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個個都是將軍之才(八)

29、伍中豪——紅一軍團十二軍軍長

伍中豪(1903-1930), 名昭茀, 湖南衡陽耒陽市區伍家村人。 秋收起義重要領導人,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與領導人之一, 開闢了贛南根據地、閩西根據地, 建立夏幽根據地, 歷任紅四軍第三縱隊司令、紅四軍前委委員、紅十二軍軍長、紅二十軍軍長。 與林彪、黃公略一起被稱為井岡山鬥爭時期毛澤東的“三驍將”。

伍中豪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學, 不久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5年5月, 入黃埔軍校第四期, 畢業後派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任軍事考官, 與毛澤東結識。 1926年7月參加北伐, 隨軍進入湖南, 被中共派回地方工作。 1927年5月“馬日事變”後, 轉入武漢, 任國民政府警衛團第十連連長。 1927年9月, 伍中豪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 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 伍中豪參加指揮大小戰鬥近百次。 他英勇善戰, 打了許多勝仗。

1929年3月, 任紅四軍第三縱隊司令。 同年5月, 率部三次攻克龍岩, 全殲敵陳國輝旅2000多人。 6月, 任紅十二軍軍長, 8月, 任紅二十軍軍長、前敵委員。 1930年9月, 參加打吉安。

1930年10月初, 伍中豪與警衛排戰士途經安福縣, 遭靖衛團襲擊, 伍中豪組織突圍, 至安福城郊亮家山時, 彈盡援絕, 被靖衛團殺害。 時年25歲。

30、劉子泉——紅四十九師師長

劉子泉(1904~1930), 亦名光藻, 字顯卿, 湖北興山縣普安鄉居坪村人。 1923年夏, 考入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25年秋加入國民黨, 1926年進湖北省黨務幹部學校學習,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3月回興山, 參與籌備國民黨興山縣黨部, 任峽口區黨部常務委員。 大革命失敗後, 於9月參與籌建興山縣人民自衛局, 任局長, 秘密發展中共黨組織。 設"大道會"總佛堂,

任"神兵"總代表, 統轄全縣"神兵"千餘。

1930年4月任巴興歸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 5月, 率遊擊大隊首次攻克興山縣城。 鄂西遊擊大隊改編, 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十九師, 劉任師長。 9月, 與副師長黃大鵬率部再次攻克興山縣城。 鄂四特委巡視員李文軒責劉驕傲自滿, 欲撤其師長職, 致劉部眾反感, 聚於縣蘇維埃政府門前, 其勤護兵鐘榮山開槍將李擊斃。 縣委由是懷疑劉存投敵異心, 乃于同年10月將其秘密處死。 1986年獲平反昭雪, 恢復黨籍。

31、周逸群——紅二軍團政委

周逸群(1896-1931), 字立鳳, 祖籍湖北省蒲圻縣, 出生於貴州省銅仁市。 賀龍同志的入黨介紹人, 早期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締造者之一, 中國共產黨三大革命根據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的創建者之一。

周逸群1896年生於貴州省銅仁縣(現為銅仁市)城關鎮, 1919年春, 周逸群東渡日本, 入東京慶應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 1923年回國, 在上海參加創辦《貴州青年》旬刊, 1924年10月入黃埔軍校第2期學習。 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 在國民革命軍賀龍部任師、軍政治部主任。

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 起義軍南下後任第20軍第3師師長, 1928年1月, 周逸群任中共湘西北特委書記, 與賀龍赴湘西北地方開展武裝鬥爭, 途中參與領導鄂中鄂西地區年關暴動和桑植起義。

1930年2月, 周逸群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 兼任政治委員,與軍長曠繼勳率部連克潛江、郝穴、調弦口等城鎮。1930年4月主持召開鄂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1930年7月率紅6軍與紅4軍在公安縣會師組成紅2軍團,任軍團政治委員、中共前委書記,與賀龍領導創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1930年9月,調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兼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主席。

1931年5月,夏曦在蘇區進行了殘酷的"肅反"運動,其間,殘忍殺害了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萬濤、朱勉之、宋盤銘、葉光吉、盛聯均等千余名紅軍高級將領和各級指揮員,以及大批地方領導和無辜群眾。周逸群時年僅35歲。

32、李明瑞——紅七、紅八軍總指揮

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流人。1896年11月9日誕生於北流縣清灣鄉朱砂地村。1918年夏至1920年秋在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第一期學習炮科。1920年畢業後在桂軍中任連長、營長、團長。1926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旅長、師長、副軍長。在北伐戰爭中,率部參加賀勝橋和德安等戰役,被譽為虎將。1929年6月,率領部隊從湖北返回廣西,任國民黨廣西綏靖主任和軍事特派員。同年10月成立面路討蔣總司令部、任副總司令。

1930年1月李明瑞經陳豪人、張雲逸介紹,黨中央批准,宣誓參加共產黨,從龍州到達右江革命根據地;2月,與鄧小平、俞作豫等領導龍州起義,成立紅八軍和左江革命委員會。旋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率領紅七軍轉戰到達中央蘇區。期間參與三次反圍剿,戰功赫赫,中央軍委授予紅七軍一面錦旗,上面繡著“轉戰千里”四個大字。1931年10月,在“肅反”擴大化中被誣陷殺害於江西省雩都縣(今於都縣)。1945年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

兼任政治委員,與軍長曠繼勳率部連克潛江、郝穴、調弦口等城鎮。1930年4月主持召開鄂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1930年7月率紅6軍與紅4軍在公安縣會師組成紅2軍團,任軍團政治委員、中共前委書記,與賀龍領導創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1930年9月,調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兼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主席。

1931年5月,夏曦在蘇區進行了殘酷的"肅反"運動,其間,殘忍殺害了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萬濤、朱勉之、宋盤銘、葉光吉、盛聯均等千余名紅軍高級將領和各級指揮員,以及大批地方領導和無辜群眾。周逸群時年僅35歲。

32、李明瑞——紅七、紅八軍總指揮

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流人。1896年11月9日誕生於北流縣清灣鄉朱砂地村。1918年夏至1920年秋在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第一期學習炮科。1920年畢業後在桂軍中任連長、營長、團長。1926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旅長、師長、副軍長。在北伐戰爭中,率部參加賀勝橋和德安等戰役,被譽為虎將。1929年6月,率領部隊從湖北返回廣西,任國民黨廣西綏靖主任和軍事特派員。同年10月成立面路討蔣總司令部、任副總司令。

1930年1月李明瑞經陳豪人、張雲逸介紹,黨中央批准,宣誓參加共產黨,從龍州到達右江革命根據地;2月,與鄧小平、俞作豫等領導龍州起義,成立紅八軍和左江革命委員會。旋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率領紅七軍轉戰到達中央蘇區。期間參與三次反圍剿,戰功赫赫,中央軍委授予紅七軍一面錦旗,上面繡著“轉戰千里”四個大字。1931年10月,在“肅反”擴大化中被誣陷殺害於江西省雩都縣(今於都縣)。1945年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