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員工離職每月僅獲100元競業補償 法院判定數額太少失公平

2018年4月29日訊, 對於一些特定行業和職位, 員工在離職時, 公司會要求員工簽署競業限制協議, 同時給予一定經濟補償。 但陸某在離職時, 僅與公司約定了每月100元的競業限制補償金, 因認為金額過低, 陸某訴至法院。 近日,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終審裁定, 確認每月100元的補償金額顯失公平, 公司應支付陸某競業限制經濟補償2.8萬餘元。

宋溪 製圖

2010年3月, 陸某與某影像公司簽訂了《競業禁止和競爭限制協定》, 約定陸某任職於影像公司期間和終止勞動合同或合作關係二年內, 在陸某遵守協定內容的情況下, 影像公司每月支付其競業禁止補償費50元、競業限制補償費50元。

在雙方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過程中, 仲裁機構裁決, 影像公司應支付陸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1600余元, 陸某認為該補償過低, 於是訴至法院, 要求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應按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計算。

經審理, 一審法院認為, 每月100元的競業限制補償金, 顯失公平, 故支持陸某要求上調補償標準的訴訟請求。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的相關規定計算補償金額, 公司應支付陸某競業限制經濟補償2.8萬餘元。

公司不服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 其認為, 每月100元的補償是雙方基於平等自願的意志簽署的, 該條款應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

北京市三中院經審理認為, 競業禁止和競業限制是對勞動者擇業權的限制, 並一定程度上影響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之後的經濟收入, 而作為對擇業權限制的經濟補償, 應當與擇業受限制而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相對應,

故競業限制補償金不應明顯過低。 本案的補償數額遠遠低於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 該約定標準顯失公平, 一審法院判決並無不當, 應予維持, 故二審裁定駁回上訴, 維持原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