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人民的名義》李達康才不是背鍋俠,而是有野心的政治家

今天, 大海也跟一下風, 聊一聊近期最火的《人民的名義》。

自2004年起, 反腐劇因題材氾濫被勒令整改, 基本淡出了銀幕。 《人民的名義》播出, 號稱是反腐題材作品10多年來首度解禁, 由於尺度大、臺詞敏感、貼近現實, 很快引起了熱烈反響。

這部劇彙集張豐毅、吳剛、張志堅等一幫老戲骨, 讓對流量小生審美疲勞的國內觀眾眼前一亮。 而這幾十名實力派演員的片酬, 加起來一共也才4800萬, 不及當紅小鮮肉拍一部劇的收入。

尤其是老戲骨侯勇飾演的貪官趙德漢, 僅出演了兩集, 卻貢獻出逆天演技。 剛開始面對搜查時, 他鎮定自若, 擺出一副兩袖清風的姿態, 一度讓觀眾誤以為陸毅飾演的檢察官侯亮平真的冤枉了他。

隨後侯亮平來到他藏匿兩億多贓款的私人別墅, 趙德漢當場嚇得腿軟, 甚至無法自行走路, 與剛才的清官形象形成強烈反差, 欺騙性的演技讓觀眾大呼過癮。

除了侯勇, 《人民的名義》還火了一個中老年網紅——達康書記。

吳剛飾演的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 性格耿直, 講話不留情面,

行事作風雷厲風行, 受到網友熱捧。 不僅表情包刷遍網路, 後援隊、粉絲團也層出不窮。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 李達康的形象是一個清廉、實幹的政治家。 他沒有那種老謀深算的城府, 而是給人一種親近感, 這也是他受粉絲追捧的原因之一吧。

在解決拆遷引起的官民矛盾時, 身為市委書記的李達康在現場指揮了一夜。 第二天下屬送來早點, 李達康自己沒吃, 而是把早點分給工人, 體現出一把手的擔當, 也恰到好處的緩和了矛盾。

得知下屬的公安分局長程度濫用公權、公報私仇,李達康當場決定將他清理出公安隊伍。

視察經濟開發區,也不忘對手下進行敲打,臺詞很實在,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裡話。

即使面對自己敗家老婆的無理要求,達康書記也能鐵面無私,堅守底線,贏得了觀眾的好感。

不過正所謂“人無完人”,雖然達康書記獲得網友追捧,但大海認為,李達康還算不上一個好官。

套用網友改編的段子“別低頭,GOP會掉;別流淚,祁廳長會笑”,可以總結出李達康這個角色的人物特點:工作上唯GDP論,派系上互相傾軋。

首先說工作上的唯GDP論。

李達康萬事都把GDP放在第一位,為了保住GDP不下滑,反腐工作和人民利益都可以讓路。

在第一集商討如何處理貪官丁義珍時,李達康出於政績考慮,怕引起投資商的大面積出逃,主張與最高檢爭奪辦案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隨後,又有神秘人通過電話向丁義珍通風報信,而李達康在開會時曾多次外出,一度被懷疑是貪腐勢力的幕後大老虎。

後來在處理大風廠強拆問題上,李達康更是昏招迭出。

“116事件”當夜,大風廠工人與拆遷隊對峙導致38人被燒傷,官民矛盾激化。市委書記李達康在矛盾沒有解決的前提下,受公安廳長祁同偉慫恿,居然想強拆大風廠。幸好老檢察長陳岩石竭力阻攔,才沒有讓政府威信掃地。

而李達康在看到陳老的解決方案得到工人擁護、上級肯定後,態度迅速轉變,在記者會上信誓旦旦的宣稱絕不會動用警力參與強拆。

變臉之快,體現了他靈敏的政治嗅覺,也讓拍馬屁總是拍在馬腳上的祁同偉相形見絀。

隨後處理大風廠下崗工人4500萬元的安置費問題,李達康讓政府各部門分攤認領:財政出2000萬,公安拿1000萬,剩下的讓區政府解決。大海當時看到這裡都震驚了,政府資金居然可以這麼用?

李達康這個做法雷厲風行,提高了辦事效率,但也拒絕了下屬的任何異議,體現了他“一言堂”的作風。而且政府資金也就是納稅人的錢,就這麼給貪官和奸商填窟窿,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公安局長趙東來首先表達不滿,覺得無法向上下級交代,甚至提出辭職。

隨後李達康態度轉變,這筆錢也從“政府出”變成了“政府墊付”,然後向山水集團討要。

大海不知道現實中類似的事件都會怎麼解決,也不敢想。很多時候上訪戶、釘子戶篤信的理念都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喝”,這個“奶”從哪來,細思恐極。

其次,說說李達康的派系鬥爭。

《人民的名義》故事發生在虛構的漢東省,該省的政治派系主要有“漢大幫”和“秘書幫”,再加上半路殺出的侯亮平和他背後的最高檢,漢東省的政治爭鬥就像是一出“三國演義”。三個勢力互相猜疑,互相打壓,必要的時候又能兩兩合作,共同對付協力廠商。

“漢大幫”是指原漢東大學教授、畢業生為首的一幫高官,主要在政法部門任職。為首的是原漢東大學教授、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也是核心人物。反貪局兩任局長陳海、侯亮平雖與“漢大幫”並無瓜葛,但因為是漢東大學畢業,也被外界認為是“漢大幫”的一員。

而“秘書幫”指的是曾做過原省委書記趙立春秘書的李達康,和李達康身邊的一些人。目前的劇情走向中,“漢大幫”部分成員已經露出了狐狸尾巴,而李達康的“秘書幫”沒有顯露端倪。空降的省委書記沙瑞金態度也從保持中立,開始向李達康方面傾斜。

兩個派系爭鬥的重頭戲就是省委常委會。

省委常委會是決定一省幹部升遷任免的重要會議,祁同偉一直想上位副省長,所以對李達康處處保持客氣忍讓。但祁同偉小聰明太多,他拍馬屁的行為被省委書記沙瑞金在會上點名批評,於是李達康也趁機參一本,把祁同偉在領導父親墓前哭墳的醜事抖摟了出來。

祁同偉這個角色,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沒什麼腦子的馬屁精。隨著劇情的發展,祁同偉的狐狸尾巴已經日益明顯,他放走貪官丁義珍的嫌疑也越來越大。不過即便如此,李達康在省委常委會上如此直白露骨的揭祁同偉的短,打擊“漢大幫”的意圖也太過明顯。

派系爭鬥在中國官場是十分敏感,卻也十分普遍的現象。李達康的人生只有做官這一個目標,甚至為此放棄了家庭生活,為了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同僚傾軋必然是家常便飯。但也不得不說,正是派系傾軋將官場搞得烏煙瘴氣,而驅使官員們鬥來鬥去的,無疑是他們的權力欲。

最後,再說說李達康身邊的人。

在工作上,李達康用人失察。他的屬下除了公安局長趙東來還算形象正面,其餘的都是反面教材。

首先是副市長丁義珍,第一集就貪污跑到美國了。丁義珍之後,李達康又任命區長孫連城擔任光明峰專案新指揮,結果孫連城是個懶政怠政的典型,他不貪污不腐敗,但是也不幹活,看到自己升遷無望,所以在工作上得過且過,沉迷在自己天文學的業餘愛好裡。

在家庭上,李達康也沒有當好一家之主。他的妻子歐陽菁是京州銀行的副行長,結果也腐敗掉了,被查出至少受賄50萬。李達康對妻子受賄的事情早有耳聞,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在夫妻感情不睦,及時簽了離婚協議,才讓李達康全身而退。

作為丈夫,李達康是失敗的,作為父親,李達康可能也不稱職。

李達康的女兒在劇中並沒有露面,但從對話中我們得知,雖然李達康一直刻意提防,但他的商人朋友王大路一直給在美國讀書的李達康女兒提供資助。這種資助是否違規暫且不提,李達康要王大路對女兒轉達的話就暴露了這個“官二代”女兒三觀有多麼扭曲。

李達康和歐陽菁離婚的直接原因就是歐陽菁打算移民美國,如果妻女都移民國外,李達康就成了“裸官”,按中央規定李達康就要辭職。

這些年,裸官現象也成為反腐的一個重點,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官二代”們,花著國家的錢,嘴裡還罵著國家不好,是老百姓最怨恨的群體之一。李達康和王大路的對話,其實就告訴我們,李達康的女兒也被教育成了這種“官二代”,當然這裡面歐陽菁的原因肯定更大一些,但李達康也該承擔責任。

而李達康的朋友王大路,二十多年前曾是和李達康一個班子的幹部。據稱王大路是為李達康頂了雷,才辭去公職,下海經商,保住了李達康的政治前途,由此也能看出李達康對自己的政治生命無比珍惜。

總結:不可否認,李達康在劇中還算是一個形象偏正面的人物(如果後續劇情沒有反轉的話),但他身上暴露的問題也有不少。從抓捕丁義珍到強拆大風廠,再到和歐陽菁離婚,李達康的行事動機絕不是單純的“為人民群眾服務”或“與腐敗分子不共戴天”,而是考慮自己的政績、官運之後,深思熟慮的做出選擇,甚至會180°轉變立場。

就像侯亮平的一句臺詞所說:李達康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政治家。

“政治家”是一個中性詞彙,至少相對于“人民公僕”、“青天老爺”來說,顯得沒有那麼無私,但又比“政客”這樣的貶義詞要正面一些,用來形容李達康這種類型的官員,再合適不過。

其實除了李達康,《人民的名義》中塑造的其他角色也十分豐滿。尤其在官場這個大染缸,很多事情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貪官未必一無是處,溜鬚拍馬的祁同偉曾是中彈不下火線的緝毒英雄;清官也不是無欲無求,反貪英雄侯亮平也喜歡在家裡和老婆攀比誰的官職大。

反腐劇闊別銀幕十多年,很多觀眾可能已經忘記了中國官場百態是什麼樣,部分90後、00後觀眾可能更是沒有一點概念。

在政府的宣傳工作中,我們一直宣傳“焦裕祿”式的好幹部:不升官、不發財、不惜犧牲生命,一心只想為人民服務。事實上《人民的名義》一出,告訴我們那些都是美好的幻想,真實的官場中能有幾個這樣的好官?

雖然國家一直呼籲“公務員不能只想著升官發財”,但希望升官發財是人之常情。無論清官貪官,誰都有自己的欲望,區別就在於通過合法還是非法的手段去實現。

如果硬要說,《人民的名義》中恐怕只有陳岩石能稱得上“焦裕祿”式的好幹部。陳岩石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扛著炸藥包解放全中國,這種血的洗禮讓老革命們的思想覺悟和現在的官員完全不一樣,所以他們能夠捐出全部財產,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而和平年代誕生的官員,不敢奢求他們捐出家產,只要能夠不貪不腐,肯幹實事,老百姓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最後,大海再提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第一集中為丁義珍通風報信的幕後黑手在廁所裡扔了張電話卡,因此會議室裡的每個人都成了懷疑物件。其實仔細觀察那只手的袖口款式、指甲長短,以及沒有佩戴手錶的特徵,完全就能推測出這到底是誰的手,不信大家就多重播幾次吧。

得知下屬的公安分局長程度濫用公權、公報私仇,李達康當場決定將他清理出公安隊伍。

視察經濟開發區,也不忘對手下進行敲打,臺詞很實在,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裡話。

即使面對自己敗家老婆的無理要求,達康書記也能鐵面無私,堅守底線,贏得了觀眾的好感。

不過正所謂“人無完人”,雖然達康書記獲得網友追捧,但大海認為,李達康還算不上一個好官。

套用網友改編的段子“別低頭,GOP會掉;別流淚,祁廳長會笑”,可以總結出李達康這個角色的人物特點:工作上唯GDP論,派系上互相傾軋。

首先說工作上的唯GDP論。

李達康萬事都把GDP放在第一位,為了保住GDP不下滑,反腐工作和人民利益都可以讓路。

在第一集商討如何處理貪官丁義珍時,李達康出於政績考慮,怕引起投資商的大面積出逃,主張與最高檢爭奪辦案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隨後,又有神秘人通過電話向丁義珍通風報信,而李達康在開會時曾多次外出,一度被懷疑是貪腐勢力的幕後大老虎。

後來在處理大風廠強拆問題上,李達康更是昏招迭出。

“116事件”當夜,大風廠工人與拆遷隊對峙導致38人被燒傷,官民矛盾激化。市委書記李達康在矛盾沒有解決的前提下,受公安廳長祁同偉慫恿,居然想強拆大風廠。幸好老檢察長陳岩石竭力阻攔,才沒有讓政府威信掃地。

而李達康在看到陳老的解決方案得到工人擁護、上級肯定後,態度迅速轉變,在記者會上信誓旦旦的宣稱絕不會動用警力參與強拆。

變臉之快,體現了他靈敏的政治嗅覺,也讓拍馬屁總是拍在馬腳上的祁同偉相形見絀。

隨後處理大風廠下崗工人4500萬元的安置費問題,李達康讓政府各部門分攤認領:財政出2000萬,公安拿1000萬,剩下的讓區政府解決。大海當時看到這裡都震驚了,政府資金居然可以這麼用?

李達康這個做法雷厲風行,提高了辦事效率,但也拒絕了下屬的任何異議,體現了他“一言堂”的作風。而且政府資金也就是納稅人的錢,就這麼給貪官和奸商填窟窿,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公安局長趙東來首先表達不滿,覺得無法向上下級交代,甚至提出辭職。

隨後李達康態度轉變,這筆錢也從“政府出”變成了“政府墊付”,然後向山水集團討要。

大海不知道現實中類似的事件都會怎麼解決,也不敢想。很多時候上訪戶、釘子戶篤信的理念都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喝”,這個“奶”從哪來,細思恐極。

其次,說說李達康的派系鬥爭。

《人民的名義》故事發生在虛構的漢東省,該省的政治派系主要有“漢大幫”和“秘書幫”,再加上半路殺出的侯亮平和他背後的最高檢,漢東省的政治爭鬥就像是一出“三國演義”。三個勢力互相猜疑,互相打壓,必要的時候又能兩兩合作,共同對付協力廠商。

“漢大幫”是指原漢東大學教授、畢業生為首的一幫高官,主要在政法部門任職。為首的是原漢東大學教授、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也是核心人物。反貪局兩任局長陳海、侯亮平雖與“漢大幫”並無瓜葛,但因為是漢東大學畢業,也被外界認為是“漢大幫”的一員。

而“秘書幫”指的是曾做過原省委書記趙立春秘書的李達康,和李達康身邊的一些人。目前的劇情走向中,“漢大幫”部分成員已經露出了狐狸尾巴,而李達康的“秘書幫”沒有顯露端倪。空降的省委書記沙瑞金態度也從保持中立,開始向李達康方面傾斜。

兩個派系爭鬥的重頭戲就是省委常委會。

省委常委會是決定一省幹部升遷任免的重要會議,祁同偉一直想上位副省長,所以對李達康處處保持客氣忍讓。但祁同偉小聰明太多,他拍馬屁的行為被省委書記沙瑞金在會上點名批評,於是李達康也趁機參一本,把祁同偉在領導父親墓前哭墳的醜事抖摟了出來。

祁同偉這個角色,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沒什麼腦子的馬屁精。隨著劇情的發展,祁同偉的狐狸尾巴已經日益明顯,他放走貪官丁義珍的嫌疑也越來越大。不過即便如此,李達康在省委常委會上如此直白露骨的揭祁同偉的短,打擊“漢大幫”的意圖也太過明顯。

派系爭鬥在中國官場是十分敏感,卻也十分普遍的現象。李達康的人生只有做官這一個目標,甚至為此放棄了家庭生活,為了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同僚傾軋必然是家常便飯。但也不得不說,正是派系傾軋將官場搞得烏煙瘴氣,而驅使官員們鬥來鬥去的,無疑是他們的權力欲。

最後,再說說李達康身邊的人。

在工作上,李達康用人失察。他的屬下除了公安局長趙東來還算形象正面,其餘的都是反面教材。

首先是副市長丁義珍,第一集就貪污跑到美國了。丁義珍之後,李達康又任命區長孫連城擔任光明峰專案新指揮,結果孫連城是個懶政怠政的典型,他不貪污不腐敗,但是也不幹活,看到自己升遷無望,所以在工作上得過且過,沉迷在自己天文學的業餘愛好裡。

在家庭上,李達康也沒有當好一家之主。他的妻子歐陽菁是京州銀行的副行長,結果也腐敗掉了,被查出至少受賄50萬。李達康對妻子受賄的事情早有耳聞,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在夫妻感情不睦,及時簽了離婚協議,才讓李達康全身而退。

作為丈夫,李達康是失敗的,作為父親,李達康可能也不稱職。

李達康的女兒在劇中並沒有露面,但從對話中我們得知,雖然李達康一直刻意提防,但他的商人朋友王大路一直給在美國讀書的李達康女兒提供資助。這種資助是否違規暫且不提,李達康要王大路對女兒轉達的話就暴露了這個“官二代”女兒三觀有多麼扭曲。

李達康和歐陽菁離婚的直接原因就是歐陽菁打算移民美國,如果妻女都移民國外,李達康就成了“裸官”,按中央規定李達康就要辭職。

這些年,裸官現象也成為反腐的一個重點,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官二代”們,花著國家的錢,嘴裡還罵著國家不好,是老百姓最怨恨的群體之一。李達康和王大路的對話,其實就告訴我們,李達康的女兒也被教育成了這種“官二代”,當然這裡面歐陽菁的原因肯定更大一些,但李達康也該承擔責任。

而李達康的朋友王大路,二十多年前曾是和李達康一個班子的幹部。據稱王大路是為李達康頂了雷,才辭去公職,下海經商,保住了李達康的政治前途,由此也能看出李達康對自己的政治生命無比珍惜。

總結:不可否認,李達康在劇中還算是一個形象偏正面的人物(如果後續劇情沒有反轉的話),但他身上暴露的問題也有不少。從抓捕丁義珍到強拆大風廠,再到和歐陽菁離婚,李達康的行事動機絕不是單純的“為人民群眾服務”或“與腐敗分子不共戴天”,而是考慮自己的政績、官運之後,深思熟慮的做出選擇,甚至會180°轉變立場。

就像侯亮平的一句臺詞所說:李達康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政治家。

“政治家”是一個中性詞彙,至少相對于“人民公僕”、“青天老爺”來說,顯得沒有那麼無私,但又比“政客”這樣的貶義詞要正面一些,用來形容李達康這種類型的官員,再合適不過。

其實除了李達康,《人民的名義》中塑造的其他角色也十分豐滿。尤其在官場這個大染缸,很多事情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貪官未必一無是處,溜鬚拍馬的祁同偉曾是中彈不下火線的緝毒英雄;清官也不是無欲無求,反貪英雄侯亮平也喜歡在家裡和老婆攀比誰的官職大。

反腐劇闊別銀幕十多年,很多觀眾可能已經忘記了中國官場百態是什麼樣,部分90後、00後觀眾可能更是沒有一點概念。

在政府的宣傳工作中,我們一直宣傳“焦裕祿”式的好幹部:不升官、不發財、不惜犧牲生命,一心只想為人民服務。事實上《人民的名義》一出,告訴我們那些都是美好的幻想,真實的官場中能有幾個這樣的好官?

雖然國家一直呼籲“公務員不能只想著升官發財”,但希望升官發財是人之常情。無論清官貪官,誰都有自己的欲望,區別就在於通過合法還是非法的手段去實現。

如果硬要說,《人民的名義》中恐怕只有陳岩石能稱得上“焦裕祿”式的好幹部。陳岩石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扛著炸藥包解放全中國,這種血的洗禮讓老革命們的思想覺悟和現在的官員完全不一樣,所以他們能夠捐出全部財產,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而和平年代誕生的官員,不敢奢求他們捐出家產,只要能夠不貪不腐,肯幹實事,老百姓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最後,大海再提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第一集中為丁義珍通風報信的幕後黑手在廁所裡扔了張電話卡,因此會議室裡的每個人都成了懷疑物件。其實仔細觀察那只手的袖口款式、指甲長短,以及沒有佩戴手錶的特徵,完全就能推測出這到底是誰的手,不信大家就多重播幾次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