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礦山裡的“弄潮兒”記安徽省淮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曹學濤

4月25日下午, 在參加完淮南市慶祝“五一”暨勞動競賽表彰大會, 走出會議室的安徽中煤新集口孜東礦職工曹學濤, 迫不及待的給家裡打了個電話。

電話的那頭, “爸爸, 你總是說話不算數,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帶著我和媽媽出去看一看?”稚氣未脫的兒子要求道。 “老公, 你總是工作忙, 一天到晚都不回家, 聽說煤礦工作是很辛苦的, 一定要多注意身體。 我們不奢求其他, 只要你每天平平安安, 多回來陪我們說說話就行。 ”性格溫和的妻子一如既往地表達著這樣的想法。

聽著家人的句句肺腑之言, 電話這頭的曹學濤內心已是五味雜陳, 匆忙掛斷電話後, 兩行熱淚再也控制不住順頰而下。

此時, 同事發來的一條短信, 讓曹學濤稍微平復了一下激動情緒。 “你是咱們隊的驕子, 2項國家專利和20余項技術創新成果讓你無愧礦山‘工匠’的美譽。 ”讀著手機螢幕上同事給他發來的短信,

曹學濤悲喜交加, 他不知道還要虧欠家人多久, 但他知道, 只要一天還在工作, 就要滿腔深情灑礦山。

“別人能做的我一定也能做到, 而且一定要幹出個樣來。 ”

更衣、下井、更換設備零部件……熟練完成每一道程式, 曹學濤和工人們乘坐罐籠下到距地面960米的井下。

然後, 在地層深處從事著他每天的工作。

看似簡單的程式, 曹學濤在22年前卻差點因此捲舖蓋回家。 那是1996年, 通過招工進入新集的他當時只有23歲。 “罐籠門一關, 我就後悔了, 特別是進到工作場所, 心就蹦蹦蹦地一直跳。 ”行走在坑窪不平、風聲呼呼的巷道內, 曹學濤動情地回憶著第一次下井的經歷, “這段路, 老工人5分鐘就走完了。 我第一次卻因為走得慢耽誤了工作被當班扣除了工分。 ”

第一個休息日, 曹學濤回了家, 直截了當地告訴父親不想幹了。 看著曹學濤一臉憂鬱, 父親特別心疼, 但還是耐心地開導他。

“別人能做的我一定也能做到, 而且一定要幹出個樣來。 ”憑著不服輸的性格, 一夜思想鬥爭後, 曹學濤鼓起勇氣返回礦上。

但高強度的勞動, 還是時刻考驗著身材瘦小的他。

當年, 由於新集老礦區作業環境差, 生產方式基本上是半機械半人力, 一個班下來, 曹學濤早已累得筋疲力盡。 即便如此, 作為一名煤礦工人, 曹學濤從上班的第一天起, 總是想方設法不掉隊, 從更衣速度和去往工作場所的路上擠時間。

改變, 始於2009年。 2009年5月, 因工作需要, 他從老礦區調到這個智慧化十足的口孜東礦固定設備隊任機工班長, 開始了他事業的最輝煌發展。 口孜東礦主、副井的提升設備都是引進的國外高科技設備, 這對於他來說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也是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 曹學濤不畏困難、勤奮好學、刻苦鑽研, 從機器設備性能原理中學習,

從操作實踐中學習, 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安徽理工大學自學教育考試, 系統學習了機電一體化知識, 獲得大專學歷。 另外, 通過努力學習, 他取得了機修鉗工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

在曹學濤烏黑透亮的工作服上, 縫著一個大口袋, 裡面裝著各種塑封好的說明書。 說起這個大口袋, 還得從曹學濤“學藝”講起。

曹學濤剛來新集公司的時候, 為了學好技術, 白天跟師傅巡查, 掌握各機房電氣元件動作情況及性能和故障排除方法, 晚上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理論知識。 他不斷為自己充電,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 他就讀完了《機工基礎》《液壓學》《機電知識手冊》等專業書籍, 讀書筆記寫了十幾萬字, 這些努力和付出為他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光好學是不行的,剛開始在新集一礦的時候,由於新集一礦建礦時間長,設備老化嚴重,大家幹活都很困難,因為參考資料不多,大型設備的圖紙非常少。沒辦法,我就自己用紙把設備運轉原理圖分成幾個部分畫下來,然後再拼成一個大圖!”曹學濤說。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為了能清楚掌握各元件的動作情況,夏日在酷熱的副井絞車房,曹學濤一忙就是幾個小時。他廢寢忘食,直到把圖紙與實物結合起來弄懂為止。

憑著頑強的毅力和肯吃苦的精神,曹學濤很快就掌握了別人可能需要用幾年時間才能掌握的知識,成為隊上值得信賴的優秀維修機工,還被委以主、副井主絞車房和壓風機房機工維護的重任。

“咱在煤礦工作,就專心搞煤礦生產設備。幹好了,礦上的煤出得多,工資也就多了,大家都開心!”曹學濤說。

曹學濤從一名普通的礦山固定設備機工學徒成長為業務精、技術硬的業務骨幹,成為響噹噹的礦井固定設備維修“頂樑柱”,在業績和榮譽的背後,是他的默默付出。

在感恩中奉獻,他對親人“無情”,對朋友“無義”,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都傾注在了這千米井下。(陳正飛)

“光好學是不行的,剛開始在新集一礦的時候,由於新集一礦建礦時間長,設備老化嚴重,大家幹活都很困難,因為參考資料不多,大型設備的圖紙非常少。沒辦法,我就自己用紙把設備運轉原理圖分成幾個部分畫下來,然後再拼成一個大圖!”曹學濤說。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為了能清楚掌握各元件的動作情況,夏日在酷熱的副井絞車房,曹學濤一忙就是幾個小時。他廢寢忘食,直到把圖紙與實物結合起來弄懂為止。

憑著頑強的毅力和肯吃苦的精神,曹學濤很快就掌握了別人可能需要用幾年時間才能掌握的知識,成為隊上值得信賴的優秀維修機工,還被委以主、副井主絞車房和壓風機房機工維護的重任。

“咱在煤礦工作,就專心搞煤礦生產設備。幹好了,礦上的煤出得多,工資也就多了,大家都開心!”曹學濤說。

曹學濤從一名普通的礦山固定設備機工學徒成長為業務精、技術硬的業務骨幹,成為響噹噹的礦井固定設備維修“頂樑柱”,在業績和榮譽的背後,是他的默默付出。

在感恩中奉獻,他對親人“無情”,對朋友“無義”,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都傾注在了這千米井下。(陳正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