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建設銀行發力“三農”業務 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新聞網巴中4月18日訊 建設銀行始終將“三農”列為優先支持的重點領域, 加強信貸資源傾斜, 從政策制定到產品創新不斷加大對涉農行業的支持力度。 為全力支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確保實現涉農貸款穩定增長的監管要求, 總行研究制定了《涉農業務綜合行銷指導意見》, 明確服務“三農”重點領域, 總結推廣多種涉農業務模式, 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客戶和專案的支援力度。 截至2017年末, 建設銀行涉農貸款餘額突破1.7萬億, 2009年以來年複合增長率近15%。

近年來, 建設銀行先後獲得《環球金融》評選的“最佳農村金融銀行獎”、中央電視臺“共同成長”主題欄目評選的“服務三農最佳創新成就獎”、首屆全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十大年度項目中“最佳創新成就獎”和“最佳社會責任獎”等重要獎項。

積極開展涉農領域金融創新

拓展供應鏈融資服務。 圍繞區域特色優勢產業, 以農業龍頭企業和核心企業為重要依託, 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條服務, 採用訂單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 加大對其產業鏈上下游客戶的信貸支援力度, 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 推動農村產業興旺。 江西分行創新產品“益農”系列, 積極依託雙胞胎、大北農等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村的服務網路, 快速識別出農村優質的養殖戶和經銷商客戶,

建立目標“客戶池”, 向入池客戶積極提供小微企業“益農貸”、“益農貸個人支農貸款”、“益農卡”等融資產品。

創新涉農業務擔保方式。 積極研究農村產權改革相關政策, 創新推出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 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試點。 創新“助保貸”業務模式, 由政府財政資金或助農扶貧專項基金搭建農業助保金池作為增信方式, 按照助保金的10-15倍向小微企業提供融資。 創新“助農貸”產品, 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基礎上, 以採購企業訂單或農業服務公司提供保證金質押等方式予以增信。 加強與涉農融資擔保、保險機構等的合作,

有效分擔涉農信貸業務風險。 2017年, 建設銀行與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總對總”戰略合作協定, 各分行也與各地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了廣泛合作關係, 通過銀擔合作, 攜手為4000余家農業客戶、超過110個專案提供了信貸支援。

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貸款產品。 依託建設銀行基建領域傳統優勢, 創新推出新農村貸款、城鎮化貸款、PPP貸款、特色小鎮建設貸款等產品, 允許通過特許經營權收益、未來應收賬款等設定質押, 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支援力度。 如, 建設銀行運用業內首創的PPP貸款產品, 先後服務了蘭考縣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PPP項目、吉首城鄉交通體系一體化建設及二環北連接線PPP項目、如東縣中醫院醫養融合PPP項目一期醫療中心項目、鄆城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專案等50餘個縣域PPP專案,

有效促進了農村生態宜居和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推進個人涉農貸款業務創新。 個人支農貸款是建設銀行在部分地區開辦的對農戶發放的, 用於支持農業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經營的融資創新產品。 從2006年業務開辦至今, 建設銀行累計向32余萬農戶提供了近610億元融資支援, 並成功探索出“農業龍頭企業+農戶+訂單”、“國有機構擔保+農戶”等多種業務模式, 為農村經濟發展、擴大勞動就業並最終實現農民生活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撐。

開拓涉農領域綜合金融服務

建設銀行發揮集團優勢,

搭建總分行、母子公司、境內外、跨條線聯動服務平臺, 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 累計為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發行了22億元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累計參與承銷中糧集團中期票據232億元, 超短期融資券333億元;積極支持涉農企業“走出去”, 參與了中糧尼德拉、中糧農業等多個海外融資項目;創新承銷銀行間市場首筆扶貧債券, 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直接融資品種。

建設銀行積極與多方合作, 借力合作方已有管道加快普惠金融服務點建設,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通過“銀行+供銷合作社”、“銀行+衛生系統”、“銀行+電商”、“銀行+通信公司”等多種合作模式, 加快拓展普惠金融服務點。 截至目前, 建設銀行在全國所有省區已拓展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8.96萬戶。 通過福農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依託多種金融產品組合,為縣域範圍內個人客戶群體提供全方位、綜合性金融服務。為農民工代發工資個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優惠產品和服務。在農村地區推廣龍支付,方便農村客戶之間面對面小額的轉帳,以及無現金和無卡購物結算。

打造“互聯網+農業”產業融合新模式

創新網路銀行業務。建設銀行依託互聯網思維,根據棉花交易市場交易模式及其交易融資需求,創新了網路銀行“e棉通”業務,實現快速審批、即時放款、迴圈額度和跨區域融資等功能,有效滿足了缺乏抵質押擔保的大量涉棉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與“全國建築工人資訊平臺”合作,為平臺上的分包商、農民工量身定制網路銀行“e薪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説明小微分包商輕鬆邁入銀行融資門檻,解決工資資金來源,同時為農民工辦理驛站工資代發聯名卡。

依託“善融商務”,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建設銀行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依託善融商務、移動支付等網路金融平臺,積極對接農村特色產業基地,採取“龍頭企業+合作農戶”、“農戶+供銷社”等合作模式,主動引進優質農村商戶,積極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行銷活動,並創新了電商扶貧新模式。2017年末,建設銀行善融扶貧以規範的扶貧模式和突出的扶貧成效得到國家商務部的認可,正式加入商務部“電商扶貧”頻道。

通過福農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依託多種金融產品組合,為縣域範圍內個人客戶群體提供全方位、綜合性金融服務。為農民工代發工資個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優惠產品和服務。在農村地區推廣龍支付,方便農村客戶之間面對面小額的轉帳,以及無現金和無卡購物結算。

打造“互聯網+農業”產業融合新模式

創新網路銀行業務。建設銀行依託互聯網思維,根據棉花交易市場交易模式及其交易融資需求,創新了網路銀行“e棉通”業務,實現快速審批、即時放款、迴圈額度和跨區域融資等功能,有效滿足了缺乏抵質押擔保的大量涉棉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與“全國建築工人資訊平臺”合作,為平臺上的分包商、農民工量身定制網路銀行“e薪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説明小微分包商輕鬆邁入銀行融資門檻,解決工資資金來源,同時為農民工辦理驛站工資代發聯名卡。

依託“善融商務”,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建設銀行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依託善融商務、移動支付等網路金融平臺,積極對接農村特色產業基地,採取“龍頭企業+合作農戶”、“農戶+供銷社”等合作模式,主動引進優質農村商戶,積極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行銷活動,並創新了電商扶貧新模式。2017年末,建設銀行善融扶貧以規範的扶貧模式和突出的扶貧成效得到國家商務部的認可,正式加入商務部“電商扶貧”頻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