐵杵磨成針”的韌勁披荊斬棘, 方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要有苦幹實幹的行動。 事業的大廈是一磚一瓦堆砌起來的, 成功的道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黃旭華和黃大發, 一位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隱姓埋名30年, 和同事們大海撈針一般靠各種土辦法鑽研世界上的尖端技術,

最終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一位是貴州省貧困山區的村黨支部書記, 為了改變山村落後面貌, 帶領村民用36年時間開鑿出一條繞三重高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天渠”, 最終實現了水、電、路三通。 這就是我們這個偉大時代所需要的堅定者、奮進者、拼搏者。 克服困難靠實幹, 應對挑戰靠實幹, 開創未來靠實幹。 新時代, 我們只有拿出歷史的耐心, 點燃實幹的熱情, 撥動奮鬥的琴弦, 立足於做好每一件小事、實事, 不停歇、不止步, 才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