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個個都是將軍之才(十一)

41、蕭大鵬——紅二十軍軍長

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並被選為於都縣中小學學生聯合會主席。 1927年1月, 由黨組織派往武昌入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 同年6月結業返回於都, 參與領導東鄉農民運動。 1928年2月起參與領導南鄉農民暴動、橋頭農民暴動, 後任江西工農革命軍第三師七縱隊二區隊隊長。 同年9月任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二團一連(相當於營建制)連長。 參加了攻克樂安, 興國等戰鬥。 1930年3月, 調任贛南赤衛軍總指揮部總指揮, 領導贛南各縣赤衛隊開展武裝鬥爭。 同年7月, 調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一七二團團長。

率部多次參加攻打吉安的戰鬥。 10月指揮所部攻克永豐縣城。

1931年1月任紅二十軍軍長, 後兼中共湘贛(河西)臨時總前委委員。 率部到永新、蓮花、安福一帶, 開展土地革命。 同年4月起, 為配合中央紅軍主力反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 取得安福, 南康作戰的勝利。

7月率部回到於都縣平頭寨, 因富田事變被錯定為反革命暴動而受到株連, 遭到誣陷殺害。

42、潘心源——紅四軍政委

潘心源(1904-1931)紅四軍政委, 紅十三軍政委, 革命烈士。 又名潘心元, 化名彭清泉。 1904年2月生於瀏陽縣豐裕鄉一個富裕家庭。 1920年考入長沙岳雲中學讀書。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 中共湘區委員會派他到瀏陽, 以小學教師身份為掩護, 開展革命工作, 建立了瀏陽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掀起了農村革命高潮。 1926年10月建立中共瀏陽地方執行委員會, 任書記。 1927年2月, 他根據革命形勢的發展, 積極培訓農民革命武裝力量, 及時組織了瀏陽工農義勇隊, 任黨代表。 同年作為湖南代表, 出席了在武漢召開的中共五大。

1927年9月, 他參加了秋收起義的準備工作, 出席了在安源召開的軍事會議。 陪同毛澤東到銅鼓直接指揮起義部隊。 1928年任中共湘東特委副書記、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農民部長, 堅持在平、瀏、醴地區領導革命鬥爭。 1929年任中央巡視員, 到湘贛紅軍中傳達黨的六大精神, 檢查工作, 參加朱毛紅軍的領導工作。

1930年2月當選為紅四、五、六軍總前委常委。 歷任紅三軍代理政委、紅四軍政委、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 參加了紅軍第二次攻打長沙之役。 1930年底, 他以中央巡視員身份留在湘鄂贛蘇區指導反"圍剿"鬥爭。 1931年, 經周恩來安排, 他以中央巡視員身份, 赴浙南地區工作, 任浙南紅十三軍政委。 1931年在浙江省玉環縣因叛徒出賣, 被捕犧牲, 年僅27歲。 在其就義地建有"紅十三軍烈士墓", 以志紀念。

43、赫光——紅二十四軍軍長

赫光(1902~1931) 原名萬錫紱, 字季璽。 甘肅省海原縣楊郎鎮萬家堡子(今寧夏固原市楊郎鄉萬家堡子村)人。 1922年, 隴東鎮守使張兆鉀, 為擴充私人勢力, 在青年學生中招考軍官。 赫光應考, 被派到北洋軍閥吳佩孚辦的洛陽講武堂學習軍事。

1925年6月, 萬錫紱來到開封, 改名赫光, 參加了党領導的地下工作, 並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 高桂滋部參加第二次北伐行動, 奉命向山東省轉移。 在山東金鄉縣境內發動兵變未能成功, 赫光遵照黨的指示, 通過關係離開軍部, 到基層去當了一名營長, 為黨掌握到一營武裝的實際指揮權。1931年7月4日,領導了平定兵變。赫光率領全軍,回師盂縣,於7月20日,進駐阜平縣城。1931年7月26日,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成立。石友三部師長沈克稱戰敗走投無路,願意參加紅軍,請求收編。紅軍當時受第三次"左"傾路線的錯誤影響,對敵人失去應有的警惕,結果上了沈克的當。8月11日,在縣城西的法華村騙殺了前來授降的紅二十四軍軍長赫光。赫光軍長犧牲時年僅二十九歲。

44、周維炯——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

周維炯1908年生於河南商城上樓房(今屬安徽金寨)。1923年入商城筆架山甲種農業學校讀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底受黨組織派遣,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8年春商城縣委積極籌畫武裝暴動,1929年5月6日參加領導以丁家埠民團為主發動的商南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他任師長。領導創建豫東南蘇區。後率部策應六霍起義,為紅33師和皖西蘇區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1930年5月起,任第1軍第3、第2師師長,第4軍11師師長,參與指揮攻克霍山、英山、光山等縣城的戰鬥,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一、二次反"圍剿"和蘄黃廣地區作戰。1931年3月在鄂豫皖紅軍全殲國民黨軍第34師的雙橋鎮戰鬥中,率所部第33團和第10師28團,迅猛插入國民黨軍指揮中心,使其指揮失靈,對戰鬥全勝起了重要作用。1931年10月,由於反對張國燾"左"傾冒險計畫而遭誣陷。周維炯被殺害于河南光山新集(今新縣),年僅23歲。

為黨掌握到一營武裝的實際指揮權。1931年7月4日,領導了平定兵變。赫光率領全軍,回師盂縣,於7月20日,進駐阜平縣城。1931年7月26日,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成立。石友三部師長沈克稱戰敗走投無路,願意參加紅軍,請求收編。紅軍當時受第三次"左"傾路線的錯誤影響,對敵人失去應有的警惕,結果上了沈克的當。8月11日,在縣城西的法華村騙殺了前來授降的紅二十四軍軍長赫光。赫光軍長犧牲時年僅二十九歲。

44、周維炯——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

周維炯1908年生於河南商城上樓房(今屬安徽金寨)。1923年入商城筆架山甲種農業學校讀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底受黨組織派遣,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8年春商城縣委積極籌畫武裝暴動,1929年5月6日參加領導以丁家埠民團為主發動的商南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他任師長。領導創建豫東南蘇區。後率部策應六霍起義,為紅33師和皖西蘇區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1930年5月起,任第1軍第3、第2師師長,第4軍11師師長,參與指揮攻克霍山、英山、光山等縣城的戰鬥,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一、二次反"圍剿"和蘄黃廣地區作戰。1931年3月在鄂豫皖紅軍全殲國民黨軍第34師的雙橋鎮戰鬥中,率所部第33團和第10師28團,迅猛插入國民黨軍指揮中心,使其指揮失靈,對戰鬥全勝起了重要作用。1931年10月,由於反對張國燾"左"傾冒險計畫而遭誣陷。周維炯被殺害于河南光山新集(今新縣),年僅23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