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沒有人想死 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 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 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 從胃進腸子, 插了根針進胰臟, 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 我打了鎮靜劑, 不醒人事, 但是我老婆在場。

十一年前我上班的時候, 月薪是720元, 加各種補貼獎金, 總額是800元。 所以, 當我聽說今天的有些小朋友拿1000元的起薪時, 覺得非常吃驚。 這是因為當時我上班的時候, 單位提供免費宿舍, 食堂有伙食補貼, 這兩項日常生活的必要開支節省下來是很大的一筆。

從02年的《少林足球》, 到12年的《西游》, 周星馳花了10年功夫, 四處撞牆, 滿城臭駡, 最後慢慢跨越了那個著名彼得原理, 跨越了自己的欲望和限制, 跨越了作為管理者的無能和無趣, 從傑出演員到一個不錯的導演。 這是我從我的專業角度, 非常尊敬他的地方。

沒有人想死。 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 也想活著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

沒有人逃得過。 這是註定的, 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 是生命變化的媒介, 送走老人們, 給新生代留下空間。

老子最多供你到大學畢業, 然後你就滾蛋。 現在看起來, 中國人青春不老。 父母一直青春, 所以一直供養。 子女青春期漫長,

所以一直接受供養。 佛經裡說子女是來收債的, 大抵不錯。

男人讀到博士是因為智商低, 女人讀到博士是因為情商低。

阿倫在法庭聲稱他經常犯“失去時間”的毛病。 那天他給主教送書, 看見血泊中的屍體就犯了病。 控方代表珍妮特一心 要給阿倫定罪,

查出主教對阿倫等人有性侵害行為, 這樣, 殺人動機就成立了。

在我年輕時, 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EarthCatalog, 當年我們很迷這本雜誌。 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Park的StewartBrand發行的, 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 那是1960年代末期, 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發明, 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Google, 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理想化, 充滿新奇工具與神奇的注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