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開設“生死學”課程真的是矯情嗎

近日據梨視頻, 廣州大學便有一位教授老師, 名為胡宜安, 他開發了一門“生死學”的課程, 通過讓學生寫遺囑或墓誌銘的方式, 從主觀上臆想“人之將死”的感受, 從而達到對生命的敬畏, 以及通過生死教育, 讓學生學會珍惜生命和親情。 這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有網友認為只有真正快要死亡的人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死亡, 其他人都是矯情。

無獨有偶。 4月6日, 重慶工商大學的一些同學通過某種方式體驗“死亡”。 這一舉動引發很多網友不解, “這可以體驗出什麼?”, 並認為此舉“無意義”。

高校開設此類體驗“死亡”的課程並非矯情,

它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意義重大, 從長遠看也有助於改變中國人對死亡話題的偏見。 長期以來,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中國人普遍認為“死亡”是極不吉利的話題, 對這一話題極度避諱, 甚至談之色變。 但這樣消極的回避就能解決問題了嗎?其實不然, 從小到大, 由於“死亡”教育的缺失, 很多人對“生死”其實是迷茫的。 筆者曾經也是迷茫者之一, 時常陷在困惑的思緒裡百思不得其解。 當內心的疑問無處言說時, 有的人選擇將死亡的疑問埋在心底, 有的人則通過其他管道求解。 如胡宜安教授所說, 如今學生更多地選擇從一些亞文化, 或者所謂的流行歌曲中, 尋求生死問題的答案。 然而通過這樣不系統的認知管道,
學生很容易被一些錯誤思想觀念的誤導, 從而形成不正確的生死觀。

現在, 廣州大學開設“生死學”選修課, 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解答生死問題的正規學術平臺, 在一定程度上能填補“生死學”教育的空白。 據報導, 該選修課設置了給自己寫遺囑、墓誌銘的環節, 個人把自己放到死亡的情境中, 設身處地地感知死亡。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他的名著《存在與時間》中提到,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 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生死學”選修課讓學生在課上通過寫遺囑、寫墓誌銘的方式, 正是讓學生通過接近死亡來領悟生的意義。 知死才知生, 當我們不瞭解死亡, 不願意正視死亡, 就難以體會生命的珍貴,

也容易對生命缺乏敬畏之心。

有人說, 死亡賦予了生命最大的意義。 筆者深以為然, 不知生命的終結, 又怎懂生之珍貴呢?不懂生之珍貴, 又怎會敬畏生命呢?我們應該認識到, 每個人生命只有一次, 且終將終結, 才不會浪費活著的光陰。 直面避諱, 理解生與死, 懂得死亡的意義, 不會讓人覺得悲觀, 反而會讓人多一份坦然, 更珍惜當下。

在此引用一句西方人對中國人的評價:活著的時候, 中國人渾渾噩噩的浪費生命, 仿佛生命永遠不會結束;而當死亡來臨時, 中國人又往往撕心裂肺到哭號, 仿佛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不能說它概括了全部中國人的生存狀況, 但不得不承認, 這樣的評價的確戳中了不少國人的痛點。 歸根到底,

這很大程度上是死亡教育缺失的結果, 我國的生死教育更多的是生命教育, 對死亡話題較少談及。 如今, 有高校開設“生死學”課程, 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希望更多的人通過接受死亡教育, 能摒棄傳統文化裡腐朽落後的包袱, 在死亡這一問題上不再畏縮回避。 與其“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如及早明瞭死亡的意義, 以更昂揚的姿態正視生死。

文/蔡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