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季度濰坊經濟實現平穩開局 商品房去庫存成效明顯

濰坊傳媒網訊4月28日上午, 記者從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了2018年一季度濰坊市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

據瞭解, 今年以來, 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走在前列, 一個全面開創新局面”的總要求, 以“四個城市”建設為總抓手, 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全面推動高品質發展, 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基礎穩固、總體平穩、穩中育新態勢。

動能轉換有序推進 “去降補”深入推進

著力做增量崛起和存量變革兩篇大文章,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 新動能快速成長。 一季度, 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1萬戶, 註冊資本金544億元, 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237.4戶。 節能環保、智慧裝備、海洋動力等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快速增長;新產品中, 大汽污染防治設備、生物基化學材料、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66.7%、107.5%和104.4%。

傳統工業中, 通用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17.2%、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2.9%、廢棄資源利用業增長26.8倍。

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好“破立降”組合拳, 進一步提升供給品質。 一季度,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業等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回落。 企業成本繼續降低, 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為87.6元, 同比降低1元。 商品房去庫存成效明顯, 3月末, 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33.6%, 其中住宅待售面積下降47.6%, 庫存規模已降至2014年以來最低水準。 重點領域和短板弱項投入持續加大, 全市基礎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6%, 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06.2%,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9.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0.3%。

服務業主導地位加強 消費引領作用鞏固

一季度,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6.5:46.9:46.6, 服務業比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互聯網引導經濟新模式。 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中, 互聯網及相關服務類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2.4%, 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類企業增長11.2%。 科研創新助推發展動力變革。 研究及技術推廣類企業營業收入增長9.6%, 增速比規模以上服務業高5.1個百分點。 “幸福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1.0%, 居民服務業企業增長9.2%, 社會工作類企業增長7.5%, 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服務業高6.5、4.7和3.0個百分點。

一季度,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9.8億元, 同比增長9.7%,同比加快0.5個百分點, 其中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6.3%,

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限額以上企業中, 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6.1%, 對限額以上零售額的貢獻率高達31.1%。 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擴大, 化妝品、服裝、通訊器材、體育用品等商品銷售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長速度;與房地產相關的建築裝潢業增速高達50.3%。 新業態快速成長。 全市自有電商平臺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05.48億元, 同比增長19%, 電子商務採購額117.33億元, 同比增長27%, 其中對境外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額同比增長35%。

品質效益持續改善 綠色發展成效突出

一季度, 全市財政結構更趨優化,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9.7億元, 同比增長9.5%, 增速高於全省平均0.7個百分點。 稅收收入完成118.4億元, 同比增長12.6%, 占財政收入的79.1%, 高於全省4.7個百分點。

其中, 與經濟運行密切相關的主體稅種完成66.5億元, 同比增長49.4%, 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44.4%, 增幅、比重均為近年最高。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快速增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1%,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9%, 實現利稅同比增長15.1%, 利稅率為8.5%, 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一季度, 全市空氣良好率58.1%, 同比增加8.4個百分點;PM2.5濃度74ug/m3, 同比改善18.1%;PM10濃度130ug/m3, 同比改善10.3%;NO2濃度38ug/m3, 同比改善13.6%;SO2濃度26ug/m3, 同比改善39.8%。 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6.74, 同比改善13.5%。

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市場預期平穩向好

緊緊圍繞穩就業、控物價、促增收, 不斷加大民生投入。 一季度, 科學技術、社保就業、節能環保、住房保障分別同比增長86.4%、30.1%、77.6%和32.6%。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6%。 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3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 低於全省平均0.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751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06元,增長7.8%。

供需關係持續向好,市場需求平穩增長,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購進價格分別同比上漲6.1%和7.1%,漲幅環比收窄。先行指標保持較快增勢,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6%;水上、航空貨運量分別同比增長60%和10.6%。貸款規模擴大,各項貸款餘額5575.7億元,居全省第3位,較年初增長3.5%,高於全省平均0.3個百分點。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5%,較2月提高1.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6%,較2月提高0.2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全市市場供求有效改善,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品質效益穩步提升,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經濟朝著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下步,全市上下將堅定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盯突出矛盾,精准定向施策,全力保障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不斷鞏固經濟平穩向好基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低於全省平均0.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751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06元,增長7.8%。

供需關係持續向好,市場需求平穩增長,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購進價格分別同比上漲6.1%和7.1%,漲幅環比收窄。先行指標保持較快增勢,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6%;水上、航空貨運量分別同比增長60%和10.6%。貸款規模擴大,各項貸款餘額5575.7億元,居全省第3位,較年初增長3.5%,高於全省平均0.3個百分點。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5%,較2月提高1.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6%,較2月提高0.2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全市市場供求有效改善,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品質效益穩步提升,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經濟朝著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下步,全市上下將堅定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盯突出矛盾,精准定向施策,全力保障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不斷鞏固經濟平穩向好基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