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書節特別節目丨夜讀·難忘“風入松”

書香遼寧新征程, 不忘初心助振興。 晚上好, 這裡是遼寧日報新媒體讀書節特別節目。

主播:張爽

上世紀90年代中期, 到北京參加《工人日報》筆會, 聽說北大門前有個書店名叫“風入松”, 便被這詩意的名字所誘惑。

古琴曲有《風入松》, 詞牌子有《風入松》。 “風入松”三個字詩情畫意, 簡簡單單, 卻盡得風流。

什麼是風?什麼是松?誰是風?誰又是松?是哲思、智慧的禪悟嗎?

我是這樣進入“風入松”的:推開很小很普通的店門,

七轉八彎的通道不斷走下去, 很有淘金人的神秘感覺。 沿著樓梯下去, 很長的走廊有曲徑通幽的意思。 走廊裡貼著很多名言, 其中“詩意地棲居”最醒目, 當時我的反應就是人和書就這樣棲居一輩子, 看不到車水馬龍, 心中卻裝著整個世界。 牆壁上所繪之畫, 豐富的想像開啟思想的荒蕪, 這有點像引子, 就像翻看一本書的序言, 讀著讀著已被牽進書中了。

我被“風入松”強烈地吸引, 心裡抑制不住激動。 書店集圖書館、閱覽室、讀書會、英語角、書友茶社于一體。 摘抄有書案, 讀累了可以坐在長臺上休息, 如果你願意, 也可以席地而坐, 放鬆極了。 各個學科書籍的分類詳盡而明瞭, “新書排行榜”“推薦優秀圖書”, 我最早也是在“風入松”看到的。

最令我難忘的是購書人, “書蟲”們推著購物車裝載挑選出來的圖書, 讓我看到人們對知識的渴求, 看到學習的殷實和快樂。

“風入松”書店是北大教授王煒攜一批文人學者創辦的以學術書籍為主的文化書店。 “風入松”人以自己的知識結構、鑒賞能力和學術造詣推介圖書, 同時還舉辦一系列的文化活動, 一時之間, “風入松”成為書香名片。

“風入松”高貴典雅, 卻不挑剔讀者的身份, 它豐盈華美, 卻不拒絕讀者的貧窮, 它和文明以及智慧相通。

如果把讀者比作風, 那麼書店就是松林;如果把知識比作風, 那我們讀者就是松林。 我這樣理解“風入松”, 這樣理解書對人類文明的浸潤。

作者:張篤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