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學家: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屬於一種正常的心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心態?我沒擁有的東西身邊的人也不應該獲得, 雖然這種心理並不那麼光明正大, 但確確實實存在著每個人身上。

或許善良的人還會為自己如此的心理狀態而感到羞愧。

心理學研究表明, 這種不希望他人比自己好的心態是正常人的心理狀態, 精神分析理論研究者將其詳細的的定義為:嫉羨。

產生這種心理活動的初始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因此要去打破可能造成危險的當前狀況。

一家庭中的兩個女孩都非常漂亮, 但由於姐姐早到來兩年, 大家的關注點都凝聚在她那裡, 妹妹鮮少獲得關注與讚美, 所以長此以往心理對姐姐產生了嫉妒心理。 最終把自己轉變為人們眼中的壞孩子, 內心卻是渴望得到注意的。

然而家人卻無從瞭解妹妹的心思, 轉眼到了談情說愛的年紀, 姐姐找了一個稱心滿意的男友, 兩個人情意滿滿。 妹妹的心理充滿了憤怒, 因此她利用各種辦法, 離間他們的感情, 最終達到了傷害姐姐的目的。 姐姐並沒做什麼不好的事情, 家人也沒有顧及到感受, 但對比的存在滋養了嫉妒的生長。

失去了對某些事物的欣賞力, 反而使得自己備受壓力。 所以才會導致我們羡慕嫉妒狀態的持續存在,

這是一種常規性的心理狀態, 大多數都會有, 只要我們能控制好程度。

不要避諱嫉妒心理的存在, 不是聖賢孰能無過。 在此之後要敢於碰觸內心的嫉妒, 瞭解它發生的根源, 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嫉羨的發生。

再次出現這種感覺時, 冷靜一些的看待自己, 真實的去感受嫉妒的感覺, 最後採取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辦法去處理它, 你會發現自己是理性而睿智的。

如果你這樣做, 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舒適, 視野也會隨之變得寬廣。 原諒那些讓你產生這種情緒的人,

或者他們只是無心之失, 只是我們生活的太近, 因而會進行更多的比較, 那些原以為遠不及你的人即便已經超越了你, 一定是在哪裡付出了超於你的努力, 在人生漫長的歲月裡更值得做到的是借鑒他人的長處, 強化自己的能力, 一步步的努力, 一步步的肯定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