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這個員警都不知道的“公安局”APP,能把你的錢騙光!

騙子冒充員警設圈套

4月6日11時,

家住羅湖區蓮塘的市民,

張女士正在家中休息,

突然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那邊上來就問:

“喂!是張某某嗎?我是安徽公安局的員警, 我們這裡抓了一個拐賣小孩的陳熊, 我們搜出他有二十多張銀行卡, 其中有一張是你名下的!你是不是他的同夥啊?你趕緊好好配合我們調查!”

張女士一聽就被嚇蒙了,

稀裡糊塗按照電話那邊的指示,

在附近的賓館開了一間房,

電話那頭叮囑她:

“不要告訴任何人,

也不要驚動任何人!

注意安全, 如果有人來找你,

也不要理其他人!”

就這樣, 張女士的家人突然和她失去了聯繫,

手機也一直處於占線狀態。 此時此境下, 張女士已經完全落入騙子的圈套, 與外界的聯繫隔絕, 她的周圍不會有人來提醒她;而且手機也一直在與騙子通話, 處於占線狀態, 家人的電話也打不進去。

民警迅速行動攔截詐騙

蓮塘派出所民警接到家人的求助, 此時電話仍然打不通, 公安機關只得給張女士發送了反詐短信, 同時民警立即趕到張女士所在的賓館, 連喊她的名字, 張女士終於開了門。

民警告訴張女士“你被騙了”, 讓張女士趕緊掛掉電話, 不要再與騙子通話。 市民張女士面對一下子湧入屋內的三四名員警, 一瞬間沒有反應過來, 電話裡面與眼前的人都自稱是員警, “真假員警”讓張女士不知所措。

民警表明身份, 並向張女士進行解釋, 這才讓張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電話裡的騙子冒充公檢法詐騙了。

詐騙技術足以以假亂真

市民張女士告訴民警:“對方讓我把我的所有銀行儲蓄卡卡號告訴他, 然後我就把我兩張銀行卡卡號告訴對方了。 之後他就讓我百度輸入一個網址, 於是我就輸入了, 輸入之後顯示出是一個叫‘公安防護’的APP, 他讓我下載, 我下載之後他就讓我在APP裡面輸入自己的個人身份資訊和銀行卡資訊。 於是我就把資訊都輸入了。 ”

這時, 騙子已經將張女士成功洗腦, 並按對方的指示下載好了對方的APP, 準備輸入自己的密碼, 幸好民警及時趕到, 終結了這場騙局。

記者看到, 這個叫做“公安防護”的APP赫然用著警徽的圖示, 並且介面頂端寫著“公安局智慧警務系統”幾個大字最抓眼球, 以假亂真, 似模像樣。 警方認為, 這說明詐騙集團打著公安局的幌子在博取詐騙對象的信任, 再加上心理專家編的完美劇本, 一步一套地將受害者“忽悠”, 再讓受害者心甘情願地“拄上拐”,

這些套路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我們再來看看這款

所謂“公安防護”APP↓

這個叫做“公安防護”的APP

介面頂端“公安局智慧警務系統”

幾個大字十分抓眼球,

還赫然使用著警徽的圖示,

可以說是以假亂真、像模像樣!

但是仔細一看……

似乎有哪裡不對?

再看一眼↓

哪個公安局的警務APP,

會有這麼多錯別字?

不過受騙人接到“員警電話”心情緊張,

錯別字不認真看很難辨別出,

不小心還真是容易上當!

此外, 這個詐騙APP基本將國內所有的主流銀行都囊括在內, 詐騙集團開發這個軟體也是下了功夫, 想著被騙物件怎麼方便怎麼來, 還不需要被騙者跨行轉帳或者自行網銀操作轉帳, 耽誤了他們收錢。 二級介面要求被騙者輸入銀行卡號、身份證、手機號、登錄密碼、交易密碼等,

等被騙者一項一項輸完, 基本就成了“裸奔”狀態了。

雖然“冒充公檢法”詐騙套路

不是什麼新套路,

但詐騙手段仍然在更新換代,

詐騙分子的技術手段也在升級,

不僅是“公安局”APP,

前段時間還出現過

級別更高的“公安部”APP。

可以查“案件記錄”,

還能生成帶有個人照片和資訊的

“檢察院凍結管收執行命令”。

大家引以為戒,

不要下載奇奇怪怪的“公安警務”APP!

多留個心眼,

細心觀察,

真正的警務平臺頁面上

是不會出現錯別字的!

所以,

是不是真的網上警務平臺,

應該很好辨別了吧?

可以查“案件記錄”,

還能生成帶有個人照片和資訊的

“檢察院凍結管收執行命令”。

大家引以為戒,

不要下載奇奇怪怪的“公安警務”APP!

多留個心眼,

細心觀察,

真正的警務平臺頁面上

是不會出現錯別字的!

所以,

是不是真的網上警務平臺,

應該很好辨別了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