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經濟下的勞動者②丨走出自我否定,全職媽媽變身網課達人

編者按

新時代催生新經濟, 帶來新舊動能反覆運算更替, 並深刻改變人們的勞動方式。 一批勞動者正在尋找新的定位、創造新的價值, 成為新經濟堅實的基礎和有效的驅動。 他們怎樣面對全新的市場和職場?又有怎樣的辛勞和期待?從今天(4月29日)開始, 新湖南用戶端連續三天推出五一特別策劃“新經濟下的勞動者”, 敬請關注。

原標題:知識付費時代, 全職媽媽變身網課達人實現自我價值

新湖南用戶端記者 吳名慧

人們生活的變化是經濟新時代的縮影, 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聯網時代, 獲取知識的管道越來越多元化,

消費者為優質內容付費也漸成趨勢。 “互聯網+知識”大潮下, 網課這種新型教學形式應運而生。

“新經濟下的勞動者”特別策劃帶您走近長沙的網課達人閆豔——線下她是全職媽媽, 上網“變身”為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的網課老師, 通過網上授課, 她與家長們分享知識, 提供教學服務, 用辛勤勞動實現自我價值。

(閆豔正在錄製音訊課程)

全職媽媽變身網課達人

見到閆豔時, 她剛剛把一雙兒女送到家對面的幼稚園。 她笑說, 每天“暫別”崽崽的時間就是自己的工作時間——備課、改作業、收拾教具、為學生答疑, “每週四天更新網課教程, 外加全年無休的答疑交流, 工作量還真不小”。

在網上, 閆豔的學生更習慣稱呼她為真誠媽媽, 而她的學生並非孩子們, 而是和她一樣的小孩家長。 這些媽媽級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她們在閆豔開設的網課頻道交流學習如何更好地為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教育, 全年上54周的課, 每週7天都有不同的課程內容。 學費標價是一年1999元, 實際支付時還會有相應的折扣。

(雖然提前製作了一年時間的課程表, 但是根據實際情況, 閆豔還在不斷改進)

“為孩子創造學習母語一樣的英語學習環境, 媽媽至關重要。 ”然而, 很多媽媽的英語基礎並不扎實, 如何與孩子在不同場景用英語互動更是大難題。 針對這種情況,

閆豔將英語發音講解音訊課程和親子互動示範視頻課程設為主要教學內容, 錄製能讓媽媽們跟讀的音訊, 設計拍攝不同生活場景裡和孩子用英語互動的視頻, 讓家長們可以應用於實踐, “得讓媽媽們能開口、會開口, 可以言傳身教, 孩子們才能跟著學。 ”

閆豔的網課在2017年8月1日正式上線。 開課前, 她用一周時間製作好了整整一年的課程表, 詳細計畫每日教學內容, 從簡單的諺語、兒歌到場景對話, 難度逐漸加大, 並且隨時根據教學時間情況進行調整。

夢想與家庭可以兼得

讀初中時, 閆豔就愛上了學英語, 喜歡小孩子的她從那時起就在設想以後要從事兒童英語啟蒙教育相關的工作。 大學畢業後, 閆豔先是出國做了將近五年的外貿工作。 這期間, 她也一直惦念著心中的夢想。

回國後, 閆豔進入了人生新的階段——備孕、待產, 生下一對健康可愛的龍鳳胎。 這期間, 閱讀兒童啟蒙教育的書籍、加強自學成為她的最大愛好。 熱愛學習和分享育兒知識的她也成為朋友圈和親子交流群的“紅人”, 媽媽們都喜歡找她問問題,請她糾正英語發音,熱心的她也是知無不言。

直到孩子們一歲半,婆婆要回老家照顧老人,閆豔被迫放棄短暫從事的兒童教育工作,開始一個人擔負起照看孩子的重任,她用“幾近崩潰”當時的狀態,“我幾乎走不出家門,每天從睜眼到閉眼都是在收拾孩子們搗亂的‘爛攤子’,甚至是炒菜沒鹽了,想清靜地去買鹽回來都做不到。”

(閆豔說,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是快樂的享受)

幾乎完全與社會脫節的狀態,強烈的自我否定意識,給了閆豔深重危機感。“特別想繼續完成自己做兒童教育這塊的夢想,想念工作的快樂和成就感,但現實是我沒辦法出門工作。”天平的兩端都無法放棄,閆豔糾結了,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之法?

親子群裡一直向閆豔求教的媽媽們隨口提及的一句“要不你在家開網課吧”點醒了她,“通過互聯網,她們可以用閒暇時間學,我也能在家就完成工作,何樂不為呢?”

(鑽研各類兒童教育書籍,為自己充電)

知識付費時代,尊重知識,尊重勞動

開課不久,閆豔的網課班發展到50多名學生,交流大群裡更是有400多名家長。但是,她並不急於擴大學生群體。“一方面,人多了我沒法保證一對一給予教學回饋的品質。另一方面,經過這次嘗試,我有新的學習計畫和打算,不想讓我的網課單純地‘野蠻生長’。”

“從幾乎崩潰的全職媽媽,到現在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且,我付出的勞動得到認同,獲得收益,網課讓我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途徑。”在閆豔看來,這個途徑的實現得益於互聯網時代產生的勞動形式多元化,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網路授課形式方便,我可以在家製作課程內容上傳,媽媽們也可以利用自己合適的時間學習。關鍵是時代變了,現在大家願意為乾貨、為優質的資訊內容買單。”

(詳盡的備課內容)

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去年我國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610億元,同比增長205%,使用人數約3億,約占中國線民總數的一半。知識付費早已不是小眾現象,甚至已成為一部分人“移動互聯生活”的新標配。

從免費到付費,再到依靠優質內容將消費者的一次性消費轉變為長期的消費習慣,知識付費是當前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新經濟下,與閆豔一樣的勞動者群體不斷壯大,他們用勞動和知識獲得回報與尊重。

往期查看: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線上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用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吳名慧]

媽媽們都喜歡找她問問題,請她糾正英語發音,熱心的她也是知無不言。

直到孩子們一歲半,婆婆要回老家照顧老人,閆豔被迫放棄短暫從事的兒童教育工作,開始一個人擔負起照看孩子的重任,她用“幾近崩潰”當時的狀態,“我幾乎走不出家門,每天從睜眼到閉眼都是在收拾孩子們搗亂的‘爛攤子’,甚至是炒菜沒鹽了,想清靜地去買鹽回來都做不到。”

(閆豔說,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是快樂的享受)

幾乎完全與社會脫節的狀態,強烈的自我否定意識,給了閆豔深重危機感。“特別想繼續完成自己做兒童教育這塊的夢想,想念工作的快樂和成就感,但現實是我沒辦法出門工作。”天平的兩端都無法放棄,閆豔糾結了,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之法?

親子群裡一直向閆豔求教的媽媽們隨口提及的一句“要不你在家開網課吧”點醒了她,“通過互聯網,她們可以用閒暇時間學,我也能在家就完成工作,何樂不為呢?”

(鑽研各類兒童教育書籍,為自己充電)

知識付費時代,尊重知識,尊重勞動

開課不久,閆豔的網課班發展到50多名學生,交流大群裡更是有400多名家長。但是,她並不急於擴大學生群體。“一方面,人多了我沒法保證一對一給予教學回饋的品質。另一方面,經過這次嘗試,我有新的學習計畫和打算,不想讓我的網課單純地‘野蠻生長’。”

“從幾乎崩潰的全職媽媽,到現在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且,我付出的勞動得到認同,獲得收益,網課讓我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途徑。”在閆豔看來,這個途徑的實現得益於互聯網時代產生的勞動形式多元化,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網路授課形式方便,我可以在家製作課程內容上傳,媽媽們也可以利用自己合適的時間學習。關鍵是時代變了,現在大家願意為乾貨、為優質的資訊內容買單。”

(詳盡的備課內容)

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去年我國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610億元,同比增長205%,使用人數約3億,約占中國線民總數的一半。知識付費早已不是小眾現象,甚至已成為一部分人“移動互聯生活”的新標配。

從免費到付費,再到依靠優質內容將消費者的一次性消費轉變為長期的消費習慣,知識付費是當前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新經濟下,與閆豔一樣的勞動者群體不斷壯大,他們用勞動和知識獲得回報與尊重。

往期查看: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線上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用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吳名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