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每日一練: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21

一、單項選擇題

1.《學記》中提出的“雜施而不孫, 則壞亂而不修”, 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2.發現學習的首倡者是( )

A.杜威 B.盧梭

C.蘇霍姆林斯基 D.布魯納

3.一個好的研究課題所具有的特點不包括( )

A.有價值 B.新穎

C.可行 D.寬泛

4.教師最核心的職業素養與任務是( )

A.愛崗敬業 B.關愛學生

C.教書育人 D.為人師表

5.不符合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新角色的是( )

A.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B.課程執行者

C.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D.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6.創造性與智力的關係是( )

①低創造性的智商水準一定很低

②高創造性必須有高於一般水準的智商,

反之亦然

③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創造性

④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 也可能有低創造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學生努力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班集體中的排名, 這種學習動機屬於( )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交往內驅力

8.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詞彙, 能寫出通順的句子, 但在寫自己熟悉的題材時仍然寫不出高水準的作文。 原因是學生缺乏( )

A.陳述性知識 B.認知策略

C.言語資訊 D.動作技能

9.1924年, ( )編寫了中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A.廖世承 B.王國維

C.房東嶽 D.潘菽

10.教育心理學的( )是指, 人的心理具有整體性, 各種具體的心理現象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A.客觀性原則 B.發展性原則

C.整體性原則 D.教育性原則

二、填空題

1.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 實行國家、________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十四條規定, 教師________結果是受聘任教、晉升工資、實施獎懲的依據。

3.在中國古代教育中形成了“六藝”教育, “六藝”指________、樂、射、禦、書、數。

4.根據學習動機在動機形成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人的動機可分為原始的動機和________的動機。

5.維果斯基把兒童不能獨立完成, 但在他人幫助指導下能完成的任務範圍叫作________。

6.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徵的學習方式, 是學習策略和________的總和。

三、判斷簡析題

1.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 當學生尚未表現出對學習有適當的興趣或動機時,

教師必須推遲教學活動。

2.凡是課堂上發生的預設外的情況, 老師都應該將其開發成課程資源。 這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四、簡答題

1.有人認為, 大學生的學科知識就能勝任小學教師的崗位要求。 請從教師專業素養的角度評價分析這一觀點。

2.豐富的想像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這充分說明想像力的重要意義。 簡述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雜施而不孫, 則壞亂而不修”的意思是:如果教學不按一定的順序, 雜亂無章地進行, 學生就會陷入紊亂而沒有收穫。 這是循序漸進原則的典型體現。

2.D【解析】略。

3.D【解析】一個好的研究課題必須具有以下特點:(1)選題必須有價值;(2)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3)選題必須明確具體;(4)選題必須新穎,

有獨創性;(5)選題必須有可行性。

4.B【解析】略。

5.B【解析】新課程宣導的教師角色包括:(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 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 教師是社區型開放的教師。

6.B【解析】高智商是高創造性的必要條件, 但不是充分條件。 其關係表現為:(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 也可能有低創造性;(3)低創造性者的智商水準可能高, 也可能低;(4)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於一般水準的智商。

7.C【解析】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因自己的勝任或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

自我提高內驅力並非直接指向學習任務本身, 而是把成就看作贏得地位與自尊心的根源, 屬於外部動機。

8.B【解析】認知策略指調控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等內部心理過程的技能的學習。 認知策略的知識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程式性知識。 人們在實踐中自發地習得認知策略, 但往往沒有明確意識到支配這些策略的規則。

9.A【解析】略。

10.C【解析】略。

二、填空題

1.地方

2.考核

3.禮

4.習得

5.最近發展區

6.學習傾向

三、判斷簡析題

1.(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2)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於需要, 需要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 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法瞭解學生的學習需要, 通過採取一些強化和訓練手段使學習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學習需要。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不一定非要推遲教學活動。

2.(1)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

(2)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包括:①共用性原則;②經濟性原則;③實效性原則;④因地制宜原則。其中,經濟性原則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盡可能用最少的開支和精力,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具體包括開支的經濟性、時間的經濟性、空間的經濟性和學習的經濟性。顯然,題幹的說法違背了該原則。

四、簡答題(答案要點)

1.(1)這種觀點是片面的。

(2)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教師的學科素養、教育專業素養、人格特徵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教師的學科素養即教師的知識素養。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①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小學教師是履行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小學教師工作。大學生只具備學科知識,但不具備相應的教育專業素養。因此,題幹的說法片面。

2.(1)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再造想像:①要擴大學生頭腦中的表像儲備;②教師要幫助學生真正弄懂描述中關鍵性詞句和實物標誌的含義;③教師要喚起學生對教材的想像,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想像:①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像儲備;②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打開想像力的大門;③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④注意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⑤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像力;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更多教師招聘考試資料 請聯繫18518079706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不一定非要推遲教學活動。

2.(1)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

(2)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包括:①共用性原則;②經濟性原則;③實效性原則;④因地制宜原則。其中,經濟性原則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盡可能用最少的開支和精力,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具體包括開支的經濟性、時間的經濟性、空間的經濟性和學習的經濟性。顯然,題幹的說法違背了該原則。

四、簡答題(答案要點)

1.(1)這種觀點是片面的。

(2)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教師的學科素養、教育專業素養、人格特徵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教師的學科素養即教師的知識素養。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①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小學教師是履行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小學教師工作。大學生只具備學科知識,但不具備相應的教育專業素養。因此,題幹的說法片面。

2.(1)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再造想像:①要擴大學生頭腦中的表像儲備;②教師要幫助學生真正弄懂描述中關鍵性詞句和實物標誌的含義;③教師要喚起學生對教材的想像,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想像:①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像儲備;②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打開想像力的大門;③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④注意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⑤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像力;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更多教師招聘考試資料 請聯繫1851807970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