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匠心鑄精英丨長沙市中心醫院楊紅忠主任榮獲“長沙市五一勞動獎章”

朱文青丨 文

陳穎丨 編

李晶丨 審

五一前夕, 從長沙市總工會傳來喜訊:我院呼吸科名醫工作室領銜人楊紅忠主任榮獲“長沙市五一勞動獎章”。 獲獎後楊紅忠主任的朋友圈更新了這樣一條資訊:“感謝長沙市政府、總工會、市衛計委及醫院給我榮光!是榮譽, 也是擔當!我將不忘初心, 奮發圖強共進新的時代!”

楊紅忠, 長沙市中心醫院肺科醫院副院長, 呼吸內科主任, 呼吸科名醫工作室領銜人。 1987年畢業湖南醫科大學醫療專業, 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基層工作委員會常委、湖南省結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沙市結核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學會任職。

在同事和病友的眼中, 楊紅忠主任心胸寬廣, 廉潔立身, 富有朝氣, 在救治生命面前, 是一個沒有時間和貴賤觀念的“醫學大家”;而在同事面前, 是一個毫無等級觀念和充滿耐心的“好家長”。

技術“尖兵”

為患者手到病除

患者陳景文身患肺氣腫、慢阻肺多年, 隨著病情加重, 出現呼吸困難, 經常靠吸氧度日。 經當地醫院CT檢查, 發現他的右肺竟有2/3沒有肺部組織,

形成了一個囊腔, 醫學上稱為“肺大皰”。 病情嚴重, 只能通過手術治療。 可是傳統開胸手術對人體傷害大, 而且陳景文的肺功能已經很差, 難以承受大手術。 當地醫院建議他到大醫院諮詢。 一家大醫院表示, 可以通過微創的活瓣植入肺減容術改善肺功能, 但每植入一個活瓣就要花費四五萬元, 按照他的病情至少要植入3個活瓣。

高昂的費用讓經濟拮据的陳景文幾乎陷入絕望。 在朋友的推薦下, 抱著一絲希望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求醫。 楊紅忠與團隊經過反復研究, 決定為他實施肺大皰負壓引流內固定減容術。 這項新技術創傷小、療效好, 費用低廉。 一周後, 陳景文就康復出院了。

“只有勤學苦練新技術, 才能為患者手到病除。 ”楊紅忠率先在省內開展經支氣管鏡冷凍切除術、氣管(支氣管)內支架植入術等15項介入診療、治療新技術。 特別是用介入技術治療肺部惡性腫瘤, 能大大改善症狀, 提高患者生存品質, 相比化療極大減小了副作用。

“火眼金睛”

診斷疑難雜症

除在新技術上攻堅克難, 楊紅忠憑藉近30年的從醫經驗, 在診斷呼吸科疑難雜症方面也練就了“火眼金睛”。

今年1月, 一名16歲的男孩何群(化名)在摔傷右小腿後出現肺部感染症狀入住呼吸病診療中心, 入院後何群的病情迅速惡化, 開始發高燒, 之後連續三四天不退, 一度達40多度並伴有呼吸急促, 心跳加速, 肺裡已出現多發的空洞。 楊紅忠帶領團隊迅速成立專家組, 經仔細檢查發現男孩腿部受傷後打夾板部位已經發生感染, 專家組聯合骨科會診、緊急安排手術, 手術切開發現, 男孩的皮下軟組織、肌間隙、關節腔內、骨膜下全是積膿, 進一步的磁共振檢查發現何群的腿部感染已經進展至急性化膿性骨髓炎。

經細菌培養、痰液培養和血液培養發現身體三個部位都培養出了細菌MRSA,證實為嚴重的血源性感染,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超級細菌。所謂超級細菌,就是對目前大部分抗生素耐藥的細菌。這種細菌引起的肺炎,先期常常有流感樣表現,病程呈爆發性。有資料顯示,感染MRSA的患者48小時生存率僅為63%。

診斷明確後,楊紅忠帶領團隊不斷調整抗生素方案,同時又請心胸外科行微創手術加強胸腔膿液引流。經過治療方案的調整和精心護理,在呼吸監護室裡經過15天生與死的奔跑,醫護人員終於跑贏了死神,將何群搶救了回來。

“傳幫帶”

共同成長促發展

作為科室領頭人,楊紅忠認為“傳幫帶”很重要,他的責任是帶領每一位醫護人員共同成長。

在科室查房,每次遇到典型病例、疑難病情,楊紅忠都會現場授課,並通過“尖銳”的提問“逼”著大家更主動地學習、成長。

“不管科室工作多緊張,楊主任都積極選送醫護人員外出進修,並把學到的新思維、新技術及時與同事分享。”副主任醫師朱錦琪說,寇里將每週二定為集中學習日,組織大家圍繞疑難病例、典型病種、先進技術、醫療安全等進行討論學習。

楊紅忠將醫院呼吸科細分為胸部惡性腫瘤學組、胸部介入診斷與治療學組、呼吸危重症學組等5個學科小組,積極培訓骨幹力量,讓呼吸科每個病區都有主攻方向,做到“人人有專長,個個有發展”。

楊紅忠表示,不久的將來長沙市中心醫院的呼吸病學科將成為全省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區域性呼吸病學診療中心。同時,呼吸科名醫工作室將積極投身社區、鄉鎮,直接對口支持雨花區東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跳馬鎮中心衛生院,為其提供醫療幫扶、帶教指導等服務。

名醫名片

楊紅忠

男,53歲,醫學博士

門診時間:週二全天

聯繫電話:0731-85667629、85667649

名醫簡介:主任醫師,中南大學呼吸病學碩士導師。1987年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後獲中南大學呼吸病學碩士、博士學位。從醫29年來,前面24年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從事呼吸病學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承擔並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委、省衛生廳課題5項,發表專業論文40餘篇,參編出版專著5部。2011年作為人才引進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擔任科主任。擅長呼吸道常見病、危急重症、疑難雜症等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在肺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規範化化療、術後化療、新輔助化療、放化療後併發症處理等方面有豐富經驗。

經細菌培養、痰液培養和血液培養發現身體三個部位都培養出了細菌MRSA,證實為嚴重的血源性感染,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超級細菌。所謂超級細菌,就是對目前大部分抗生素耐藥的細菌。這種細菌引起的肺炎,先期常常有流感樣表現,病程呈爆發性。有資料顯示,感染MRSA的患者48小時生存率僅為63%。

診斷明確後,楊紅忠帶領團隊不斷調整抗生素方案,同時又請心胸外科行微創手術加強胸腔膿液引流。經過治療方案的調整和精心護理,在呼吸監護室裡經過15天生與死的奔跑,醫護人員終於跑贏了死神,將何群搶救了回來。

“傳幫帶”

共同成長促發展

作為科室領頭人,楊紅忠認為“傳幫帶”很重要,他的責任是帶領每一位醫護人員共同成長。

在科室查房,每次遇到典型病例、疑難病情,楊紅忠都會現場授課,並通過“尖銳”的提問“逼”著大家更主動地學習、成長。

“不管科室工作多緊張,楊主任都積極選送醫護人員外出進修,並把學到的新思維、新技術及時與同事分享。”副主任醫師朱錦琪說,寇里將每週二定為集中學習日,組織大家圍繞疑難病例、典型病種、先進技術、醫療安全等進行討論學習。

楊紅忠將醫院呼吸科細分為胸部惡性腫瘤學組、胸部介入診斷與治療學組、呼吸危重症學組等5個學科小組,積極培訓骨幹力量,讓呼吸科每個病區都有主攻方向,做到“人人有專長,個個有發展”。

楊紅忠表示,不久的將來長沙市中心醫院的呼吸病學科將成為全省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區域性呼吸病學診療中心。同時,呼吸科名醫工作室將積極投身社區、鄉鎮,直接對口支持雨花區東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跳馬鎮中心衛生院,為其提供醫療幫扶、帶教指導等服務。

名醫名片

楊紅忠

男,53歲,醫學博士

門診時間:週二全天

聯繫電話:0731-85667629、85667649

名醫簡介:主任醫師,中南大學呼吸病學碩士導師。1987年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後獲中南大學呼吸病學碩士、博士學位。從醫29年來,前面24年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從事呼吸病學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承擔並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委、省衛生廳課題5項,發表專業論文40餘篇,參編出版專著5部。2011年作為人才引進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擔任科主任。擅長呼吸道常見病、危急重症、疑難雜症等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在肺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規範化化療、術後化療、新輔助化療、放化療後併發症處理等方面有豐富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