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周點睛:大溪口至南廣景觀帶建成 江畔再添新景

【一周新聞點睛】

他, 身著警服一心為民;他, 與病魔抗爭十三年, 卻依舊堅守在一線;他, 只是一名普通的交警, 沒有豪言壯語, 不求豐功偉績, 卻將事業做到極致, 把平凡化為傳奇, 在平凡的崗位恪盡職守, 他深知責任如山, 使命如天, 他便是宜賓市第五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陳宏友。

服務為民 他是大家眼中的“陳老師”

陳宏友只是珙縣公安局交管大隊車輛管理所一名普通的民警, 今年2月底剛退休, 同事們都喜歡親切地稱呼他為“陳老師”。

退休前, 陳宏友的日常工作就是辦理牌證、年檢車輛、接待群眾、宣傳交通法規等聽起來簡單而瑣碎的內容,

但作為一名查驗員, 他每天都要來回于車管所門口的一塊空地和辦證大廳, 為車輛辦理上戶、年檢等手續, 一天最多的時候有70余輛車要上戶年檢, 意味著他要往來140多次, 如果車輛來往頻繁, 他甚至要連續站幾個小時, 無論是炎炎夏日的揮汗如雨, 還是寒冬臘月的滴水成冰, 他都是如此, 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交警工作, 陳宏友一干就是30年, 珙縣珙泉中隊、上羅中隊、巡場中隊、車輛管理所, 處處都有他的身影。 這麼多年下來, 陳宏友對所有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都非常耐心, 從未有過一絲抱怨, “我從來沒有考慮那麼多, 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的責任, 我只想儘快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陳宏友是這樣說的,

也是這樣做的。

“他非常有耐心, 責任心很強, 我們來辦理業務, 不懂的他都會耐心講解, 資料中哪怕有一個字不對他都會堅持退回不予辦理。 ”在車主張光連眼中, 陳宏友是個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的好警官。 正如張光連所說, 陳宏友在日常工作中處處為群眾著想、換位思考, 把為民服務落實在方方面面。

為了使辦事群眾熟知辦牌、辦證流程, 陳巨集友創新性地提出了將車、駕、管工作流程與收費標準印製成宣傳單向群眾散發, 使老百姓足不出戶便能瞭解車管工作的整個流程, 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特殊的父女藝術照:爸爸, 女兒送您最後一程

父女倆同坐一張課桌。 , 終點翠屏山公園松溪三岔口, 規劃紅線面積約為 1.8公頃。

人行棧橋全長約900米。 其中, 真武路—上跨鐵路橋西側平臺段, 棧橋主園路寬度3米;平臺—松溪段, 棧橋主園路寬度4米。 棧橋的設置, 旨在提供遊客安全的步行通道進入翠屏山公園。

宜賓稻蝦共作第一人:想把家鄉建成“龍蝦之鄉”

劉偉養殖的龍蝦個頭大, 品質好。

大學畢業 他要回農村養殖龍蝦

今年30歲的劉偉是宜賓縣普安鎮土主村人, 他從小思維活躍, 學習上從不讓爸媽操心。 2008年, 劉偉成為宜賓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的一名大學生。

和許多年輕男孩一樣, 劉偉心中也有一個軍營夢。 因此, 在大學二年級時,

他通過層層篩選, 成了一名軍人。 部隊嚴格的訓練, 鍛煉了他剛毅的性格, 也為他後來的創業打下了基礎。

在部隊, 他與來自江蘇的一位戰友關係十分要好。 聽戰友介紹, 在江蘇省盱眙縣, 因養殖龍蝦, 當地人都十分富有。 這讓劉偉想到, 家鄉普安鎮水資源豐富, 他小時候經常到田裡去釣龍蝦。 從此, 對於有關龍蝦的新聞和事項, 劉偉格外留意。

2011年10月, 劉偉退役回到了宜賓學院繼續完成剩下的學業。 因為從小喜歡養魚、養蝦, 回到大學後, 勤奮的劉偉又選修了水產養殖專業, 並成功獲得學位證書。 2013年6月, 劉偉大學畢業, 作為一名化學專業的本科生。 他的就業前景很好, 但他最終選擇創業。

做點什麼好呢?想起戰友的家鄉養殖龍蝦, 於是劉偉開始試養龍蝦。聽說兒子要養龍蝦,劉偉的父母極力反對。父母認為,好不容易供養他讀了大學,劉偉應該像其他大學生一樣,在城市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劉偉卻想學以致用,努力拼搏,實現夢想。最終,他說服了父母,同意他養殖龍蝦。

於是劉偉開始試養龍蝦。聽說兒子要養龍蝦,劉偉的父母極力反對。父母認為,好不容易供養他讀了大學,劉偉應該像其他大學生一樣,在城市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劉偉卻想學以致用,努力拼搏,實現夢想。最終,他說服了父母,同意他養殖龍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