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踏飛燕”來了!未來十個月足不出滬看盡敦煌經典

圖片說明: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 是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來源。

圖片說明:現場復原石窟內的精美佛像和壁畫。

此次展覽首次由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考古所、甘肅省簡牘館、蘭州市博物館、靈台縣博物館及清水縣博物館聯手參展, 貢獻出了各自的代表性藏品, 如代表仰紹文化的對三角紋彩陶體、西漢鎮墓辟邪的木獨角獸(西漢)、成為中國旅遊業圖形標誌的“馬踏飛燕”、中國郵政標誌的“驛使圖”墓磚畫、北朝時期的東羅馬鎏金銀盤、唐代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

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倖存的經書……展品跨越絲路文明的各個歷史時期, 清晰地展現絲路文明的發展脈絡。

圖片說明:復原“西戎貴族出行車輿”展示了我國目前最新考古研究的成果。

展館一樓等比複製了榆林窟第29窟、莫高窟第220窟、莫高窟第285窟等三個敦煌洞窟中極具代表性的精華洞窟, 據主辦方介紹, 與以往的臨摹複製的洞窟不同, 此次複製的洞窟系敦煌研究院採用高清數位所複製, 其中榆林窟第29窟是採取了新技術後的首次對外展示, 集中體現了敦煌研究院近年來文物數位化保護的成果, 展現了“數位敦煌”的魅力。

展品中體積最大的一一復原“西戎貴族出行車輿”則展示了我國目前最新考古研究的成果。 被評為2016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甘肅張家川縣馬家原戰國墓地出土了大量車輿, 研究人員根據出土的文物和相關的考古資料復原出了車輿,

涉及多個學科, 多項技術和工藝。

此外, 銅奔馬的亮相也是此次展覽的一大看點。 銅奔馬另一個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叫“馬踏飛燕”, 上世紀80年代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 幾乎在各個旅遊城市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據悉, 此次是銅奔馬第一次來滬展覽。

市民程先生一早從長寧趕到上海中心, 現場買票, 成為首批進入展館的觀眾之一。 他告訴東方網記者, 他對於古代的歷史文化都非常感興趣, 非常嚮往敦煌的文明。 而這次敦煌展來到上海, 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趕在“五一”小長假前, 他趕緊來過把癮。 “馬踏飛燕太震撼了, 我知道它是禁止出國的文物。 其他的一些展品也都非常經典, 還原的洞窟很驚豔, 我已經轉了好幾圈了。

”程先生說。

責編:唐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