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來福諧波|頭條」符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僅15家 是門檻高還是水分大?

今日推薦

高工機器人CEO圈群招募中,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微信號:13632944360入群;添加微信時請備註單位-姓名-職務, 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

2018年4月20日, 工信部公佈了最新符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以下簡稱《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 數量卻我們大吃一驚。 在工業機器人蓬勃發展的當下, 中國擁有500多家本體、3000多家集成商。 但符合《規範條件》的只有15家, 少的可怕。

是這個《規範條件》門檻太高還是我國目前工業機器人領域水分太多?高工機器人網採訪了多家工業機器人企業高層, 與大家一起探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規範條件》的公佈對工業機器人市場又會有哪些影響。

■《規範條件》門檻是什麼?

《規範條件》是國家工信部在2016年12月29日為推進工業機器人行業健康發展, 按照《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部署所制訂的。 《規範條件》對工業機器人本體及集成商企業的規模、技術等等方面進行了一些規定要求。 高工機器人簡單總結為以下幾點:

1、企業規模:本體年收入>5000萬或年產量超2000台;集成商年收入>1億

2、品質要求:所有檢測設備有CNAS認可的校準報告;產品須獲CR認證;平均無故障時間不低於50000小時。

3、研發創新:工業機器人相關專利不少於6項(發明至少1項);研發投入不低於上年營收的4%;具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或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科技獎勵。

4、從事研發、設計等工作人員數量不少於15人, 占企業總人數比例不低於20%。

仔細來看, 會發現這幾個條件對於國內大部分工業機器人廠商來說還真挺難。 單就CR標準這一塊就刷掉了絕大多數廠商。 高工機器人瞭解到目前機器人行業符合CR標準的產品僅35款, 工業機器人則只有18款。 再加上50000小時無障礙時間(約68個月)。 幾乎將大部分中小企業以及初創公司刷了下去。

新時達機器人研發總監張敏梁博士認為該標準門檻的確較高。 但得益於母公司上市企業新時達電氣多年的技術積澱、人才積累和資本實力, 讓新時達能滿足這些要求。 其中新時達建立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新時達的一個加分項。

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同樣認為,

CR標準以及50000平均無故障時間要求比較苛刻。 另外擁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這一條件對於很多企業也是一個挑戰。

■《規範條件》長線利好

新時達機器人研發總監張敏梁博士對《規範條件》很是認同, 他認為工信部《規範條件》是目前較為全面的國家標準, 涉及綜合條件、企業規模、品質要求、研發創新能力、人才實力、銷售和售後服務、社會責任、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規範要求, 為工業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企業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

這個標準的推出, 對有實力、有長遠投入計畫的企業是利好。 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國產工業機器人產品品質, 規範市場秩序, 維護使用者權益, 進而提升國產機器人品牌的信譽, 促進更多的製造業企業使用國產機器人。

配天副總經理索利洋認為, 國家推出《規範條件》是對行業的一種規範和約束, 但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從目前配天的合作客戶來看, 並沒有特別看重這一《規範條件》, 更注重產品的品質、價格。 哪家產品好, 客戶稍微研究或者通過產品的橫向測試就會明白。

不過索利洋表示, 這個《規範條件》出現的很及時。 目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企業大大小小、規範性不強。 國家制訂這個名單, 有很強的引導性及約束力。 配天機器人今年會通過CR標準, 也將會申請第二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

入選的只有15家, 看著非常少, 細想倒也正常。 一方面, 政府要求的條件的確比較高;另一方面, 申報時間僅有半年時間, 再加上由政府下達檔,

很多企業並沒有參與到申報中來。 索利洋還特別提出來, 這種政策類的申報, 通過政府下發固然不錯, 但如果能通過像高工機器人這種行業知名度較高的媒體宣傳, 傳播速度和範圍可能會更快、更廣泛。

據GGII資料顯示, 2017年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金額為200億元。 2018年僅第一季度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金額約為75億元, 預計2018年將達到300億元, 較2017年投融資金額增速超過35%。

超大的市場規模與投融資的進入, 讓市場過於狂熱, 有一個國家級規範化標準出臺, 對野蠻生長的當下恰是時候。 先不提是否全面, 起碼能為目前中小型企業以及初創團隊提供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

■ 繁榮背後的虛弱, 尚需創新能力

此次出臺的《規範條件》, 一方面強調了企業的創新性,一方面也考核產品的穩定可靠性,這確實是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對於中大型企業來說,這是成為未來獨角獸的一個好機會;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指南針,對企業的未來規劃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對行業而言,也敲響警鐘,“不要看到這繁榮的表像,便認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已走在世界前列,僅僅一個標準就刷掉了這麼多企業,居安思危永遠都沒錯。”

國貨當自強!!!

附:符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

高工機器人已經建立了全國範圍的智慧製造改造專案庫,我們將會把專案推介給有服務能力的集成商,請您完整填寫調查表,以便我們提供更精准的推薦服務。戳“閱讀原文”,立即填寫。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來福諧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調研

一方面強調了企業的創新性,一方面也考核產品的穩定可靠性,這確實是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對於中大型企業來說,這是成為未來獨角獸的一個好機會;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指南針,對企業的未來規劃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對行業而言,也敲響警鐘,“不要看到這繁榮的表像,便認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已走在世界前列,僅僅一個標準就刷掉了這麼多企業,居安思危永遠都沒錯。”

國貨當自強!!!

附:符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

高工機器人已經建立了全國範圍的智慧製造改造專案庫,我們將會把專案推介給有服務能力的集成商,請您完整填寫調查表,以便我們提供更精准的推薦服務。戳“閱讀原文”,立即填寫。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來福諧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調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