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藝之風」渭源文藝植入本源綻異彩

2018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今年, 渭源縣文聯按照縣上提出的“崇尚自然、依山就勢、就地取材、保持風貌”這一對傳統村落挖掘保護的思路, 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 為建設特色美麗鄉村添磚加瓦,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變臉換裝”綻放異彩。

甘肅兆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理姚龍, 懷揣對藝術, 家鄉的熱愛, 用藝術改變農村人的生活。 在蘭州城市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就學期間,

他就想著要開發美術寫生基地與促進本地區旅遊業的和諧發展, 畢業後, 他義無反顧地返鄉創業, 在學校老師還有西北師範大學幾個老師的幫助下, 選定了地處西秦嶺余脈, 藏羌民族融合, 位於石門雪山景區, 空氣清新, 山清水秀, 212國道穿境而過, 被住建部列為“第一批全國綠色村莊”的羅家磨村, 創辦了會川羅家磨口子門寫生基地, 直接帶動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 讓村民有‘不進城鎮仍能在門口做生意有收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會川羅家磨口子門寫生基地的成立運營, 不僅為促進渭源藝術事業繁榮興盛, 更為建設藝術村落發展渭源民俗風情鄉村旅遊基地邁出了新的一步。 渭源籍在陝美協會員、中國國畫院畫家王錄山在參加完縣美協理事會後感慨地說:“作為一個渭源人,

我覺得渭源有很多地方都能入畫, 都非常有詩情畫意。 我基本上每年都回老家來創作, 覺得還是畫家鄉的美景最親切。 會川這一塊兒姚龍打造的寫生基地, 附近都有美景, 尤其像附近的村居都非常入畫, 有機會帶外面的畫家來咱們渭源縣寫生畫畫, 也是對咱們渭源的宣傳。 ”

一直潛心油畫創作的臨洮籍隴中畫院畫師陳志平, 是寫生基地的入駐畫家。 他說:“風景寫生本身與你的情感有關係, 如果對一個地方沒有情感, 你也畫不出好的一種風景畫來。 渭源的有些地方, 像會川過來這邊, 歷史遺留的水磨坊、富有時代氣息的民居、辛勤勞作的村民和周圍獨特的風景,

都能讓人感覺到鄉村的這種親切感, 來這裡寫生, 才有繪畫的藝術和人的氣息。 ”

自2018年渭源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屆委員會換屆以來, 縣文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 立足實際, 主動作為, 不斷提升渭源文藝軟實力, 增強文藝從業者的文化自信, 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先後組織召開了縣書法家協會, 縣美術家協會理事會, 成功舉辦了渭源縣首屆“源達杯”新人新作書畫展、“鍾愛藝術, 喜迎新春”少兒鋼琴才藝展等豐富多彩廣受歡迎的文藝活動,

參與了“雙百萬千”文化惠民工程啟動活動, 《公民張三》《禹河春》劇本研討等活動, 組織、銜接、服務等作用全面發揮。 創新性地設立了“渭源縣文藝名家工作室”, 對德藝雙馨文藝名家以個人名義進行工作室授牌, 搭建文藝工作者服務人民的重要平臺, 激勵文藝工作者創作接地氣、受眾廣、影響好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劇碼, 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文化氛圍。 並積極邀請縣內外文藝名家, 共商渭源文藝事業繁榮興盛大計, 交流創作經驗, 學習心得, 不斷擴充藝術創作管理團隊, 極大地提升了文藝從業者的專業素養, 創作思路和精品意識, 文化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free photos.

推進党的建設

新的偉大工程

長按左邊二維碼

感謝您的關注!

free photos.

推進党的建設

新的偉大工程

長按左邊二維碼

感謝您的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