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近視與檯燈有關係嗎?

近視是目前兒童中發病率最高的視覺異常, 在世界範圍內近視的發病率均是逐年上升的。 而在近視的發病原因中, 遺傳及環境因素都同時發揮作用。

除了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 較多研究資料都表明, 環境因素在近視進展過程中同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 在誘發環境因素中, 合適的閱讀光源和適量的戶外活動被證實是減少兒童近視發病率很大的保護因素。

1879年, 湯瑪斯·愛迪生先生發明了第一個用於商業生產的白熾燈, 這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隨著如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越來越多的燈被陸續發明出來用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不同種類的光源, 對於眼睛及視力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這主要取決於不同光源產生的不同頻閃及光源本身的顏色。

現今市面上在售的主要有白熾燈(普通燈泡)、螢光燈(日光燈)及LED燈(發光二極體燈,

即節能燈)等種類。

其中, 普通白熾燈是一種點光源, 發出的光線顏色偏紅, 極易產生對視力有害的眩光和大面積的陰影, 會使被照物體的對比度下降, 使人眼的分辨能力減低, 比較容易造成視疲勞。

螢光燈(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日光燈)發出的光線屬於白色的, 它是由50Hz的交流電直接點亮, 因為普通日光燈的亮度會以每秒鐘100次的頻率不停閃爍,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螢光燈頻閃現象。 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螢光燈都是由燈管及驅動電路(即鎮流器)這兩部分組成的。

螢光燈頻閃現像是由於驅動電路的輸出信號頻率過低, 在低頻信號的驅動下, 燈管中的螢光粉的亮度會隨著驅動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這種亮度的週期性變化就是頻閃現象。

在頻閃現象中, 比較突出的就是眼疲勞、隨之而來的頭痛及閱讀中的眼睛運動受到干擾, 導致眼睛很快進入疲勞狀態, 出現各種視覺疲勞症狀, 隨著時間增長視疲勞的恢復也變得更慢。

所以, 如果孩子眼睛疲勞持續一定的時間, 將造成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因此, 選擇無閃頻的燈具更有益於減輕孩子視疲勞的情況。

目前市場上也有高頻LED燈, 被商家稱為是“護眼燈”,高頻LED燈泡的光源閃爍頻率高達每秒幾萬次, 對於緩解視覺疲勞是有説明的。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 LED燈同樣可能存在引起孩子近視風險——2017年發表在OPHTHALMIC EPIDEMILOGY(《眼科流行病》)雜誌上一篇最新研究表明, 使用LED燈照明用於課後學習, 會導致學齡期兒童近視度數進展增快及眼軸長度增長。

與課後學慣用LED燈相關的近視發病率大約是11.2%。

目前該論文提示了LED燈與近視的相關性, 但是否真的相關仍有待更多證據。

在此敲黑板:請選用正規大廠的LED產品。

事實上, 任何光源都有頻閃, 只是程度有別, 頻閃是否被感知, 因人而異, 因方式、狀態和環境而異。

為了解決螢光燈的頻閃現象, 方法有許多種, 其中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是更換現有螢光燈的驅動電路, 使其輸出信號的工作頻率由普通螢光燈的50Hz提高到30, 000Hz。

由於螢光粉的餘輝時間為幾毫秒, 如果將螢光燈的工作頻率提高, 使燈管兩端交變電場變化的速度遠遠高於螢光粉的反應速度, 這是螢光粉的亮度將無法隨著驅動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在這種工作狀態下, 螢光粉將連續發光而呈現無頻閃現象。

而中國兒童中心、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多項研究表明, 應用無頻閃(例如:低風險和不可察覺到)的閱讀光源, 可以顯著改善視疲勞及使視疲勞恢復時間的縮短。 隨著應用光源的時間延長, 裸眼遠視力均值也較對照組好。

此外,研究還表明:

◈使用螢光燈與遠視發病率升高相關;

◈開燈睡覺與屈光不正的發病率不相關;

◈螢光燈的光線能導致散光的發病率上升;

◈孩子兩歲前開燈睡覺與屈光參差的發病率上升是相關的,與正視的發生率呈負相關;且容易導致正視力化的進程被打亂,可導致屈光不正的產生。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和屈光參差。屈光參差是指雙眼的屈光度數有差別,遠視,近視以及散光有各自的度數標準。)

此外,研究還表明:

◈使用螢光燈與遠視發病率升高相關;

◈開燈睡覺與屈光不正的發病率不相關;

◈螢光燈的光線能導致散光的發病率上升;

◈孩子兩歲前開燈睡覺與屈光參差的發病率上升是相關的,與正視的發生率呈負相關;且容易導致正視力化的進程被打亂,可導致屈光不正的產生。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和屈光參差。屈光參差是指雙眼的屈光度數有差別,遠視,近視以及散光有各自的度數標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