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詩情畫意葫蘆器

葫蘆, 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古代中國, 葫蘆常常被人們掛在門口, 有辟邪、招寶之意。

葫蘆寓意“創世、賜予”。 《國語·楚語卷一》中記載:“先君莊王為匏居之台,

高不過望國氛。 ”“匏居之台”, 是國家預測凶吉的觀測台。 楚人將葫蘆當作占卜的靈物來用。

在民間, 葫蘆因為諧音“福祿”、“護祿”, 其莖背稱作蔓, 諧音“萬”, 蔓帶即“萬代”之意, 且葫蘆中多籽, 寓意子孫萬代、多子多福。 因而葫蘆被當做融合“福祿壽”的吉祥之物。

古代勞動人民憑藉著勤勞和智慧, 將葫蘆的功能性和藝術性發揮到了極致。 明朝末年, 勒紮、火畫、押花和刀刻等工藝在匏器中相繼出現;清朝初期, 匏器製作愈發精美。 當時, 匏器藝術製品已經價比黃金。

天生端莊均勻的葫蘆並不易得, 一旦發現便是珍品。 而匏器在製作的過程中, 按照葫蘆的形態, 分為天然、勒紮和範制葫蘆;按照葫蘆的製作工藝, 又分為火畫、押花、針刻、刀刻和彩繪葫蘆。 那些經過喜愛者把玩幾十乃至上百年的葫蘆, 外表的顏色會由黃變紅, 再由紅變紫, 給人以一種古樸、凝重的美感。

自古至今, 流傳的許多神話故事和愛情故事中, 葫蘆始終與英雄相伴, 吉祥的葫蘆, 象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葫蘆文化既是中國民俗文化的一支, 也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